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
见字如面。
关于“青年”这个词,我脑海里第一次深刻的印象,是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我们的语文老师说他是个青年。
他大概三十岁的年纪,他说我们是一群小屁孩,每天只知道打打闹闹。
而他这个大好青年,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大事,比如当年的疆独、台独等问题。
现在想来,我的这位语文老师的确是一个大好青年。
我们一帮同学都喜欢私底下,称呼这个老师为老李,叫那个老师为老张时候,他不喜欢我们这么称呼他。
他不认老,他觉着自己还年轻,是个大好青年。
反观现在的网络环境,好像上了20岁年纪的都自称“老年人”,动不动就说自己老了,动不动就网抑云了,动不动就emo了……
这个世上,并不是只有少年和老年人的,还有个青年。
青年,是一个尴尬的年龄段,成熟了但是又没有完全成熟。
如果说一个生红薯是少年,一个烤了熟透透了的红薯是老年,那么一个半生不熟的红薯大概就是青年了。
作为一个青年,我还始终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我想干件大事(于我而言的大事)。
一般来说,人到30岁以后,几乎就没有多少改变的可能了,可我还是抱有一丝不信邪。
或许,我还可以博一次,比如开个小甜品店,即使最后是怒亏八万八,也不后悔。
作为一个青年,我不相信自己要给老板打一辈子工。也许,距离真正自由的那一天还很遥远,可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很喜欢迅哥(鲁迅)的一句话: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这句话节选自他的一篇文章,我把整段话复制过来,和我的朋友你一同共勉。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作者:鲁迅
大好青年,节日快乐!
斌斌 2023.5.3夜 写于武汉
![](https://img.haomeiwen.com/i5013026/c844ddb8d0152c09.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