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得了糖尿病不能自暴自弃,最应该做的是认真面对!如果你自己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自己都不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别人又有什么义务来可怜你?
有时候我们最缺的不是关爱,而是一个骂醒你的人!早点醒悟,将自己有质量的生命尽量延长,不要留下遗憾,每一位糖友都需要去努力。
我患1型糖尿病二十多年,曾经有个糖友和我走得很近,那时候我和她都刚失恋。我在网上发了帖子,我说:“凭什么一段感情的结束总要以眼泪收场,好像不哭得肝肠寸断就不足以显得荡气回肠?”那时的我血糖飙到25,似乎自暴自弃才对得起失恋的打击。那个糖友和我感同身受,我俩每天活在自怨自艾的小情绪里。
然而和我不同的是,我只是缺了一个骂醒我的人,她却是那个一直想装睡的人。
在那以前,我对糖尿病的认知一直非常愚昧。只有刚查出糖尿病时住过院,之后十多年来没到医院复查过,不了解前沿医学,更不懂怎么管理自己的身体。由于刚得病那会儿还没有家用血糖仪,测血糖非常不方便,所以几天测一次血糖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查出糖尿病那次出院之后由于从没到医院复查过,对测血糖的认识始终停留在“1个月测1次也很正常”这样的认识上,唯一的控糖方式就是严格甚至于扭曲地控制饮食。
直到那一次失恋的打击,让我的血糖飘忽不定了很长时间。我上网求助,有专业的糖友不断教育我,骂我得病那么多年还像个初病之人一样什么都不懂。我恍然大悟,才发现自己的无知。
我知道了速效胰岛素的存在,知道了“黎明现象”、“苏木杰反应”这些专业名词,还知道了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这些重要的检查,更知道了原来保持血糖稳定并不需要一味控制饮食,只要学会合理换算,糖尿病患者什么东西都可以吃。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经常测血糖的重要性。
那个曾经和我走得很近的病友,却一直没有缓过来。为了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她努力工作,加班加点熬夜,但是却没有足够重视自己的病情管理,饮食不规律,也从来想不起测血糖,到最后病情加重身体被毁,眼底和肾功能都出了问题。她一方面向我抱怨身体越来越差,另一方面却埋怨每个相亲对象都歧视她的疾病。
我想说,得病确实有可能成为我们谈恋爱和结婚的障碍,不过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我知道的得糖尿病后结婚生子的糖友不乏其人。但如果你自己都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自己都不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别人又有什么义务来可怜你?
如今,我很感谢当初那些一边骂我、一边教给我控糖知识的糖友,是他们骂醒了我。如果没有那样的点醒,也许我到现在还沉浸在自以为是的世界里,并且以为别的病人都和自己一样。
经常看到一些糖友因为长期病情控制不好而患上并发症,甚至离世。每当看到这样的消息我都很伤感,担心自己今后的身体。还是那群骂我的糖友,用一种见惯大风大浪的冷静教训我:如果你很努力地控糖了,那真要出现不好的结果,你也无憾了; 最可怕的是,等出了问题了,你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做得不够。
我看到不少糖友,在仅仅查出糖尿病十年左右就出现了严重并发症,造成全身不适等。而这些,很大一部分与他们长期不测血糖,不监测并发症,没有很好地管理疾病有关。
在这些糖友中,有很多是装睡的人,在自暴自弃;也有很多是很努力的人,只是他们努力的方向不对,产生了偏差。常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等并发症真正来临时,这时候我们做的很多努力所收到的效果都非常微弱。对于这群努力的人来说,如果那时候能有一个提醒他们的人,告诉他们正确的控糖知识,正确的做法,应该能够延缓并发症出现的脚步,而他们缺乏一个引路人。
虽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如果我们那些还在装睡的人能从逝者的经历中找到某种启发,将我视作那个骂醒曾经沉睡的你的人,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就像那个骂我的糖友说的:何必杞人忧天想象自己出现并发症的那一天?该来的总会来,重要的是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将自己有质量的生命尽量延长,不要留下遗憾。
那么你,究竟是那个希望一直装睡的人,还是像曾经的我,只是缺少了一个骂醒你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