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在大概一个月前,发了条公告,说要彻查整个网站里的文章,净化网络环境,所以停止所有账号的发布功能,然后一个月之后恢复,然后上周收到了简书的一个站内信,说我的账号提前解封。看来我写的东西里面,没有什么是不能发的,也没有什么需要和谐的。从德国回来到现在,确切点说是从在德国的最后一周到现在,就没怎么写东西,最近的一次更新,根据老吴的观察,是8月20号,今天是9月23号了,我已经停更超过一个月的时间了,中间虽然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比如退掉德国的房子,把行李(主要是这台电脑)运回国,找房租房,搬家,收拾屋子去宜家等等,但我还是在8月20号更新了,就说明这些并不是我停更的主要原因。仔细想了想,8月20号为啥更新了呢?8月15号跟你一起去天津,在路上写了几篇,之后就再也没写过,直到后来8月底简书暂停发布新内容。8月20号的那篇更新,是我搬完家之后闲下来,把15号写的东西整理了下,发了出来。其实当时在去天津的火车上以及在咖啡馆等你回来的时候,写了好几篇东西,是想当作备播节目的,就是在我临时有事的时候, 当天没有办法写东西,或者说没有心情写东西的时候,就当成今天的更新放出来,保证每天都更新一篇。但是,我现在看了看日历,已经十月十一号了(对,没错,我又写了个开头然后撂了半个月没动),我已经快接近两个月没怎么更新了,期间十一放假的时候,你还提醒过我简书解封了,其实我每天总会有写东西的念头出现,觉得今天该复播了,但是中间总会有事打断我这种坚持下去的念头。
内心还挺愧疚的,虽然没啥人看吧,但自己终究没法骗自己,没写就是没写。开这个账号开始写东西的初衷,已经说过好几次了,是为了把有些我不能对你直说的话记录下来,但经历了这几个月的时间之后,写作的动力早就已经不是排遣情绪了,至少不单单是情绪发泄,现在你我之间也基本上能无话不谈了(至少感情问题没什么禁忌了)。我现在觉得支持我还能写下去的动力,是自己对自己生活的记录和反思,对每个念头的深度挖掘,记录和挖掘,已经不局限于恋爱,更不仅仅是自己内在的想法,更多的是要和这个社会,和世界,产生某种连接。除此之外,写作的过程,还是有向内的作用,对自己的思路或者说是心路历程,进行分析,理清思路,防止自己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我觉得这向内的作用,对于我自身,是最重要的。最近的生活,过的有些不如之前6,7月份时那样紧张,尤其是回国之后,租了房,在某地住了下来,日子又回到了之前的轨迹。但初衷并不是这样的,当初回国时的计划,又一次被搁置,人想改变一些行为模式,总会遇到来自自己内部的阻力,目前看来阻力还是强过了动力。
再打开简书的时候,已经是11月6号了,距离简书解封已经过去一个半月了,这期间,我一个字都没有写过,中间发生了些事情,大多都是不愉快的,仔细想想从国庆节之后,负面情绪就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咱俩也总是在争吵与和解之间来回循环。
上面这些话写于去年11月初,现在是2020年4月初,没错,这又是一个史前巨坑,而且更讽刺的是,这是一篇讨论为什么会挖坑的“坑”。大概简书网站停更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整改,但我自己停更的时间,却远远超过了一个月。后面12月份没写多少是因为刚工作,对于环境和业务不是很熟悉,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熟悉业务上。但12月之前的时间,大概,精力都花在和你相处上了吧。记得过年的时候你也提醒过我一次“好久没写简书了”,当时2月份还想恢复更新来着,但没想到,恢复更新的契机,是咱俩分手了。
言归正传,自己写东西,公布出来的大概有18万字了,这其中记叙性质的文章可能占了绝大多数,这也是我发现自己写东西最大的问题。即想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往往变得很困难,而回忆一些事情,把这些过去的记忆变成文字,则要容易的多。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的几天,我最后一次动笔写的东西,是一篇表达观点的文章,我大概也会在这两天把那篇东西写完。在这先回答这篇日志标题的问题,为啥写作的动力没以前那么强了?我想大概是自己对于自己写作的套路过于熟悉,觉得自己写不出太新鲜的东西了。 回忆以前的事情固然有意思,但我也就活了30年,经历再丰富,能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毕竟我也是个普通人,那些大厉害们,在老了之后出的回忆录或者传记,大概几百页的书也就装下了,我这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再加上我本就不甚高超的写作技巧,也写不出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东西来。
这就要说回当初写作的初衷,其实在以前的更新里说过很多次了,拿这里当做一个跟你对话的地方。我写自己以前的经历,多少也算是在跟你(现在未必只是跟你一个人)讲讲自己的故事。但大概在去年8月份之后,也就是写作开始的3个月之后,我的想法多少有了些变化。我想靠着写东西来让自己的一些想法变得有条理,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清醒一点。但大概这个目的,我现在还没能达到,因为看过自己之前写的一些表达观点的文章,还是一塌糊涂,这多少和中学时期老师教的那种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有些关系,中学时期写命题作文多少是对一个人的写作热情的摧残,虽然现在工厂流水线式的写作模式在商业领域也广泛的应用,但那些文章给我的感觉还是别扭,即使是我非常喜欢的作者,写那种恰饭文的时候,我也基本都不会去看。(关于这个话题之后单开一帖细说)
至于之后怎么继续写下去,我觉得回避问题不是办法,还是得自己尝试不同的文章类型,虽然效果未必有多好,但写东西,还是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少了它,总觉得自己的日子缺了一块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