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2
阅读摘抄:
终生备课需要进行的准备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数量可以转化为质量:衬托着学校教材书的背景越宽广,犹如强大的光流照射下的一点小光束,那么为教育技巧打下基础的职业质量的提高就越明显,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叙述、演讲)时就能更加自如地分配自己的注意。
读书感悟:
曾经也困惑于身边一些优秀教师的课例展示,优雅端庄、气定神闲,在这些优秀的老师眼里,是有学生的。他们一边推进课程进度,一边捕捉学生反馈,准确而巧妙地抓住教育时机,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而曾经的我,上课时(尤其是上公开课时)眼里是没有学生的。只顾自己往前推进教学进度,一度对于备课时要备学生匪夷所思。后来感受到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学活动的展开实效围绕着这一主题,必须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保证教学的有序高效展开。开始有心关注学生,奈何力量不够。课堂上总有些顾头不顾尾的挫败感,关注学生多时,课堂进程受影响,关注课程多时,又无暇顾及学生。
今天的阅读,无疑解决了我的一大疑虑。原来一直以来的捉襟见肘,还是因为自己的知识背景囤积不够。没有辽阔的源头,以至于课堂灵动不起来,学生的引导方式也过于单一化。自己的备课、备生时间也没有办法缩短,解决这些问题的症结唯有阅读!在点滴的阅读积累中,丰富自己的源头活水,让水面首先从量上先丰富起来,继而质上就会逐渐的清澈领动起来。
坚定终生备课理念,在不断的阅读中积累经验。读书、读人、读事,让自己丰盈,让课堂丰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