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落实课程方案,践行《新课程标准》,促进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方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我校各学科组大胆尝试探索跨学科教学——学科融合,在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科融合使每一位优秀的“孤勇者”走向“英雄联盟”,合力共创教育的美好蓝天!
知识来源于生活,终将回归于生活。在学科融合课的设计中,我们提出以生活主题为核心,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互相融合,促进课堂综合化,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在语文学科融合课上,魏玉娟老师以探究“黄河文化”为主题,一曲《风在吼》自然引入作品风格,作者、作曲,融入音乐知识;然后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汇入历史资料;接着进入诵读理解部分,在指导“九曲连环”时,邀请地理老师为学生讲解黄河流向特点及成因,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诵读中风格豪迈,气势磅礴,有力地展现了黄河精神。学生在这节课中获得了语文、音乐、历史、地理的四科知识,懂得了黄河文化的成因,激发学生传承民族精神,像母亲河学习,实现跨越式学习,增加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数学的融合课上,巨周凯老师以解决“古文问题”为主题,首先以两道富有趣味的古文数学题进入古文问题,在讲解该题时,巨老师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巧妙地融合了文言文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自然引出对《九章算术》的概述,巧妙渗透了中国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数学课不再是单调的数字,有趣的生活问题,令人自豪的数学巨著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受益匪浅。
英语学科的融合课上,孙招娣老师在对文本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萱草花,学唱英文版歌曲《萱草花》,指导设计母亲节贺卡并展示。在课程中融入音乐、美术以及生物等各学科知识,增强了学科趣味性,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表达对母爱的依恋。
政史地生组则以“探秘非洲气候与生物相关系”为主题,设置了“悬赏1000万美元寻找一名优秀的野外探险家寻宝”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从“赤道”到“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征与生物特点,整节课犹如一次探险,既感受到非洲气候特征,又能欣赏到奇异的热带生物,学生在快乐的探险中获得知识,产生对地理、生物的无限兴趣。
综合组的刘英利老师以“篮球运球”为主题,课堂伊始,就讲述了篮球运动的诞生历史,激起了学生兴趣;接下来介绍了热身对人体的生物作用;随后进入运球的新授与训练,运球中伴以富有节奏的音乐,训练时借助竞争激烈的游戏,即使下课了,学生久久不愿离去。
教育大师蔡元培曾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新中教师由“孤勇者”走向“英雄联盟”,探索学科融合,就是为了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坚持创新,大胆探索,做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新中人的不懈追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