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出身卑微的人,叫淳于髡,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口才很好,尤其善于讲笑话,使听者在笑声中受到启发。
于是齐威王派他作齐国的使臣,出使各国。
由于他有一副雄辩的口才,因而每次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使命,深得齐威王的器重。
一次,楚国发兵进攻齐国,齐威王派遣淳于髡带着黄金百斤、驷车十乘的礼物,前往赵国求救兵。
淳于髡接到命令之后,放声大笑,直笑得前仰后合,浑身颤动,连帽子缨带都迸断了。
齐威王问他道:“先生是不是嫌我送给赵王的礼物太轻了?”
淳于髡回答说:“不敢,我怎么敢呢?”
齐威王又问:“那么,你为何这样大笑呢?”
淳于髡答道:“不久前,我从东面来,看见路上有一个人正在向土地神祈祷。他拿着一只猪蹄,捧着一杯酒,嘴里念念有词:‘高地上粮食满筐,低地上收获满车,五谷丰登,全家富足。’我看见他奉献给土地神的少,而向神索取的多,所以觉得好笑。”
齐威王听到此处明白了,淳于髡是在用隐语来劝谏自己增加礼物,于是决定把礼品增加到黄金一千斤(每斤二十两)、白璧十对、驷车一百乘。
淳于髡于是带着礼物前往赵国,说动了赵王。回国后齐威王便置办宴席庆贺,他见淳于髡颇有酒量,就问他:“先生最多能饮多少酒才会醉呢?”
淳于髡回答说:“我饮一杯酒也会醉,饮一石酒也会醉。”
齐威王很惊奇,问他说:“先生既然饮一杯酒就醉了,怎么还能饮一石酒呢?其中的道理可以说给我听吗?”
淳于髡说:“如果在大王面前饮您所赐之酒,执事官吏在旁边看着,御史在后边监督,我心情恐惧,伏地而饮,这样的话,不过一杯就醉了。
“如果父母在家中接待贵客,我卷起袖子,陪侍于前,不时捧杯敬酒,恭敬陪侍,这样的话,不过两杯就醉了。
“如果朋友间一起游乐,由于很久没有见面,现在突然相逢,便互诉衷情,这样的话,大约饮五六杯才会醉。
“如果乡里相聚,男妇混杂在一起,细斟浅酌,一边饮酒,一边下棋、投壶,做各种游戏,随便与女郎握手也不受处罚,目不转睛地注视她也没有顾忌,前面掉有妇女的饰物,后面有姑娘遗落的发簪,我心中一高兴的话,便可饮#杯。
“如果日暮酒残,将残席合并在一起,男女同席,促膝挨肩而坐,靴鞋交错,杯盘狼藉,一会儿堂上蜡烛尽熄,主人送走客人而独独把我留下,她敞开了罗祅的衣襟,我隐隐闻到一阵微香,当此之时,我心中最快乐,就能喝到一石。所以常言说:‘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一切的事情都是这样的。”
齐威王听了淳于髡这一番话语,明白了淳于髡是用幽默的隐语进行讽谏,从此不再作长夜之饮。
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或为了理念,难免会陷入紧张或对立的状态;然而,沉重的问题也可以用轻松的方式去解决,严肃的门也可以用幽默的钥匙去开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