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5%的改变》,特分享金句如下——
01和一个东西对抗,需要耗费的精力远远大于处理它本身。
今天我又无节制地看电视了,今天我又多吃了好多甜品,今天我又对孩子发脾气了,今天我又熬夜写作业了……诸如此类,好多人每天都会后悔自己一直重复犯一个错误,这种后悔惭愧的情绪困扰着无数人,可是明天依旧控制不住犯错误,然后再后悔惭愧自责……这就是在和自己的错误对抗,需要耗费人好多精力。作者认为,与其毫无意义地和自己的错误做对抗,不如去处理这个错误。就好像每次走到那里都会撞上南墙,与其整天抱怨南墙和自己不操心,不如绕开这段墙,如果无路可绕,就把墙推倒,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02不找“正主”解决问题,问题就永远在。
作者在亲密关系这一章,提到了“去除三角化”,什么意思呢?比如父母二人之间存在误会,却不找对方解决,而是找孩子说对方哪儿哪儿不对,如此父母二人之间的问题是得不到解决的。是谁的问题,当事人去交流解决,问题才容易得到解决。否则,找不对解决问题的对象,问题就永远在。
03指责并非促成改变的好方法。
假如你犯错了,你的爸爸指责你,你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你会愿意改错吗?我不会,而且心中还会怨恨指责我的人,下次可能还会故意犯同样的错误。我十分认同这句话,所以孩子犯错或出问题后,不要去指责孩子,给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原谅,孩子才会打心里愿意听你的话,从而做出改变。
04结论变了,我们在关系中的位置也就变了。
当哥白尼的“日心说”公布于世后,人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由中心变到了绕着太阳转的一个星球上,看来,结论很重要。
如果结论是你将是终结者,那么你将是这层关系中的主导者、谋划着;如果结论是你将一败涂地,那么你在这层关系里会是被动者、受害者。错误结论,会把人引向歧途,后果不堪设想。
还是慎重对待任何一个结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