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日历》杂谈

读《日历》杂谈

作者: 绿豆糕 | 来源:发表于2023-03-01 21:52 被阅读0次

今天应该是日更的第30天了,从开始的下笔困难,到现在的比较顺畅,坚持是功不可没的。

随着日更时间的增长,越来越感觉到读书输入的必要性,没有丰沛的源头之水,哪里有润泽的文字。

冯骥才的散文《日历》,开篇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我喜欢日历,因为日历具有生命感,或者说日历叫我随时感知自己的生命并叫我思考如何珍惜它。简单的日常生活用品,是如何引发作者对生命的哲思的感悟呢?

首先从日历本身的特点写起,日历需要每天扯下一页,每扯下一页——光亮而开阔的一天便笑嘻嘻地等我去填满。日历每一页后边的“明天"未知,还隐含着一种希望。明天尚未到来,我们可以选择以怎样的方式去对待明天。

从日历到写人,写人在一页页日历中的容颜老去,写生命的不可逆转,写一页页被撕掉的时光,最终剩下的是只有白发、皱纹、和消耗中日渐衰弱的身躯。这是每人共有的经历。

一场地震,作者独有的经历被他清晰地印在了日历中,或者说,日历中的这一页让作者刻骨铭心。因此,日历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它是生命忠实的记录。然而,人生的大部分日子是重复的,重复的事物与相同的事物都很难被记忆。记忆会成就人,人因为记忆而厚重、智慧和变得理智,更重要的是,记忆使人变得独特,因为记忆排斥平庸。记忆的事物都是纯粹而深刻个人化的。精神事物的真正价值正是它的独特性。

作者从人的记忆延展到城市的记忆、文化的记忆。这些不是被动被记忆。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创造,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

总而言之,日历记载的不仅仅是时间、自主选择的希望,还有生命价值的独特性。

相关文章

  • 老弦“弹”人生

    老弦“弹”人生 ——读井子先老师《老弦杂谈》所思所感 一个周六的上午,年近七旬的井老师驱车送来他的新作《老弦杂谈》...

  • 病中杂谈——养病与读史

    (一) 今天早上四点起来读书,准确地说,是读存在手机里的鲁迅先生的两篇文章:《病后杂谈》和《病后杂谈之余》,以及一...

  • No.53|杂谈:要相信,才会更美好

    No.53|杂谈:要相信,才会更美好 迟到千年/2022.6.25 读白岩松的《白说》,如读他以往的其他书籍一样,...

  • 津门往事

    天津语音丰富独特,很有自己的魅力,可以就此杂谈一下,在记忆中,北京人管蝉读“知”了,天津读“滋”了,“是”字北京读...

  • 感恩节杂谈

    感恩节杂谈 文/刘辰枫 (1) 翻开手机日历,才知道今天是感恩节。 说起这个节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的。它是舶...

  • 程序员的真实生活

    title: 程序员的真实生活tags: 个人成长categories: 杂谈 zhaoolee大学读的计算机专业...

  • 名人读书心法(茅盾)

    如何阅读文学名著呢?结合自己的读书经验,茅盾在《(杂谈文学修养)中建议,读名著起码读三遍。 一遍是粗读,快读。“好...

  • 忙忙碌碌好过冬(2019.10.28-11.3)

    【日历】 本周我完成了重要的日历事项:百日跑周跑量23.85公里;《高能要事》共读践行;《可复制的领导力》共读;道...

  • 读《皮囊》杂谈

    我始终认为,写字最重要的一点是真情,真情可以弥补文笔的不足,而文笔却很难弥补真情的缺失。初看《皮囊》,依然...

  • 读史杂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日历》杂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spd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