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圣老楞佐教堂,通称风顺堂,是澳门最古老的三座教堂之一。位于风顺堂街,澳门慈幼中学的正对面。实际建筑年份已不可测,但据史料记载,推算出教堂是1569年间左右,由耶稣会会士创建的一座木制小教堂。而据教堂内一石刻上的碑文,第一次重修应在1618年,至于现时教堂的规模则是在1844年改建后而成的。
风顺堂的建立早于1569年,期间曾数度重修,其中在1618年的一次较具规模的大修。方豪神父在《中西交通史》中指出:“此堂创建之确实年代,虽不可知,惟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第一次重修,则有现存之圣母七苦祭台下之石刻可稽。是其兴建必先于此年也。”1618年重修之后的教堂巍峨壮丽,美轮美奂。1844年,教堂改建,两年后竣工,形成今天的教堂规模。1954 年,高德华神父再次筹措资金装修教堂内部。1979年对教堂内外进行了一次粉饰装修,最近一次的教堂维修为2002年4月30日,由政府出资。
下图、圣老楞佐教堂外观(西面)

下图、圣老楞佐教堂南门(主入口)上部,左为时钟楼(报时用)、右为铜钟楼(教堂作弥撒时用)

下图、圣老楞佐教堂南门(主入口)下部

下图、圣老楞佐堂碑誌

下图、教堂门内左侧的圣徒雕像

下图、教堂门内左侧的圣徒雕像

下图、圣堂内右侧的圣徒塑像

下图、教堂(当地称为圣堂)内全景

下图、教堂主祭坛近景

下图、主祭坛左侧全景

下图、主祭坛左侧的女圣徒塑像

下图、主祭坛神龛中的供奉的圣老楞佐塑像
老楞佐,西班牙人,是罗马教皇西斯笃二世的助手。公元3世纪时,教会受到罗马王的迫害,不得不交出全部财产,老楞佐带着教会接济的乞丐、病人和残疾人求见罗马王。
罗马王认为这是一种挑战,命人拷打老楞佐,最后把他放到火上烤死了。(还有一说是他因使用大量教会财产帮助穷人,激怒了总督而赐予火刑殉职)。他的事迹却感动了许多参议员,立即皈依真教,加速了罗马城的归化。葡萄牙人认为老楞佐是一位庇佑平安,赐予风信的海神。所以风顺堂又被称为风信堂,堂内供奉着身着衣袍,右手擎圣经,左手持法杖的圣老楞佐像。庄严肃穆,在经常航海的葡国人心目中,是庇佑平安,赐予风信之神。

下图、主祭坛右侧全景

下图、主祭坛右侧的男圣徒怀抱婴儿塑像

下图、教堂右侧小祭坛中的圣徒塑像

下图、教堂左侧小祭坛中的圣徒塑像

下图、再拍一张全景图

下图、回望教堂入口内及夹层

下图、这是堂内左侧墙壁上的一樘彩色绘画玻璃高窗

下图、这是右侧墙壁上的一樘彩色绘画玻璃高窗

下图、这是教堂西侧的花园,远处为风顺堂街旁的民宅

下图、小亭近景

下图、这是园中一组磨砂玻璃画之一。右侧有一行中文说明:“光明一端:耶稣在约旦河受洗”

下图、居中的磨砂玻璃画:“欢喜之端:圣母往见圣妇依撒伯尔”

下图、这是在花园中拍摄的圣老楞佐教堂外景,可以看到三层左侧的时钟楼,此时为北京时间13时05分。对称的右侧则是铜钟楼。

下图、这是小亭的另一侧

下图、教堂东侧外廊

下图、东侧外廊柱上的神龛

圣老楞佐教堂是我在澳门见到的第一座教堂,立刻被他雄伟壮观的建筑及精美的装饰装修折服了。
据说澳门的教堂很多,所以我们决定:在路上只要见到教堂,就要进去看看。以致把我们预定的游览路线都做了临时修改。
一路行来,收获颇丰。本文之后,还有三座教堂的照片,待我整理后,再请大家观赏、分享。
全文完
原题 (原创)澳门聖老楞佐教堂 2013-08-17 09:56 发表
2018.12.30 阅读(930)| 评论(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