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建构高中政治学科的批判性思维——读《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

建构高中政治学科的批判性思维——读《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

作者: 陈蕾FZ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0:15 被阅读0次

    福州金山中学  陈蕾

    2019年1月2月福州“1+1”共读

    21世纪核心素养之关键能力被称为“4Cs”,包含了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而新颁布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政治课要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显然,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了高中政治学科关键能力之一。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一书中写到:批判性思维需要学会如何思考,而非仅指思考什么。批判性思维包括逻辑法则的运用、证据的搜集、评价以及行动计划的制定。

    可见,批判性思维不仅是理解和分析的思维,还是一种判断和决策的思维。在课堂里,我们要培养学生不仅要善于独立思考,擅长辩论,更要会建构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记得北京的一位老师在讲授《人民代表大会》一课时,邀请学生们来探讨一个小议题:“人大代表应该精英化还是草根化?”课堂中的好问题,能让学生的思维被点燃,唇枪舌剑,畅所欲言。这样的问题,无所谓标准答案,思考的过程往往比结果更为重要。他们的选择背后,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作为支撑,这就引导学生开始构建自己的看法。而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又会形成新的质疑,从中吸纳新的想法,从而补充、调整自己的想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避免“证实偏差”,即只是努力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视与自己相左的证据,认为它们是不可靠的统计数据而不予考虑。

    而在课堂素材选择时,教师也应该要注意这一点。网络上许多自媒体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往往会为了某一主旨,而选择相关的证据进行论证,而并非从全面的视角进行客观的分析。甚至,可能会利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特点,“嫁接”对其观点有益的不实证据,从逻辑上更好地服务于其观点。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寻找多角度的信息作为证据,一分为二地分析,以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正如最近被无数人谈及的,珠穆朗玛峰的环境保护问题。某公众号撰文,出于对自然的敬畏,珠穆朗玛峰迎来越来越多人的朝圣,可也因此产生了大量垃圾,污染环境。作者为了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不仅在文字上下功夫,还选用了触目惊心的图片。然而,文章在传播了一天之后,就被正式辟谣,被指出使用了大量夸大的数字、不实的图片。由此看来,只有掌握更为真实有效的证据并加以合乎逻辑的分析,我们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常常认为,批评性思维就是否认别人,提出反对意见,其实有价值的批评性思维是对于某一件事提出观点,或赞成或反对,并在证据的支持下说服对方,达到建构和生成的真正目的。

    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一课教学中,我引入了团队心理活动“洞口余生”,让学生们自行选择出唯一可以离开洞口的人,并在小组讨论中归纳选择的理由。有的学生选择了“怀胎8月、即将孕育出小生命的孕妇”,他们在阐述理由的时候说道:“我们选择孕妇是因为她是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的保护。她们原本的生存能力就相对弱,如果不特殊照顾会更容易受到伤害。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时,最打动人心的一幕是——他们说:‘小孩与妇女优先’。面对生死时刻,我们不是应该要先保护弱者吗?”有的学生则选择了“正在侦破大案件的警察”,因为“警察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可能可以更快地实施救援,那么,其他人也多一线生还的可能。而孕妇即将生产,现在出去路途险恶,可能会遭遇新的危险,不如留在洞中由医生照顾更安全一些。”在探讨中,学生们发现人生的真正价值,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在寻找与组织充分理由说服别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就慢慢达到建构与生成。

    高中政治学科的批判性思维建构,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课堂、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开启的。教师要与学生们一起运用逻辑、搜集证据、形成观点,从而制定行动计划,拥抱积极自尊与自信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构高中政治学科的批判性思维——读《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cw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