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情包的发展史
从“表情”到“表情包”,一字之差,意义却是划时代的。表情包是互联网时代社交领域的副语言,它的出现以及流行宣示着表情这一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独有符号化沟通方式从线下迁移到了线上。伴随着文化变迁、技术的发展,表情包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从单一性到系统性、从无偿性到商业性的演变过程。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字符表情阶段、GIF动图表情阶段、商业化的表情包阶段。最初的字符表情非常简单,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9月19日,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法尔曼教授创造了微笑符号“:-)”,此后日本人创造性地发明了被称为“颜文字”的纵向表情符号,将网络符号的表情达意往前推进了一步。
1999年emoji的出现更是开启了网络表情符号设计的先河,日本人栗田穰崇用黄色圆形的面部表情来传递喜怒哀乐的感觉,这些表情符号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断生发创新。第二个阶段是图文混杂的动态表情,以GIF动态表情的出现为标志。2006年12月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学生王卯卯创作出的“兔斯基”系列动态表情被认为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动态表情包。此后,互联网上掀起了动态表情的制作风潮。而在广大网友的创造中,这些动态表情包已经突破早期以人脸及表情为主的局限,有些还夹杂着动态文字等,因而具有了更强的叙事性和情绪感染力。第三个阶段是在商业和技术的催化下,产业化的表情包。随着表情符号的流行,表情包的商业平台日益得到重视,为表情包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8154037/66c7f39951b15f24.jpg)
二.表情包受欢迎的原因
1.搞怪、欢乐、调侃为主:从施拉姆的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可知,一条信息通俗易懂又能让人们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的信息,其传播效果将是巨大的。通俗易懂的表情包的出现满足了普通大众的需求,生活中一些不善言辞的人可以通过发表情包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网络上日益多元化的表情包,使用一些自制的、流行元素图片和文字自由组合,以搞笑居多且构图夸张。如麻将表情包“我太南了!”“南上加南!”通过谐音,将用户的情感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出来。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以及粗糙的制作方式,以搞怪的方式表达出用户的情感,并多是形成一种欢乐与调侃的氛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8154037/a7286ea4180e816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8154037/4de8b3f0a4bc677d.jpg)
2.题材丰富、紧跟潮流: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出现在社交平台上,形式包括但不限于gif动图、短视频、图片,紧跟当下潮流,蹭热点、更新快。比较常见的有搞笑漫画、生活里及电影电视里的片段、被恶搞的电视电影明星、可爱萌的动物表情等。为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满足用户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心理,社交平台紧跟网络热潮的表情包层出不穷。如去年垃圾分类时出现的“你是个什么垃圾”、“学术垃圾”,今年网课时期出现的钉钉表情包“有钉同享”、“今天,你钉钉了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8154037/025aa46cd15f0a73.jpg)
3.满足公众的情绪表达需要:表情包在网络上的流行,实际上与公众的心理脱不开关系。其中隐藏着目前在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以及年轻人的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状态。近年来新媒体的兴起,切割了公众时间,时间越来越碎片化,使得人们不再有耐心看完一大段文字或听完冗长的语音,而表情包以图片加文字形式的表情包,简短的文字加上生动的图片已超越普通文字符号可以表达的含义,丰富了信息的传播。使用者们可通过表情包发泄现实生活中的情绪或者表达他们的心情,并且可直观地传递给受众。近期来网课成为众多学生的一个吐槽点,网课的表情包也随之诞生,多是在对网课进行调侃也表达出学生群体对网课的抗拒心理。
表情包现在是我们微信,QQ中必不可少的斗图神器,让我们冰冷的文字充满生动,更能够通过文字表达我们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
![](https://img.haomeiwen.com/i8154037/0a5e8f8f77101cae.jpg)
来源:百度
我是揽小胜;认真做杂志。举爪支持一下吧~(v^-^v)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