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不好了,延文、延乐、月茜不见了!”
一大早,老黄还在梦中,耳边传来老伴惊慌失措的声音,睁着惺忪双眼问:
“什么不见了,什么意思?”
“我刚才去叫他们起床,没看到人,屋里屋外找了都没有。”老伴一脸着急。
老黄赶紧起来,鞋也顾不上穿了,急忙跑去两个儿子的房间,果然如老伴所说,没人,女儿的房间也一样。
咋回事,昨天晚上还好好的,没发现啥异常啊。一大早去哪了也不说一声。
“这几个兔崽子,太不像话了,做什么去了也不说一声。”老黄气愤,因为别的不敢说,平时教育还是很严格的,孩子们这种做事不打招呼的行为可是前所未有。
“是不是因为你昨晚批评了他们呀。”老伴轻轻的提醒一下。
批评?对,昨晚倒是说了他们几句,表现不好说几句有什么问题么,就因为这个?老黄不大相信。
昨晚几个孩子为什么遭了批评?
老大延文,从小喜欢语文,写的文章,用他语文老师的话说,颇有文采。偶尔在学校获得些作文奖。所以老黄特地给他取了个“文”,希望他以后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
老二延乐,喜欢音乐,爱唱歌,常在家练,村里人听过的都说唱得不错,以后能当歌星。老黄听了高兴,特意取了个“乐”,希望他以后在“音乐”这条路走得顺利。
女儿月茜,就好英语,说起英语来跟外国人似的,老黄也寄予厚望。
老黄自己没啥本事,家里穷,看到几个孩子都很有希望,就要求每天昨完作业后继续学习自己的爱好。延文每天读两个小时书,再写一篇文章;延乐每天练习发声技巧,再唱几首歌;月茜则先背单词,然后读文章。
每天晚上从6点学到8点,然后老黄来检查。这是老黄家雷打不动的习俗。老黄就盼望着三人早日成才,脱贫致富。
没想到,昨天晚上,老黄检查的时候,三人状态都不好。延文书看不下去,作文没素材没思路,也就写不出来;延乐,练了技巧,可是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唱的歌自己都听不下去,难听死了;月茜,好多单词都没记住,更别提文章。所以老黄很生气,这种状态,猴年马月才能有挣钱的能力?一气之下,就严厉批评了他们。
“我昨晚说的不对么?”老黄一副恨铁不成钢语气。
“我知道,你是盼望着他们早日成才,所以对他们很严格。可是,会不会功利性太强了。他们才是小学生呀,这些个爱好,才学了几年,你又不会教,咱们也请不起专业老师来教,就靠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学,你想他们明天就能挣钱养家了。”
老伴没读过什么书,说的话朴实无华,但好像有点触动他。
功利性太强?他就是想着几个孩子早点学成了能出去挣钱,所以天天逼他们学习,没有周末不分节日,谁还没个状态起伏。
好像确实是跟老伴说的那样,自己太功利了,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们身上。
看来以后得改改。但当务之急,是先找到孩子们。
“你说的在理,我改。咱们先去把他们找回来。”
“对对,走。”正当他们匆忙出去找人时,发现三个孩子回来了。
“爸,妈,我们回来了。”老大延文先开口。
“爸爸妈妈,我们走了半天,大哥怕你们担心,又把我们带回来了。”女儿补充。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准备吃饭。”老伴抹着眼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