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4周一 决胜考研第四天
目标:8小时10页进步本
结果: 7.5小时8页进步本
过程数据:
时间:约7.5h(总442min:数学231min、英语82min、专业16min、核聚文章113min)
进步本:8页
总结:
早上起来后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拿出本子默写昨天背的英语文章,数学定理,专业概念等等,先进行止损,上午院里组织拍毕业生合影花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其余的两个小时主要用来复习早上剩余未复习完的数学,以及背单词。下午的时间用来填写去快递,买水果,洗澡等生活事情,以及填写论文表格,与指导老师交流,接着参与班长组织的最后一次班会……总体而言今天干这类和考研关系不是很大的事情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内心估算着今天学习上花的时间会比较少,晚上统计时间事实,发现在学习上的投入依然有差不多七个半小时,超出了预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其实也没挤时间,就是顺其自然的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今天背单词背着背着感觉还挺有意思的,第一次做完型填空啥都不懂,20个空几乎靠蒙,中了五个,昨天这水平让我着实难过了一把,于是把文章里面所有不认识的,感觉模糊的单词都记录到进步本立马,今天发现一遍遍重复,又是默念又是抄写,看着中文回忆英文,看着英文回忆中文,忘了就立马复习,然后发现就慢慢记住了,大脑长神经元其实也是需要通过重复这个工具打造的。
过两天就是举国关注的高考了,中午核聚老师推送公号文章《如何在高考中发挥好?考得好?》,我点进去想找一下有什么宝贝,一遍过下来,内心充满了感动,感动于老师如此真诚的将自己的经历,思维方式等分享出来,有些内容其实老师之前的文章都说的很清楚了,但老师又换了个法子讲,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清醒”过来,大爱核聚老师!
大脑是容易遗忘的,所以我又进行了第二遍三遍的过,但总感觉少了什么,于是晚上的时间大部分用来抄写核聚老师文章里面写自己的思维过程,这一轮大部分抄下来,果然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对照自己最近4天考研实战经历,发现其实我对“把握住你能把握的每一个点滴”理解的并不透彻。
比如老师在文章说自己的做法是“只要稍微回想,感觉印象模糊了,就立即复习。就这样,我力图让自己学到的每个细微的点,无论知识点还是题目,都百分之百的确定。
比如一道题目,无论是以前做错的,或者根本不会做的,后来能做出来了,那么再做的时候只有两个结果,要么是完全正确——精确到包含的每个知识点,精确到解题思路(思维程序),精确到写下来的每个步骤,精确到结果;要么就是不能完全正确,无论是哪里模糊,或者哪个微小的地方有错误,只有这个两个结果。”
我再次强调一遍,即便对于题目这样复杂的东西,包含了各种知识点,包含了解题思路、解题技巧、解题步骤等等如此复杂。但只要下足功夫,也依然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把握!”
那我的做法是这样的,感觉模糊了,只要觉得有点印象就一带而过,甚至欺骗安慰自己“又不是没记住,只是没有完全记住有些部分模糊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根本就没有真正像老师那样对每一个点滴,每一个细节都百分之百的把握,也就是说其实我并没有烧开一壶水,但我“以为”自己烧开了,这个思维好可怕……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把握点滴这个过程痛苦,主要还是来自大脑经常遗忘的痛苦,我感到自己的内心是不想去面对的,所以能避免就选择避免,所以对于点滴把握的功夫并没有下够,又谈何做到百分之百把握呢?可这样下去怎么可以,估计后面只会越来越不踏实……
所以明天开始,调整姿态,去实战模糊了就立马复习,忘了就立马复习等方式去对待学习,着实去磨练自己把握点滴的能力。
明天目标:10小时14页进步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