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饭局上啊,被一个大学教@授上了一堂活生生的社会课。现场那是人人叫绝,和大家分享一下。正当这个饭局进行得酒酣耳热之际啊,邻桌有一个人过来敬酒。这人啊油光满面,顾盼自雄,甚有威仪。有认识的朋友就悄悄介绍说:这人啊是某某部门的一个领D,刚升了官,牛气的很。可不知怎么的喝着喝着这个新领D就和我们同座的一个朋友啊争论起来。朋友说《水浒传》里面那个使板斧的好汉他肯定是叫李逵呀,怎么会叫李达?那个领导听了,鄙夷的反驳说:这你就不懂了!你知道“达"的反写字怎么写的吗啊?“达”的反写字就是这个“达”,所以叫“李达”。两人啊争论不休。就打@赌:谁输了就罚谁3盃酒。正好双方呢都认识,我们同座的一个教古典文学的教@授。然后呢就请教@授来裁决。这教@授笑眯眯的看了两人一会,Z后啊就判定水浒上的好汉乃是→李达。认为叫李逵的这个朋友听了目瞪口呆。在周围人群的哄笑声中在愿赌服输的这个劝进声中,茫茫然就把那3杯酒给喝了。等到敬酒的领导洋洋自得的离去以后啊,这个被罚了酒的李逵派,似乎慢慢回味过来了。他愤愤不平的质问教@授:教@授啊,您不可能不知道正确答案吧?怎么能够如此荒唐断案呢?这教授笑道:哎,你不过多喝3盃酒而已,那小子如此趾高气昂又冥顽不化,我们就害他一辈子好了。他从此就会认定那使板斧的好汉就是李达。还不出一辈子丑吗!来来来我陪你一杯。我们共贺此事。教@授说完啊,在场的人无不佩服的五体投地。纷纷举杯痛饮。看到大家的赞美啊教@授颇为高兴。
最后总结说:有時候啊对谬论的附和恰恰就是对谬论者最大的惩罚。不过这种招数别轻易的使用,有损阴德。最歹毒的是随声附和的赞美!
/头条@超甜的奶酪棒,哲理小故事2024.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