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

作者: 欧阳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2-10-21 15:27 被阅读0次

    6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主讲:姜鹏

          霍光在发展经济、缓和民生上作出了巨大贡献,而汉朝与匈奴关系趋于缓和,却不是霍光的功劳,这就需要正确认识汉武帝留给后人的遗产。

          匈奴为什么放弃骚扰、挑衅的姿态,主动要求与汉朝和亲?我们先来看一个发生在匈奴内部的故事。汉昭帝时代的匈奴最高领袖叫狐鹿孤单于,这位单于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被封为左大都尉。左大都尉为人十分贤德,很得人心。单于太太(古称阏氏)看到这位小叔子这么得人心之后,心里有点顾虑。她担心单于百年之后会传位给这位弟弟,而不是传位给他们的儿子。于是阏氏自作主张,派人刺杀了这位小叔子。这件事当然引起很多贵族的不满,尤其是单于其他的兄弟,极其愤恨于阏氏的阴残。

          阏氏刺杀了单于继承人的热门人选,最终目的是想让自己儿子继位。阏氏错算了一招,虽然她杀了单于一个弟弟,但单于不止这一个弟弟。单于在病重的时候召见部族里的贵族,认为儿子年龄太小,不适合继位,为有利于部族长远发展,单于决定立另一位弟弟右谷蠡王为继承人。如果单于这个意愿得以实现的话,阏氏之前的忙活算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不甘心的阏氏肯定还要再寻找机会。

          单于可以在病榻前召见族人,但他临终的时候,身边最重要的还是太太。阏氏利用这个便利,在单于去世之后密不发丧,先和部分愿意和她沆瀣一气的官僚贵族串通好了,然后再对外宣布,说单于最终改主意了,还是要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这是“矫诏篡位”,当然会在匈奴贵族内部引起轩然大波。匈奴很多重要贵族对此表示不服,其中当然包括老单于的弟弟。其中甚至有几位高级贵族意欲南奔投降汉朝,事虽不成,但说明匈奴内部分化得很厉害。这些不服阏氏这种做法的贵族们,从此以后也就不再去龙城(单于王庭所在)朝见单于了。这次匈奴贵族的严重分裂,是匈奴衰弱的重要标志。

          说了半天,这和汉武帝又有什么关系呢?有大关系。《资治通鉴》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有这样一段话:“初,武帝伐匈奴,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马畜孕重堕殰,罷极,苦之,常有欲和亲意,未能得。”

          这段总结和上面所讲匈奴分裂的故事合起来看,我们可以分析出两层意思。第一,匈奴分裂看上去是由争夺单于继承人引起的,属于他们贵族内部矛盾。事实上,单于继承人问题只是个诱因,或说是一个直接导火索,匈奴内部矛盾在汉武帝对他们实施的外部打击下,由来已久。为什么一个失败团队内部更容易出现各类问题以及不团结因素,这是大家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看到的现象。匈奴强大的时候,时常侵略、抢劫汉朝边境,那时候他们不会分裂,因为只有团结一致对付汉朝,他们才可能获得更大的利益。在汉武帝的反击下,匈奴势力日暮途穷,不仅无法从汉朝抢夺财富,连自身看家的畜牧业也无法得到良好发展,内部财富严重匮乏却又生财无道的情况下,匈奴贵族之间为争夺财富、争夺资源而爆发的矛盾才会更加凸显出来,成为常态,并导致严重后果。所以这次匈奴贵族的大分裂,看上去是由内部矛盾引起的,事实上和汉武帝对他们的长年打击有极大关系。

          第二,当汉朝制服不了匈奴的时候,即便双方维持和亲关系,也不能确保和平,匈奴仍然有可能骚扰边境,杀掠吏民,汉武帝之前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点。在汉武帝打击之下,匈奴面临巨大的困境,这时候他们主动想和亲,此时的和亲意味就不同,就有可能成为和平的保障。而在经历一次严重的内部分裂而衰弱之后,匈奴贵族更没有能力和汉朝对抗,所以以和亲为基础促进和平的可能性更是大大提高。这种双边关系在汉武帝时代未能实现,在霍光辅政以后,得以实现了,这就是上一节谈到霍光政绩时,“匈奴和亲”这四个字的来源。双方的和亲关系虽然是在霍光辅政时期实现的,但是追溯历史渊源,应该说和平的实现是汉武帝留给后人的历史遗产。如果不是汉武帝制服了匈奴,不可能有这样的和平。

          如果匈奴的大分裂仍不足以说明汉武帝的武功为后世留下丰厚的遗产,我们还可以换一个更为直接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霍光辅政时期,在汉匈正式重新缔结和亲关系之前,《资治通鉴》也记载过双方几次冲突,从这几次冲突的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武帝时代留下的红利。元封元年(公元前80年),匈奴调集两万骑兵侵犯汉朝边境,但在汉军的打击下,匈奴军队中被斩首、俘获的总计九千余人,人员损失将近一半。汉朝军队却没有什么损失。这使得匈奴贵族很意外,第二年他们重新调集九千骑兵到边境,不过这次主要是为了防御,而不是进攻。在调集军队防御的同时,他们在北面的河流余吾水上架起了桥梁,准备在汉军打过来的时候随时逃跑!

          也正是从这时候起,匈奴贵族开始向汉朝传递橄榄枝。匈奴贵族很想和亲,但怕被汉朝拒绝,很没面子,所以也不肯先开口。但他们通过两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一是厚待汉朝使者,同时也适当地向使者含蓄表达不想继续对抗的意愿;二是减少了对边境地区的侵犯。汉朝当然也读懂了这些信号,开始逐步考虑以缓和的方式处理双边关系。

          但这件事进展并非一帆风顺。因为匈奴经济结构比较单一,通过抢掠汉朝边境来增长财富,已成为他们的一种传统,一旦认为有机可乘,也不愿意彻底放弃侵扰汉朝边境。在第三年的时候,匈奴贵族认为汉朝在西北边境的酒泉、张掖这些地区兵力减弱,可以尝试性地攻击一下。于是匈奴贵族调集四千骑兵,对汉朝的张掖郡(今甘肃省张掖市)发动进攻,结果又被早有准备汉军击败,从此再也不敢侵入张掖地区。到这一阶段为止,史书对于汉匈关系有这样一个总结:“是时汉边郡烽火候望精明,匈奴为边寇者少利,希复犯塞。”意思是由于汉朝边境防御工作非常出色,匈奴侵扰很少能够得利,慢慢也就不怎么来侵犯了。

          这是霍光辅政时期汉匈关系的基本情况,从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汉武帝时代的军事实力、边境防御体系给后人留下的福利。霍光辅政时期之所以能在对匈奴问题上取得主动权,完全是因为汉武帝时代打下的基础。而对匈奴关系中的战略优势,使得国家没有被侵扰的后顾之忧,也是霍光能够专注于内政建设的必要保障条件。如果把这个问题看清楚了,我们就能客观看待汉武帝和霍光各自的历史贡献。

          汉武帝长年累月的对外战争造成民生凋敝,霍光对汉武帝的纠正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老百姓的生活得不到安定,汉朝继续发展的潜力就不复存在。但也不能因此完全抹杀汉武帝的历史贡献,面对匈奴长期的侵边困扰,如果没有汉武帝的奋起一击,国家安全得不到基本保障,那百姓的生业仍然得不到保证。所以汉武帝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为保障国家安全做出了贡献,这一点不能抹杀。期间汉武帝没能完全把握好节奏,没能协调好内外关系,甚至有罔顾民生的倾向,这也需要批判。霍光在汉武帝之后,将国家政策的重心调整为恢复民生,这是他的历史贡献。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霍光之所以能顺利地推进国内建设,是因为汉武帝已经帮他基本解决了外患问题。可以说,汉武帝和霍光是在各自的历史环境下作出了相应的历史贡献。没有汉武帝的雄张开拓,汉朝国势可能在匈奴压迫下一蹶不振,民生缺乏后继发展的良好环境;没有霍光的及时调整,汉朝继续沿着汉武帝紧缩民生、全力拓张的道路走下去,内部社会就会走向崩溃,汉朝的统治也终将无以为继。所以两者之间不能相互否定,不能因为霍光的恢复民生的成绩而否定汉武帝时代的政策,也不能因为汉武帝的雄张而否定霍光战线收缩的策略。

          孔子说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治国就像拉弓,既要有绷张得开的时候,也要有松弛得下的时候。永远绷着,弓会被扯断;永远松弛着,弓就失去了为弓的意义。汉武帝和霍光不同的治国策略,就是一张一弛的关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rm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