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第三明数 话说五行(四)《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24

第三明数 话说五行(四)《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24

作者: 杨炎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08:05 被阅读20次

    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第三明數就此分爲五段

    二者論五行及生成數

    原文:

    第二論五行及生成數

    行言五者,明萬物雖多,數不過五。故在天爲五星,其神爲五帝。孔子曰:“昔丘聞諸老聃云,天有五行,木金水火土,其神謂之五帝,在地爲五方,其鎭爲五岳。”《物理論》云:“鎭之以五岳,在人爲五藏,其候五官。”《黃帝·素問》云:“五藏候在五官,眼耳口鼻舌也,五行遞([dì])相負載。休王相生,生成萬物,運用不休,故云行也。”《春秋繁露》云:“天地之氣,列爲五行。夫五行者,行也。”

    注:

    (1) 五星:五星是一个汉语词语,古指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星。这五颗星最初分别叫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五颗星的通常称法。把这五颗星叫金木水火土,是把地上的五原素配上天上的五颗行星而产生的。

    (2) 五帝:早在周朝时,依据《周礼》,人们就以六辂祭祀昊天上帝和东、南、西、北、中五方上帝。六辂祭祀:一曰苍辂,以祀昊天上帝;二曰青辂,以祀东方上帝;三曰朱辂,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曰黄辂,以祭地祇、中央上帝;五曰白辂,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曰玄辂,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其中,昊天上帝为自然上帝,即苍天;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五帝有先天五帝和后天五帝之分。先天五帝为统治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之天神、天上之帝,即东方天帝、南方天帝、西方天帝、北方天帝、中央天帝。后天五帝即天下之帝,为华夏上古五位圣王贤君,即伏羲(太昊)、炎帝(神农)、黄帝(轩辕)、少昊(玄嚣)、颛顼(乾荒)。人们相信其死后亦成为神,辅佐昊天上帝和先天五帝统治五方。先天五帝在儒教和道教信仰中有不同的称呼。依中华传统,祭祀五方上帝是极为重要的宗教祭祀。如隋朝分三种规则等级的祭祀,《隋书·礼仪》载:“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等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及诸星、诸山川等为小祀”,五方上帝紧随昊天上帝并列为大祀。以郑玄为代表的神学体系认为上帝为天之别名,总共有六天、六上帝。六天上帝即昊天上帝与五方上帝。昊天上帝(天皇大帝)为全天之帝;五方天帝各为一方天帝,分别为中央土德黄帝含枢纽、东方木德青帝灵威仰、南方火德赤帝赤熛弩、西方金德白帝白招拒、北方水德玄帝汁光纪。以王肃为代表的宗教系统认为五行人帝可称为上帝,但不可称为天;昊天上帝则可称为天,祭祀昊天上帝即代表祭天。六上帝中,自然帝昊天上帝可称天,人帝即五行上帝不可称天。《隋书·礼仪》:“五时迎气,皆是祭五行之人帝太皞之属,非祭天也。天称皇天,亦称上帝,亦直称帝。五行人帝亦得称上帝,但不得称天。”《史记·封禅书》:“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五经通义》:“天皇大帝亦曰太一。”郑玄云:“昊天上帝谓天皇大帝”。即五方上帝为昊天上帝佐。五方上帝分别配五行五色,金木水火土、白青玄赤黄,白帝少昊金德、青帝太昊木德、玄帝颛顼水德、赤帝火德、黄帝土德。五方上帝又称五行帝,又皆为人帝,故又称五行人帝。

    (3) 《物理论》:作者杨泉(三国时期吴国著名的道家学者),杨泉的《物理论》是继承先秦两汉道家扬雄、王充、张衡的传统,讲宇宙发生论。他说:“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为天。天者君也(‘君’,疑当作‘均’。《太平御览》引《物理论》另条说:‘天者,旋也,均也。’)。夫地有形,而天无体,譬如灰焉,烟在上,灰在下也。”又说:“皓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

    现代语境:

    第二论:五行及生成数

    说“行”(运动形态与规律)有“五”种,通晓万物虽然繁多,归纳起来其数也不过五种。所以,在天有五星,即辰星、太白、荧惑、岁星、镇星(五星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五星),五星对应其神(清阳之气,天地气之天气)有五帝,即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孔子说:“从前丘(孔丘自称谓)听老聃(老子)说‘天有五行,木金水火土,其神称为五帝,即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玄帝、中央黄帝;五行在地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其五方镇守为五岳,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市)、南岳衡山(位于湖南衡阳市)、中岳嵩山(位于河南登封市)、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市)、北岳恒山(位于山西大同市)’”。杨泉的《物理论》说:“五行在地镇守重压的是五岳,在人体内为五藏,即心脏藏神、肺脏藏魄、肝脏藏魂、脾脏藏意、肾脏藏志(精),五藏变化在五官,即眼、耳、口、鼻、舌。”《黄帝内经·素問》:“五藏侯在五官,眼耳鼻舌也(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五行水木火土金水顺着此序相承载,消长旺衰与相生相克,生成自然万物,运动不息,所以称为“行”。《春秋繁露》说:“天地之气,列为水木火土金五种运动形态,五行,行为运行不息。”

    九柏于上海

    《五行大义》常引用的经典备注:

    1、 春秋元命苞:一本古籍,纬书的代表作。纬是被指控假托神意解释经典。此书在西晋、后赵、前秦、北魏、南朝刘宋、萧梁、隋、元、明九个王朝十三次被查禁。

    2、 許愼:许慎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宽字典

    3、 禮記: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4、 尸子:根据班固的记载,尸子名佼,鲁国人,是商鞅的师傅。《汉书·艺文志》著录《尸子》二十篇。

    5、 白虎通:东汉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开白虎观会议,由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陈述见解,“讲议五经异同”,意图弥合今、古文经学异同。汉章帝亲自裁决其经义奏议,会议的成果由班固写成《白虎通义》一书,简称《白虎通》。

    6、 尚書大傳:《尚书大传》为《尚书》传文,内容又多被它书征引,且其作者即为《尚书》之最早传承者 —伏生(胜)。

    7、 釋名:大千世界,万物纷呈,其名各异。百姓大众呼物品而欲究其得名之由。适应这种心理需要,我国东汉末年出现了一部专门探求事物名源的佳作,这就是《释名》。作者刘熙。

    8、 王肅:三国时期以研究传统经学为手段,以图安邦治国目的的一代经师。先后为《尚书》、《诗经》、《论语》、《三礼》、《左传》等经典作注,又整理其父王朗所作的《易传》。他的注经,不取一家,又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9、 禮斗威儀:一本古籍,内容待考。

    10、 廣雅:一本古籍,内容待考。

    11、 管子:在先秦两汉的诸子著述中,《管子》是自成一家、别具特色的一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明数 话说五行(四)《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tyo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