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染坊》是我最近一直在追的一部小说。情节曲折,语言超级风趣,看了停不下来。
小说讲述的一个叫花子成为非常厉害的实业家的故事。这个叫花子叫陈寿亭,原名小六子。在一个大雪天,他让自己假装昏倒在了周老板家门前,周老板是搞染坊的,人非常善良,看小六子晕倒在门口就把他抬回家。把他救活以后留下来帮他家干活。小六子就改名了叫陈寿亭。
周老板家原来请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染坊的主要技术全部掌握在这个职业经理人手上,陈寿亭去了以后悄悄的偷学,把手艺学到手,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个成天要求涨价的,吃好的喝辣的技术骨干给赶走了。他开始经营周家的染坊。
陈寿亭天生有经营的头脑,几年时间经营就把周家附近的同行基本上都挤兑的关门倒闭,只剩下两三家大的。
村里企业这个庙太小,他到青岛发展,济南发展。企业越做越大。陈寿亭经常感慨,他不是生活在太平年代,世界一片混乱,日本军阀侵略中国,他既要应付同行的竞争,又要应对日本商人的挤对。
陈寿亭这个人物形象深深的刻在心中,陈寿亭能够做大做强。与他的为人处事绝对是分不开的。
当年他在要饭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小饭店的撩门帘的人,总会省一点饭菜给他吃,在大雪夜也曾省下半个馍给他。陈寿亭牢牢记得这份恩情,当他发家以后,就把这个老人的生活起居全部包了下来,做新衣服送白面,让人去服侍他。其实别人看到的只是半个馍的恩情,但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陈寿亭上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陈寿亭后来娶了周老板的女儿。对于这个老婆他是百分百的爱,后来他生意做大做强,会遇到很多的风花雪月,但是他从来不会迷路。他觉得如果他有二心对六嫂,那么他简直是猪狗不如,他绝对是不会干的。陈寿亭就是这样,非常的看重情谊。
陈寿亭在青岛经营企业的时候,有两个工人,因为工作的时候打盹,一个失去左手,一个失去右手,但是他没有把这两个残废人赶走,把他们留下来看门房,哼哈二将成为他们厂的标志,做了免费的广告,让别人都知道他陈寿亭是个讲情义的人,不会因为你没用了就会把你赶走。
对于他的行业的竞争对手,陈寿亭分寸把握的也是非常的好。他有各种计谋,竞争对手用计谋想陷害寿亭,但是终不得逞,反而会自己陷入被动之中。但陈寿亭从来不会落井下石,很大的格局来看待事情,从不把人逼到死角。
在对于该惩罚的对手他也绝不手软,比方说对日本商人藤木。他就用计谋既把青岛的厂卖给了他,又给他只留了一座空厂。因为只要在陈寿亭手下干活的工人,对陈寿亭一定是忠心耿耿。
让我想起了我最近一直在听的公益分享,其实做任何事业的根本,不是如何去管理工人,如何做好KPI,而是你把人心聚拢起来,你有股强大的凝聚力。你让这个人真正死心塌地的愿意跟着你干,那没有什么你是干不成的。而各种考核制度KPI只是从行为表面来强制你的员工来为你工作,但没法做到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愿意为你工作。作为一个创业者,只有全身心的爱了他的员工,他的员工全才会全身心的爱他的工作或者客户,才会有更多的创意,让企业蓬勃发展。
陈寿亭其实就是做到了这一点,当然他自己的智商也非常的高,非常的有计谋,像神一样的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