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意见或观念,它们均源自于你的经历,包括你的道听途说。
概括地讲,它们是你以前思维的成果和结晶。认清这一点非常重要。你曾经历的所有一切,都 被深深地烙入了你的记忆之中。你的种种看法、意见或观念已经与你浑然融为了一体。
当你的意见受到质疑时,就会不由自主地为自己辩护。但是,这样做有道理吗?如果你是对的, 就用不着这么敏感,也无须来为自己辩护;假如你错了,又何必固执己见呢?
关键原因在于,当你把自己与自己的看法、意见或观念视为一体时,别人所质疑的本来只是你的意见,但你 却觉得别人似乎是在质疑你本人,所以你要奋起为自己辩护。在这个时候,原本不过只是你的一己之见,于是就被你奉做了“真理”(truth)。但事实上,所谓你的意见或看法,其实只不过是你自己的思维假定,仅仅出自于你自身的经历而已。你通过或老师、或父母、或读书、或者其他的途径形成了它们。然后再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你把它们与自己视为一体,并因此 而为它们争辩。
想到了辩护的本意,只是为了说明自己有道理,特别容易陷入固定思维模式,就是肯定自我。
特别是吸取别人建议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以前总认为自己没有想法,别人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关键是遇到了两种观点都特别符合自己的需要的时候,如何选择的问题,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头脑。
成长中,感受到自己其实是通过阅读,感受到了内心有一点点的定力,来自于阅读给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