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干这样的事情。
打开文档,想要把一段文字由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把被剪走的空白文档保存,删除。打开新建的文档,粘贴功能却是灰色的。
原来的文档已彻底删除,而手写的底稿在昨天输成电子稿后已经丢弃。
一不小心,就没有退路了。
你以为我会像昨天收拾东西找不到褥子,找到褥子后又塞不进包里,然后自己一个人躺在沙发上生闷气一样吗?或者以为我会抓狂,爆两句人前爆不出的粗口,然后骂自己是蠢货吗?
也许我有时候会这样,可这次不会。
并不是有多豁达,只是——对,这件事没那么严重。
那什么严重呢?
丢的这段文字,是上一次同事一起出去玩,我在凌晨三点二十二分写的心情日记。那时我正在为一件事懊恼,源于领导的一句玩笑。当然,那会儿我并不知道是玩笑。
领导郑重地说了句,对于我们的行程一定要保密。尤其不能告诉XX。于是乎,我整个人顿时陷入某种慌乱中。——没错,我认识XX,并且,之前我已经告诉了她。
那我该怎么办?我不停地想着这件事的严重后果,不停地问自己,怎么一不留神就犯这种错误。难道忘记在开始做这份工作时Z提醒吗——少说话,多做事。亲,你的脑袋丢到哪里去了?
于是,接下来的行程,我再不能全神贯注。我的思想,注意力,全在这件事上。恨不得昨日重现。
可是昨日重现又怎么样?除了实话实说我拿什么来解释我的凭空消失?
虽然,别人不见得会想到这些原因。很多时候,结果是唯一的衡量标准。
于是我就想啊想,害怕啊害怕。明明已经发生的事情,我却怎么也无法跨过去。于是,最后我决定坦白从宽。我决定主动向领导说明自己的错误。
直到行程结束,我都没找到机会去向领导解释。无奈之下,我只好自己创造机会。
电话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可是除此之外,我能干什么呢?我打电话,说明自己的失言。领导听了哈哈一笑,说没事,当时我就是随口说说。
于是,电话这头的我彻底石化。你看,我从头至尾都是一个演独角戏的小丑。
妈妈听说这件事,对我表示很无语,很恨铁不成钢。
为什么我总是在这些小事上如此纠结呢,这么多此一举呢?真的,我是个刨根问底的人。很多事情,我都想知道得通透明白。说好听了,我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说难听了,我就是一个强迫症患者。
如果有机会,我真想知道领导在听完我的自我批评后,他心里在想什么。
会不会对我很失望,想起高诚形容许三多的那句话:明明一个牛人,天生一副熊样。
想起前些时候,因为一条说说而引发的一系列乌龙事件。甚至至今,我都没弄明白这个事件是否已经结束。或者,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会有多强烈。
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关于这条说说的内容,简言之,就是喝酒后难受,对自己进行的严厉批评。不幸的是,一起的酒友把这当成了对她的严厉批评。更不幸的是,当时只有我们俩人。
我该怎么解释,我不是这个意思,在对方认定我就是这个意思的前提下?
我是个日常谨小慎微的人,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偏生稍微一想不到,就会引出无数麻烦。
相反那些大大咧咧的人,经常会有些我认为出格的行为和言语,可最终,他们都安然地无恙。
我拼命地为自己解释,事后连自己想起来,都觉得但凡是头牛都该被说动了。
那么,问题在哪里?我的话就真的那么容易引起歧义吗?
可是,我确定不是自己的问题。那么,问题只能在另一个人身上。
或许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某种轨迹,人们对于自己的普遍评价,或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一个或是同意或是不同意的隐性认识。这种认识很可能是由别人的普遍评价带来的,有时候我们自我认同,有时候却很抗拒,而抗拒,通常比顺从更能加深印象。
对于这个朋友来说,也许她的生活中接受过来自不同方面的关于喝酒这件事的评价,而且极大多数是负面的。不管她自己愿不愿意承认,久而久之,她心里已然形成这种印象。因此这个区域会特别容易被触及到,就是说,特别容易对号入座。
那么这样,我是不是可以理解她的无理取闹?
对于这件事引发的连锁后果,比如她如何在别人面前为自己解释,而这种解释不可避免地牵涉到我,那么,又会给别人形成何种印象。诚然如我自己内心所想,时间证明一切。更何况,人们不会听信别人的一句话就对一个人产生某种印象——除非,他从心底想说服自己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张爱玲说,这世界上本没有失言这一事。口误的话,不过是我们一不小心说出了自己潜意识的想法。
而我想,也许世界上根本没有误解这件事。很多事情,是因为我们心里想着它应该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才会听到有关这方面的言论,并且坚信不移。
晚上回来收拾东西,正巧有同事在。她们顺便问起我的家庭状况,我随口说了两句。没想她们竟然认识我的父亲母亲,并且没有停下话题的意思。
我很懊恼,我觉得这一切是因为我在没话找话时提到自己的家人所带来的。
没错,我不喜欢人家对我知根知底。我是说,很多别人没必要知道的事情。比如家庭,朋友,经历等等。
因为这样,人们就会对你产生偏见。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为什么人们不能立足当下,只看到你本人?
答案是不能。没有为什么。
就是F总是无顾在我跟前展示她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可是今天这件事却给了我启发。
F的一个朋友恰巧是我曾经走得很近的人。我跟她说过什么话我心里完全有数,她对我的了解程度我也一清二楚。所以不难想象,F从她那儿得到了什么关于我的信息。从这一层讲,就不难理解为什么F总会觉得她强于我。
人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一旦一个人心里笃定了一个想法,她的所有的思绪都会引导她去相信。慢慢地,不管事实怎样,都不重要了。有什么比一个人的心念更强大呢?
所以,我并不打算去纠正她。
同时,也以此为鉴,来提醒自己不要像她一样鼠目寸光,以偏概全。
如果你觉得你了解一个人,你真的了解吗?你又了解多少?
凡了为别人留有后路,即是为自己留有余地。
所以,即便你们打听得到关于我的一部分而你们却认为是全部的信息时,要注意的就是你们了,看看这点信息会不会诱导你做出错误判断。
而于我,你们会有怎样的认识与看法,那跟我无关。
After all ,who cares?
(写于2013年5月5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