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更有潜力?
主要看这个人做事的动力来源于哪里。
为了满足生存和生理需求的本能算一种原始驱动力,比如吃饭、喝水、繁衍……这种驱动力人人都有,无法决定潜力。
把外部反馈作为一种驱动力,比如奖惩制度……
把内心的兴趣、使命感作为一种驱动力,我们可以称为自驱力。

看来能够影响潜力的因素就主要集中在外部反馈和自驱两种动力来源上了。
首先,依赖外部驱动的人有什么特征呢?
他们会把做事的重点放在事情带来的反馈,而不是事情本身。他们经常会说“要不是……我才不……”,就像事情都是为别人做的;他们还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做事的时候考虑的是别人的标准,希望得到的是别人的赞美,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完成度;他们经常会抱怨工作忙,但没有工作的时候,又会无所事事,陷入迷茫;他们缺少个人爱好,不会安排闲暇时间……
发现了么?喜欢依赖外部驱动的人,比较容易抑制自己能力的发挥。因为他们经常会过于在意结果,而没法把精力集中到事情本身上,瞻前顾后,从而导致发挥不出100分的水平。同时,喜欢依赖外部驱动的人,可能会为了得到奖励,做出不道德的行为,比如学生为了更好的成绩作弊,销售为了更好的业绩虚假宣传……他们会习惯用捷径思维看问题,这个选择自然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因此,这种过于依赖外部驱动的人,会习惯把外部反馈作为做事的动力,他们总能把事情做出来,但是很难达到完美,久而久之,他们变成了那种虽然不差,但也不算有潜力,显得有些鸡肋的人。

那么,依靠自驱的人又有什么特点呢?
他们会关注做事的意义多过评价。即使是做一件普通的事情,他们也能找到做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就像那个故事:三个泥水匠在工作,走来一个人,问第一个泥水匠:“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在砌砖。”他又问第二个泥水匠:“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在砌墙。”他又问第三个泥水匠:“你在做什么?”,他说:“我在盖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发现了么?同样是在做重复的工作,依赖外部反馈的人会认为我是在做无聊的事情,而自驱的人会认为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依靠自驱的人能为自己定义任务。什么意思?如果你是老板,问下属:“如果给你一个月的空闲时间,要求你去专门研究一个问题,你会想研究什么?”,依赖外部驱动的人,可能会回答:“老板你说需要我做什么?”或者“我没有考虑过呢”,而习惯自驱的人,多半会给你很多答案。他们能够自己决定做什么,怎么做。
而且,依靠自驱的人,比一般人更加专注。他们往往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如果一个人能在工作中经常进入心流状态,那么他们会觉得工作充满幸福感,也最有可能实现高效产出。(想了解心流的详细情况,可点击《创造心流,感受幸福 》)
除了以上三点,依靠自驱的人,他们通常都有长期保持的爱好,并且为这个爱好付出努力。这里指的爱好,不是指消遣,不是指听歌、刷剧、看电影之类的人人都会的消遣,而是学习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为之长期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人,甚至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所以,最有潜力的人,不一定是现在最有成就的人,而是最会自我驱动的人。当我们习惯了自驱,那么成就,它将只是一个必然来到的副产品。
——以上,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