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碰到同一年退休的同事,问她退休生活怎么样,她说就那样吧。其实退休后有几种情况:
1 失落型
上班时,每天按部就班,紧张而填充实,有次序感。退下来了,人容易陷入到空虚状态中,觉得失去了价值,就有着强烈的失落感,这个失落感会让人无所适从。工作的时候是有人被需要的,不工作了,觉得没有了方向感。从而会产生焦虑、抑郁、暴躁、心里不安和缺乏安全感。这就需要我们用智慧来把控我们的下半生,合理安排好每天的生活,让自己过得幸福而快乐。
2带儿孙型
退休后大多孩子已经成年,有的结婚生子。带娃的重任就撂到了父母头上,无论你愿不愿意都得去带娃,都得去带娃,绝大多数的年轻人迫于生活压力都会产后去上班。重任自然就由父母承担。如果孩子孝顺的,还之父母情。但大多数孩子都认为带娃是父母应该做的。有时忽略了父母的身体,精神上的感受。特别是移民式带娃,是老年人最受不了的。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造成了老年人身体和精神上的煎熬。这是我们这代人不可避免的无法言说的困境。
3有具体事做
退休后有自己的圈子,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读书学习做笔记,每天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按时去逛公园、跳舞、聊天、做美食、旅行。通过做一些事情来填满空余时间,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想无意义的消极的事。当每天都充满活力的去做这些事,无形中既充实了大脑,又放松了神经,从而对生活燃起热情。
4加入团体型
我就是在老年大学形体班学习。这是个正能量的圈子,做的也是正能量的事。在老年大学有许多和我们一样年龄的人,在那里不仅能学到一些知识,还能锻炼身体。老师教授的课程也非常新奇,有欢快的氛围感,让人身心愉悦。在学习形体的同时还增加了一些老年人心理疏导的课程。整体上给我们带来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感觉。使大家都有了时间感和团队意识。在这里你可以和老师聊聊家庭、聊聊最近的烦恼,老师会用她的专业知识给你疏导。
5计划型
有板有眼的过每一天。什么时间起床、睡觉、买菜、午睡甚至控制到星期几和朋友聊天,什么时间聚会等。我佩服这样的人,他们不会浪费每一分钟,把时间当作朋友来对待。到了一定的年龄,越来越觉得时间宝贵。不与无用的事纠缠,时刻用时间来约束自己,远离负能量的人和事。让时间来监督把控自己,如浪费了时间,会有愧疚感。这种人无论生活中,还是在其它方面都非常的出色,眼里有光,而且永远充满着斗志。
退休后无论做什么,只要是自己从心里喜欢的就行。不要跟风盲从,自由应我们自己把控,就看你怎么对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