美文网首页
【渔洋绝句法】转录

【渔洋绝句法】转录

作者: 秋意阑珊2020 | 来源:发表于2024-09-13 15:47 被阅读0次

今天在诗词群看到一位老师的上榜推文,是关于渔洋绝句的十二种句式。我连什么是渔洋绝句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更别说是十二种句式了,于是赶紧找无事不通的“度娘”咨询了一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为了以后方便学习,今天开始把有关内容转录下来:

【渔洋绝句法之一】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访纪伯紫隐居》

清·王士祯

闲踏春泥著屐来,烟波百曲孝侯台。

柴门径僻少人迹,门外野棠花乱开。

【注释】:

清顺治十八年(1661)春,王渔洋赴江宁(南京),访友浏览,即事賦诗,著有《白门集》。这期间结交了不少布衣朋友,其中也有明代遗民纪映钟。这首诗就是写拜访纪映钟的。描述了纪映钟住处的清幽僻静。诗外之意是赞扬纪映钟的清高。

纪伯紫:纪映钟(1609~1681)明末清初诗人。字伯紫,又作伯子、蘖子,号戆叟,自称钟山逸老,江南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崇祯朝诸生,崇祯时,曾主金陵复社事。明亡后,弃诸生,躬耕养母。

阉党遗孽马士英、阮大铖擅权南京弘光小朝廷,纪映钟发动复社同志进行回击。由陈贞慧、吴应箕、顾杲等草《留都防乱揭》揭发马士英、阮大铖作为魏忠贤“阉党”祸乱朝政的卑鄙无耻的丑恶嘴脸。

后弃去,入天台山为僧,复舍去。晚客于龚鼎孳处十年。龚死后南归,移家仪真,卒于斯。著有《戆叟诗钞》四卷。

闲:悠闲。闲踏,信步。

著:穿着。

屐:木制拖鞋。今音读(j)木屐,古入声十一陌部,读(jì ),音同记。

曲:弯曲,此处作缭绕解。

孝侯台:周处台(又称孝侯台)。1700多年前,江苏出了传奇人物,名叫周处。宜兴人将他与南山之虎、长桥之蛟合称为“三害”。为了给乡亲们除害,周处杀虎斩蛟,悔过自新,成了东吴时期的一代名相。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出任东观左丞时读过书的地方建了一座“周处读书台”(也叫孝侯台)。

南京明城墙武定门段曾发现一处遗址,明城墙研究权威杨国庆认为该遗址应该是东吴时建的,就是孝侯台。

僻:偏僻。

野棠:野海棠。

乱:此处指野海棠花开得很烂漫。

【译文】:

穿木屐踏春泥信步而來,烟波曲折掩映周孝侯台。柴门路径偏僻很少人迹,门外的野棠花恣意乱開。

我们来看看王渔阳是怎样写这首诗的:

【手法】:

一、全诗脉络:

首句以“闲”“来”间接扣题“访”,表明来访的心情;

次句以“烟波”承首句的“春”;

第三句以“僻”接“孝侯台”,孝侯台建在金陵明城墙武定门段,说明“纪伯紫隐居”在城外,能看见“烟波百曲孝侯台”,必为城外远处回望,所以偏僻。

第四句以“门外”接“柴门”,以“花”接“人迹”,是访者正常心理:来访首先关注的是主人在不在家,当然先看门;然后再看到门外的海棠花。

全诗句句不离“隐居”:

首句的“泥”、次句的“孝侯台”、第三句的“少人迹”,第四句的“花乱开”,无不说明纪伯紫的居所在远离城市的偏僻之处,而且是少有人来的。

全诗只写来访所见景色,从头至尾,既无交代是否见到隐居者,也没对隐居者作任何描述。但由“僻”、“少”、“乱”三个形容词烘托出隐居者闲逸、清高的情趣,也回应了第一字“闲”。

这就是王士祯“神韵”的妙处,即令人“妙悟”,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二、句法:

起句“闲踏春泥著屐来 ”,以“赋”法点明时间(春泥)、心情(闲)、方式:走路(踏春、著屐)。七个字,一个形容词,三个动词,三个名词,把一幅悠闲的春游图简洁、形象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首字形容词“闲”,是统领全篇的关键字,为全诗定了调。

这个“闲”,指的是心态,与“隐”呼应。

承句“烟波百曲孝侯台 ”,同样是赋法。此句是路中回眸所见景色。只用了一个动词“曲”,就描画出一个被烟波环绕着的孝侯台的缥缈画面。而此句,也是为转句作好了铺垫。

这个画面,说明纪映钟幽居之处在江宁明城墙武定门外的某一个地方。所以可以在烟波缭绕处看到孝侯台,这也是对题目“隐居”的烘托。

请特别留意:转句“柴门径僻少人迹 ”,整句可以译为:“主人的住处关着柴门,小路偏僻不热闹,没有多少人迹”。

“僻”,就是“不热闹”;“少”表示的是“没有多少”。

“不”、“没有”是什么性质的词?是否定词。而否定词组成的句子就是否定句。

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王渔阳绝句第一法的特征,就是使用否定句型来实现“转”的作用。

纪映钟住处用的是柴门,说明主人生活俭朴,径僻说明地点偏僻,主人深居简出。

合句“门外野棠花乱开 ”则以野海棠花恣意盛开来反衬“少人迹”,暗喻纪映钟的清高情怀。

在这一法中,这首是特别的。所以我专门举这首来说明。后面我再发几首用这一法的其他渔洋的诗,大家对比一下。

谋篇的整体来看,前两句为一节,用“赋陈”法,描写“访”的过程;后两句为一节,以否定句式,以景兴情,借以抒发对隐居者情操的赞叹。

王渔洋类似这种手法的还有:

《高邮雨泊》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瓜洲渡江二首(之二)》

扬子桥头鸡未鸣,瓜洲城外日东生。

风波不惮西津渡,一见金焦双眼明。

《题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

宫柳烟含六代愁,丝丝畏见冶城秋。

无情画里逢摇落,一夜西风满石头。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六》

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

不奈更寻江总宅,寒烟已失段侯家。

《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七》

当年赐第有辉光,开国中山异姓王。

莫问万春园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大风渡江三首之二》

红襟双燕掠波轻,夹岸飞花细浪生。

南北船过不得语,风帆一霎翦江行。

《竹公溪二首之一》

漏天未放十分晴,处处江村有笛声。

水远山长听不足,竹郎祠下竹鸡鸣。

《江行望乌尤山》

墨鱼吹浪一江浮,尔雅台荒古木秋。

碧水丹山留不得,风帆回首别乌尤。

《宋陵》

洛水邙山饱废兴,宋家幽寝閟鱼灯。

奉香不见临安使,白日茫茫下七陵。

相关文章

  • 野草诗社南方研停院研修作业|渔洋绝句法一(辅导:严秋林)

    七绝·学习渔洋七绝十二法(新韵) 严秋林(湖南株洲) 渔洋绝句韵春秋,起转承合意境优。 章法传今滋百蕙,诗风国度竞...

  • 七绝·金银花

    渔阳十二法练笔之三: 【渔洋绝句法三】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 要点 : 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

  • 南方研修作业|渔洋绝句法三(5)

    学习渔洋七绝十二法(新韵) 严秋林(湖南株洲) 渔洋绝句韵春秋,起转承合意境优。 章法传今滋百蕙,诗风国度竞风流。...

  • 南方研修作业|渔洋绝句法三(5)

    学习渔洋七绝十二法(新韵) 严秋林(湖南株洲) 渔洋绝句韵春秋,起转承合意境优。 章法传今滋百蕙,诗风国度竞风流。...

  • 阆苑清音40期同题||(诗群和简书)众友作品合集

    阆苑清音40期同题内容 日期:2021.12.30至2022.1.7 一、【绝句:渔阳12法】之第二法 渔洋绝法二...

  • 雨后山间草倍青,野花自在弄娉婷

    渔洋绝句十二法之二 山行 文/茉莉花开 雨后山间草倍青,野花自在弄娉婷。 岂知云外林深处,直下飞流胜画屏。 渔洋绝...

  • 七绝.题图诗

    禅门一道隔红尘,桃李三棵送暖春。 伊恨花凋颜色改,吾怜梵唱锁佳人。 练习渔洋绝句法十二: 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

  • 渔洋绝句十二法练习

    《渔洋绝句十二法》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

  • 苏州行记十六:渔洋山记

    ——素素老师的生活叙事 以为自己去了一趟渔洋山,结果只是看了渔洋山的皮毛。缆车没坐成,渔洋阁也没到,还有几座古寺,...

  • 寂寞中秋

    七绝.寂寞中秋 (渔洋第四法) 独观玉镜挂遥天,满目珍馐味索然。 忆向儿时庭树下,三分月饼话婵娟。 绝句创作——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渔洋绝句法】转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rvv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