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个朋友聊天,大部分时间是我在叽叽喳喳,他只是听,偶尔笑一笑。
有的时候我心情不好,会在他面前发泄两句,说我受了什么样的委屈,有些人怎么这样对我……
他从来不会反驳,也不会说你不能这样说人家。他只是听,偶尔还会跟着我一起骂上两句。
待我从那个消极的状态中走出来,感觉自己获得了一些收获和成长,打电话跟他分享。他就把当时我的状态和我一起回溯了一遍。
我发现,他其实看得很清楚的,就问他,你既然都知道,当时为什么不给我建议?
然后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那个时候的你,更需要的,是陪伴。
有的时候并不是说建议不好,而是建议的发生,首先是建立在对对方深深的看见。
庄子在《人间世》里用各种故事告诉我们,放下自己的建议心,哪怕我们的方法再齐全、再完备,很多时候的建议,其实只不过是为了彰显我们高高在上的道德感和傲慢心。
所以,建议之前,可能先是看见。
看见他,理解他,哪怕他现在身处困局,也知道,那只是暂时的。
这种看见的背后,其实有一份深深的信任。信任自己,更信任对方,信任对方总有一天能走的出来。
这种信任,它本质上是信任生命本体的智慧,能带你去到最恰适的地方。
所以无需建议,只需看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