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说起港风,总能想起小时候看的港片,
明星大佬们帅气的造型也成了80、90后一代人的回忆。
很多人总结说,港风就是性冷淡的黑白灰,
也有很多人说港风就是原宿风,各种色彩的混搭。
其实港风可定义为老式港风和新式港风,
不管是老式还是新式,都有几个共同点就是:
宽松、以冷色系为主,有种别样性冷淡!
从1997到2018,如今的香港依然是潮流文化的先驱。
当年朱茵那回眸一笑。
还是好喜欢她宽松的大花毛衣+棒球帽的搭配。
我们时常会感叹八九十年代香港女星的美颜盛世,
当时的写真风格在现在看来也是备受青睐,
无论是复古的色调还是柔焦效果都会让照片充满故事。
今天我们选择打造复古港风写真。
前期准备:
写真的风格并不能光靠后期来塑造,
前期的准备也是相当关键的。
既然要拍出港式复古写真,
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分析这一类写真的特点。
光影上
光影对比强烈,照片细节保留较好,避免死黑与死白。拍摄时多使用侧逆光,能更好地增加通透感。
色彩上
略微添加红色更有复古的感觉,但是要注意的是,
复古并不一定只能是暖调,
冷调照片也能做出复古的感觉
技巧上
柔焦效果使照片给人的感觉更加温柔
拍摄中:
纵观港风照,最常见的发型
就是一头乌黑、偏厚的大波浪卷发了,
那个时候流行这样的蓬松带大卷的黑发,
所以想走复古港风的姑娘可以先从头发入手哦。
在拍摄中,因为明暗对比很强,
所以拍摄的过程中最好通过反光板给人物补光,
避免人的脸部过黑而丢失细节。
同时,为了能让亮部和暗部的细节保留完整,
方便后期的调整和修复,在拍摄的过程中,
原片最好略微的欠曝,保留高光部分的细节。
后期思路
上面已经敲黑板总结到这类写真的特点,
下面我们就通过后期,来让照片达到这种效果吧。
Lightroom
1. 原片欠曝(故意的),需要调整曝光
2. 优化光影对比
3. 添加复古感(曲线,分离色调)
4. 皮肤细节优化
Photoshop
5. 柔焦效果
6. 冷却滤镜的使用
原图只是稍微欠曝,
所以我们只需要稍微提高曝光就可以了,
为了要增加光影对比,
我们选择提高曝光并稍微压暗阴影。
同时,为了避免死黑或者死白,
我们选择调整黑白色阶,
其目的是为了使黑色和白色不实,
从而保留细节,增加照片的兼容性。
增加鲜艳度,同时降低饱和度,
可以让肤色看上去更加通透,
同时避免画面整体色彩太浓烈和刺眼。
稍微降低一点清晰度,
可以让照片看上去更加柔和一些。
在曲线的调整上,稍微降低一下对比,
总体的思路是锁住中间调,压亮部,提暗部。
在调整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而越调越奇怪,
所以我们先将照片往一般的暖色调调整,
最后再“冷却”。
色调的调整中我们会用到HSL和色调分离工具。
使用色调分离工具,为了让照片的色调更统一,
选择往高光中添加一点黄色,
切记,在调整的过程中,不要死记参数,
要更具照片的情况而定。
经过LR的调整,照片的光影和色调已经基本调整,
剩下需要做的还有洋红色的添加
来增加复古感还有柔焦效果的打造,
接下来我们将照片导入到PS内进行精修。
终于等到最关键的一步,也就是柔焦效果的打造了。
首先将照片导入到PS,将原图进行复制
打开滤镜→滤镜→高斯模糊,将模糊数值调到50。
再将模糊过后的图层样式改为滤色,
不透明度调到25%左右。
然后再将这个图层复制一遍
(执行过高斯模糊的那个图层,不是原图),
将图层样式改成柔光,不透明度改成50%左右
这时候一共是有三个图层的,
原图层,柔光图层,滤色图层。
就这样,柔焦效果就处理完成了,
大家可以通过改变滤色图层和柔光图层的不透明度,
来控制图片的明暗和对比。
最后,就是磨皮液化还有局部的调整肤色的步骤了,
先使用曲线将曝光拉高,再双击曲线的图层蒙版,
点选反向,使用画笔工具,
将画笔工具的颜色选为白色,
不透明度和流量都调到13%左右,
在需要提亮的部分涂抹就可以了。
为了能使暖色调照片在保留洋红的基础下冷却下来,
最后只要执行PS中的照片滤镜→
冷却滤镜就可以得出最终的效果了。
当然了,更喜欢暖色调的小伙伴,
也可以不在最后添加冷却滤镜了。
到底什么是港风?
很多人都觉得这一点无法给出很明确的定义,
更多的是一种笼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