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复利写作思维」,是当我们在写作这件事情上「刻意练习」时,不是死磕「一万小时」,目标不仅仅是写出好文章,还要思考文章质量能不能走得长远,能否为我们带来分发、变现、人脉、人设等方面的利益。
框架思维是基础,复利思维是助力,好比先有一辆车,加上油才能让它跑起来。
关于复利写作思维,我在上一条作业《寻找身边一位有复利思维的朋友》中已经做了很多思考,本次作业,我则联想到不但写作与新媒体运营领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都可以理解为一种复利思维。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84eb7b6ee8d4cac4.jpg)
1.现代独立书店的混合经营模式
以独立书店的典范——诚品书店为例。
如今大势所趋,城市中的独立书店正在崛起,但面临同样的矛盾——人们在书籍方面的消费能力有限,如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生存下去,在人流和氛围,收益和情怀之间取得最佳的平衡。
喜欢挑战的吴清友先生说:“我要打造一座阅读与生活的博物馆,使这里成为台湾面向世界的文化窗口。”
诚品可以将书店、购物、餐饮、展览有机融于一体,成为大型的文化、休闲、购物中心。各类人群各取所需,又扩大影响力,这是一种「分发」,更是多渠道的「变现」。
诚品宁愿牺牲空间的商业利用率,一改传统书店书籍汗牛充栋的拥挤与沉闷,将各类书籍错落有致地摆放在不同类型的书架上。表面上看,与经济效益背道而驰,但这就是诚品的「人设」。
诚品的背景音乐真的经过精心挑选,悠扬而舒缓,让人不由自主放慢脚步。它甚至可以设计一整面室内植生墙和商场外部绿色植生墙,为空间带来「有氧」购书体验,坐在书店中看书,抬头就是满眼的绿。这是它为客户打造的「质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8723326/67611498a4c61fd1.jpg)
2.职场文件中的复利思维
我发现能够快速获得晋升的职场人士,往往在别人没有留意的地方用了心。
比如接手一份每个月都要例行完成的excel运营数据分析报告,一定不会按照过去的成熟版本,而是宁愿卡在最后时限完成,也要改得比原来的版本更出色。
我以为他单纯地追求「质量」,其实这只是基础,有了这好的质量为基础后,第一,他在这份报表的首页加入目录,写明各部门各岗位需要关注的重点页,再加上链接。第二,他在发送邮件中提出建议,这份报告可以供哪些岗位参考。
以致这份本来只在部门经理层面分发的报告,最后被经理们不约而同地「分发」给更多的岗位,他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更高端的是,这份表格的最后一页他写了详细说明,把用到的技巧和思路都一一列出,每当有同事询问他有关EXCEL的某些技巧时,他就直接把这个表格再一次发送给人家,当然有必要的时候也会口头指导。通过这种讲解+教案的方式,人家都觉得他是超级热心的老师,结下了很好的「人脉」。
有时候在领导面前说一句,这么做是为了以后交接这项工作的同事更方便。这简直逆天了,有机会不升他升谁?
因此上,我觉得人生苦短,时间宝贵,复利思维不但是让我们精进的渠道,更是平常人更高效地工作与生活的必要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