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

作者: 孤独是孤独者的盛装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2:31 被阅读19次

“我们有多年轻?上下五千年!大家都知道上下五千年,可为什么我们是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上的4873座博物馆里装着最好的答案。”

随着001号讲解员张国立的开场白,《国家宝藏》拉开帷幕,“国宝”被置于台前,在众位“守护人”的推荐与演绎下,似乎开始从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古代文物”变成了带有温度与感情的物件,分外生动起来。

《国家宝藏》像是给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徜徉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里,触摸着历史的质感与温度。让我们也可以得以从另一个角度,更多的了解国宝背后的故事。

中国最憋屈的国宝

“清太祖云板”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憋屈的国宝了。这件诞生于300多年前的云板,是经过清太祖努尔哈赤改良后的“军用报警器”,在此之前,云板一般是木制,是寺院的报时或者召集僧人用斋时召集大家所用。

“清太祖云板”被发现,是一次“意外的惊喜”,据说,当时的文物专家在辽宁寻找遗落在民间的文物,突然听到一阵敦厚的声音,似乐器又不是乐器,却是格外的引人注意。文物专家询问当地人,原来这种声音是当地一所小学的下课钟声。

文物专家特有的敏感,让他们决定一探究竟。

文物专家来到这所小学,他们看到这所学校的“钟”,这所小学作为上下课报时用的“钟”,竟然是他们苦苦寻觅的文物。文物专家仔细观察着这件每天都发出敦厚的“铛、铛、铛”的“校钟”,它上下部分均呈云朵形状,是长条形的“铁钟”,它中部一面铸有汉文文字,文物专家一时无语凝噎,这正是努尔哈赤用生铁一次浇铸而成的“云板”。

文物专家与小学负责人交涉,答应给这所学校一件全新的“手摇铃铛”为学生报时,来交换这件“清太祖云板”。

如今,这件曾经当做“校钟”报时的清太祖云板被放在沈阳故宫博物馆里,并被选为沈阳故宫“十大镇宫之宝”之一。至此,这件珍贵的国宝,归得其所。

清太祖云板(图片来源:沈阳故宫博物院官网)

说到憋屈的国宝,渎山大玉海也该有姓名,渎山大玉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特大型玉雕。相传,这件国宝是忽必烈为犒劳军士所制,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曾在他的《东游录》中记载了对此的见闻:“宫中央有一大瓮,纯用一种称作密尔答哈(南阳独山玉料)的宝石制成,而且是那样精美,以至我听说它的价值超过四座大城。瓮的四周悉绕金,每角有一龙,作凶猛搏击状。”

就是这样一件雕工精良的玉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放在一座庙里,被道人用来“腌制咸菜”。它得以重为“座上宾”,据说是乾隆皇帝在一次出游时看到这件玉器,一眼就识得其价值,他以千金相赐,把它赎回放在宫中。爱作诗的乾隆皇帝还专门题了三首诗,命人铭刻在玉器上。如今,渎山大玉海被置放在北京北海公园玉瓮亭内。在2012年,《国家人文历史》杂志邀请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专家,在国宝中做取舍之间的思量、权衡,盘点出中国文物中的九大“镇国之宝”,渎山大玉海就是其中之一。

从“腌菜”缸到“镇国玉器”,渎山大玉海如果会讲话,不知道会作出怎样的感慨。

渎山大玉海

(图片来源:人民网《国家人文历史》杂志频道)

流入寻常人家的不止渎山大玉海。另一件国宝级文物“兮甲盘”也是一样。这件流落海外,又重回故土的青铜器,也有着同样的“憋屈遭遇”。

因为“兮甲盘”酷似现代的平底锅,真的被人拿来烙起了饼。这件国宝级的“平底锅”直到2010年才“重归故土”。

当时一位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常年旅居美国的华人,在美国一家小型拍卖会上发现了兮甲盘,不惜重金拍到了这件传世近千年、遗落近百年的国宝。兮甲盘这才得以回到阔别百年的故乡。这件西周重器,于宋代出土,盘内有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兮甲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

兮甲盘(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熟悉又陌生的文物

从流落到民间的“清太祖云板”“兮甲盘”,到一出土便成为镇馆之宝的“玉琮”“妇好鸮尊”,一件件稀世珍宝,为我们讲述着一桩桩动人心魄的“背后故事”。

妇好鸮尊(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官网)

甲骨片(图片来源:河南安阳殷墟网)

一如妇好鸮尊与甲骨文,同为表里,为了我们呈现着文物背后,人与时代的故事。

对于妇好来说,甲骨文是她的密码,通过甲骨文,妇好,这个遥远的陌生女人,却似乎就是我们身边优秀女性,令人景仰。

知道妇好,大概是从《国家宝藏》里河南博物院展示的国宝“妇好鸮尊”开始,它被称为是宝藏中的宝藏。但是如果了解妇好,就要从甲骨文开始,如果不是甲骨文的发现,妇好会一个谜。据考察,妇好这个名字,在中国的传统文献记载中几乎是看不到的。直到安阳小屯甲骨文的发现,才为这位女性揭开面纱。

1976年在河南安阳小屯西北发现妇好完整墓葬,在现存的甲骨文献中,她的名字频频出现,仅在安阳殷墟出土的1万余片甲骨中,提及她的就有200多次。而她就是3000 多年前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她既是大祭司又是军事家,是一位非常伟大而独立的女性。

据记载“商朝的武功以商高宗武丁时代最盛,武丁通过一连串战争将商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倍,而为武丁带兵东征西讨的大将就是他的王后妇好。甲骨文记载: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取得赫赫功绩。”妇好鸮尊“守护人”刘涛说“急行无声,击如迅雷,击而必中。”正是表明妇好行军时的状态。鸮就是通俗说的猫头鹰,商朝人视猫头鹰为战神。

而商王武丁与妇好的爱情,也为后人所注目。中华书局的老专家赵诚先生对《甲骨文合集》2636版有其独到的见解:武丁是目前已知的商王中在位时间最久的国王,他在位59年,而他所珍爱的王后妇好在他之前就去世了。武丁对妇好的感情极为特殊,也许是相爱至深,也许是相敬如宾,他对于妇好的离去总是难以释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ga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