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不能等有了灵感才写作
你不能等我讲完了才后悔没听课
我是小白,一个要继承皇位的储君,简称“太子”。皇阿玛很担心我的写作,专门给我请了一个太傅教我。
太傅:小白,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的时钟写作法吗?
小白:记得呢!
太傅:其实时钟写作法的含义,不是说要在0点起床,3点开始写作文。而是我们要把写一篇文章,看作一个圆圆的时钟,首尾要呼应,开头和结尾都在0点的位置,然后3点作为写作起点,通过起承转合来让读者认识一个人或清楚一件事、明白一个道理。
小白:嗯嗯!太傅,我感觉自己现在写文章清晰多了。不过时钟写作法和起承转合,能适应所有类型的文章吗?
太傅:有些可以直接套用,有些不能,但写作初期的小白,刚入门,最好还是能按照一定的套路去写,这样思路不会乱,等你写到一定的量,会形成自己的风格,那时候就不用管套路了。
小白:嗯,我懂了!那太傅今天给我讲什么写作知识呢?
太傅:我听说下个月,皇上要带你下江南微服私访?
小白:对啊对啊!我有点激动呢……
太傅:那你想不想写一篇好的游记,把你看到的优美风景讲给你的母后听呢?
小白:想呢!这次母后生病,都不能出宫……
太傅:太子是个孝顺的孩子,那太傅今天就教你,怎么样做一个好的导游,带领读者去游览一篇文章。
如果把作者比作导游,每一篇文章都好像一个景点。我们怎么样去带领读者(游客)去游览这篇文章。
起——导游拿着景点地图,为大家画好线路。
导游: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游览峨眉山,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最高是万佛顶,海拔3099米,在那里还能欣赏到云海日出。《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这就是前提,这就是你给大家定好的方向,大家知道是游峨眉山,而不是其他XX山,提前预知了线路,大概多少公里,什么地方能购买水,什么地方有好看的、可以拍照的点。
承——导游为大家讲解峨眉山的相关文化。
导游:峨眉山的起源……它的佛教文化……武术文化、山茶文化……诗歌等。这是一般史书或各类峨眉山志上有的。
转——一些山野传说,和正史不同风格的讲解,丰富了景点。
导游:雪魔芋……飞来殿……老宝楼……
比如:飞来殿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峨眉城北面,有一座从别处飞来的小山峰,人们叫他飞来峰。峨眉山的和尚,请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在飞来峰上修了一座庙子。神匠鲁班是有名的能工巧匠,他刻的牛儿能耕田,刻的鸡公能打鸣。他修的这座庙子也很精致。真是碧瓦琉璃,飞檐斗拱,殿门上还刻了经书上的故事。因为它的殿顶没有用一根梁,所以人们叫它无梁殿。大殿里的每根柱头上,都刻上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据说在夜里人们常看见那金龙在柱头上摇头摆尾地游动哩。八洞神仙里的吕洞宾,听说这庙是鲁班修的,也特地来观赏。走的时候还要大殿里的壁头上题了几句诗:“教化先生特意来,世人有眼不能开,道童只接云游客,不识终南吕秀才。”……(后面的省略)
合——说说自己游览的感受。
导游:我自己游览这个景点时……
——这个时候,就是以自己的经历结合前面的游览畅谈,需要有感情,游览完以后,对于自己的三观有没有影响,文化底蕴有没有增强,扩大了哪些眼界……
结尾:可以一句诗或格言结尾,也可以直接以上面的合为结尾。
登峨眉山——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这样一篇文章下来,游客就能领略到峨眉山的俊秀了。把自己的每篇文章都想象成一个景点,怎么概括这个景点,怎么讲解,怎么说亮点,怎么让读者感同身受、被自己的真实情感感动,最后提炼升华。
需要不断的写,才能提高。
小白:太傅好厉害!那意思是写游记,作者就是导游咯?
太傅:不仅仅是游记,其他文章也是,一个优秀的作者要善于在别人脑子里“画图”,就是呈现一个场景,把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都让别人“看”到,所以我们不管写什么文章,都是在当“导游”,带领读者去领略你文章里的东西,那个东西不一定是美景,也可能是美食、美物……
小白:哦,我懂了!我就是那个导游,带你们去“游览”我的文章。
太傅:对的,那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了。我们下节课再见!
小白:谢谢太傅。
更多写作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