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其实,那是因为我们头脑里面有许多负面信念,而这些负面信念把我们人生当中十之八九的事情都变得不如意。
--《安心正念课》赵安安
认知疗法创始人、心理学家贝克在研究中发现:人们常有八种认知误区,这八种认知误区会导致我们有负面情绪。这里的认知误区,也就是上面所说的负面信念。
之所以说是认知误区,是因为这些信念都存在逻辑错误。而我们的大脑通常又是自动运行,不经刻意练习,极少能把他们分辨出。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无意中就成了自己信念的牺牲品。
所谓信念,就是我们大脑中坚信不疑的想法,也就是我们遇到某问题时的解读。如果这个想法是事实、符合逻辑,那么,我们的解读就是正确的。相反。如果这个想法仅仅是推测而非事实,不符合逻辑,那解读就是错误的。错误的解读必然把我们带到不想去的地方。所以,我们要能够分辨出,并重新正确解读。
下面我们就一一分析这些认知误区,看一看它们的真面目。
01 二分法思考
所谓二分法思考,就是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这种思考法认为,事物非好即坏,非对即错,非成即败。这显然不是事实。
比如,一个人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却没有应聘到心仪的工作,只好退而求其次。他的想法是:连个好工作都找不到,我的大学白念了。这就是二分法思考。
这时如果我们真实的看一下事实是什么,我们就会发现事实是:虽然没有应聘到他想要的那份工作,但是这所大学却让他非常有竞争力,应聘到了现在的工作。而且,他在大学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能力,变得更加自信。在未来的工作中,只要努力,他将很容易胜出。
所以,发现二分法思考的想法时,我们要明白它仅仅是一个想法,根本不是事实。我们不能听它的、被它带偏,陷入负面情绪中。同时,遇到任何问题,都应多角度思考。角度越全面,才越接近事实。
02 过度类化
所谓过度类化,是指借由几个少数的例子,做广泛性、全面性的推论。这显然是逻辑错误。
比如,你看到媒体报道:某男人出轨;某男人家暴;某男人杀害伴侣;某男人强奸女孩......那么,你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世界没有好男人。这就是过度类化。
那么,事实又是怎样的呢?首先,有些事情不分男女,既有男人做,也有女人做。其次,我们还应该看到有无数的好男人,他们每天上班努力工作,回家辛苦做家务,他们爱伴侣、爱孩子,爱家人。另外,我们还应明白,尽管媒体上这样的报道占多数,但绝对是小概率事件。你可以看看,这些报道的主人公,有多少在你的城市?又有多少在你身边?
因此,当发现我们的大脑中有过度类化的想法时,我们要明白这一想法是有问题的,不要听它的,以免陷入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感受和行为,产生不良后果。
03 选择性摘要
选择性摘要,是指只记住不愉快、失败、缺点,然后,带上负面的有色眼镜来评估人、事、物。
比如, 有人组织了一场聚会,大家都觉得很满意。但是有一道菜坏掉了。于是他就想:这个聚会真糟糕,我真失败,怎么会有一道坏菜在里面呢。这个想法的问题是只看到了那个坏的点,而没有看到其它的点。事实是:整体来说大家都玩的非常开心。
所以,当我们有选择性摘要的想法时,要告诉自己:事情整体是好的,虽说不完美,但瑕不掩瑜。如此,我们就不会受其控制、陷入负面情绪。
04 夸大与贬低
夸大与贬低,是指放大不好的方面,或者本来有很好的表现,却刻意地贬低。这都与事实不符。
比如,有人不小心做错了一件事,然后他就想:我真是该死,都这么大了,还做这么幼稚的事!这就是夸大的思考。事实是犯错是正常的,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所以,我们要以一颗平常心看待问题,当发现大脑中有夸大思考的想法时,要明白这只是想法,并非事实,事实根本没这么严重。因此,不要听它的指挥,以免陷入自责等负面情绪中。做错了事,只需以平常心看待,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成长。
再比如,有一位学生高考考上了很不错的学校,亲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结果他却想:什么破学校,有什么好祝贺的。这就是贬低的思考。事实是相对该生的学习情况,能考上这所学校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这所学校也的确很不错。
所以,当我们发现有贬低思考的想法时,当知这只是想法,不是事实,事实远比想的好。因此,不听它的,以免陷入不满的情绪中。同时,应根据事实,给出正确的回应。
05 应该与必须
”应该与必须“是我们经常看到的。
比如,有人高考考上了复旦,可是他想:我应该考上北大的。事实是,以他平平常的学习情况,能考上复旦已经很不错了。
再比如,婚姻中,妻子发现丈夫没有将车停在楼下等她,而是到了小区大门外等,她就想:他应该为我着想,在楼下等的。事实是:丈夫会为自己着想只是她的期待,她认为这是他的义务,而他却不这样认为。他们从未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因此,这样想多数情况会失望。
再比如,有的人想:我必须赚很多钱,即使健康坏了也没办法,我一定要努力工作。事实是,他不必要赚很多的钱,只需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努力工作就行。
所以,当发现自己有”应该与必须“的想法时,要明白这是不合理的要求,不要听它的,以免陷入永不满足的负面情绪中。同时,我们要尊重事实。
06 贴错标
贴错标,分两种情况。一是因为一两件事就直接给自己或他人下判断;二是用很多情绪性的字眼去解读或描述一个事件。
比如,一位妻子发现丈夫陪自己逛街时毫无耐心,就想:连这么件小事他都做不好,还能做什么呢? 真没用!此时,他就往丈夫身上贴了一个”没用“的标签。事实是:丈夫除了个别小事做不好,其它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的很不错。
再比如。因为因为孩子送幼儿园。婆婆跟邻居说。我媳妇真不负责任,把孩子丢给陌生人照顾。这就是用情绪化的字眼“丢给陌生人照顾”,往媳妇身上写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标签。事实是:孩子送幼儿园和丢给陌生人照顾是两码事,只是一个中性事件而已。
所以,当发现自己有”贴错标“的想法时,要明白这不是事实,不要因此而陷入负面情绪,同时应注意分析、看清事实。
07 个人化
个人化,是指过度讲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
比如父母离婚,孩子就想:如果不是因为我,父母就不会吵架,如果不吵架他就不会离婚。孩子将父母离婚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这就是个人化。事实是:父母离婚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或许是他们不懂经营感情,也可能是不懂解决问题等等。
所以,当发现自己有个人化的想法时,要明白责任不在自己,不要因此而陷入内疚等负面情绪中。 同时,还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事情的真相。
08 随意推论
随意推论,是指很武断地做推论,没有合理根据就下定论。
比如,老板走到身旁来看工作,某员工想:这老板真是个控制狂,在他手底下工作真倒霉。事实是:老板很信任员工,今天正好有空就来转转,并非监督和控制。
所以,当发现自己有随意推论的想法时,当知这只是一个想法,并非事实,不要受它的操控而陷入负面情绪。
写在最后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对遇到的人、事物、进行解读,进而产生想法(念头),而想法又会引发情绪和身体感受,情绪和感受又会引起行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都处于无意识自动导航状态,当认知有误区时,我们就难免被负面情绪困扰。
明白这一点,此时,我们就应该做出改变,避免自动运行。首先,我们要觉察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找到背后隐藏的想法。然后,把自己与想法分离,你是你,想法是想法,站在想法之外多角度看想法,直到看清事实。最后,在事实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回应方式(行动)。
当我们对自己的认知误区能够清醒觉察,你会发现,原来,人生处处是风景,生活处处是诗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