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

作者: 春日悠长 | 来源:发表于2020-10-22 07:02 被阅读0次

    儿子问大圣什么意思?

    百度了一下:

    百度汉语

    大圣

    [ dà shèng ]

    基本释义

    [ dà shèng ]

    1.古谓道德最完善、智能最超绝、通晓万物之道的人。《荀子·哀公》:“孔子 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汉 扬雄《法言·吾子》:“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覩其识道也。”明 李贽《题孔子像于芝佛院》:“人皆以 孔子 为大圣,吾亦以为大圣。”

    2.称帝王。《吕氏春秋·君守》:“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史记·秦始皇本纪》:“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显著纲纪。”宋 彭乘《墨客挥犀》卷一:“帝曰:‘忠鯁之言固苦口而逆耳,盖有所益也。设或无益亦无所害,又何必拒而责之?’大圣之度,慈厚若此。”

    3.佛教称佛、菩萨。《法华经·方便品》:“今慧日大圣尊久乃説是法。”《无量寿经》卷上:“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4.谓极有神通。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六:“我女大圣,死经二十三年,犹能与生人交往。”

    5.指小说《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齐天大圣》:“客言大圣灵著,将祷诸祠……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 齐天大圣 孙悟空 云。”


    圣(拼音:shèng)是汉语常用字[1]。汉字简化之前,简体圣〔以下作“圣(kū)”〕和繁体圣(以下作“圣”)是两个不同的字。“圣”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2],其字形是在人形上加耳,有时加口,本义近于聪,指听觉敏锐。引申指精通某种学问或技艺并有极高成就的人,又引申指神圣的等,也用于称颂与帝王有关的事物[3]。圣(kū)始见于战国,本义指用手挖土,后作为“圣”的简化字。

    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圣”字(图A-1)则像人竖起耳朵倾听之状,旁边有口,表示说话,会听觉灵敏之意。金文中的“圣”字(图A-2)将“人”变为“壬”(表示挺立),以强调耸耳而听。篆文中的“圣”字(图A-5)整齐化,讹变为从耳,呈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圣”。

    “圣(kū)”,会意字。战国文字和篆文中的“圣”字(图B-1、图B-2)都是由“土”和“又(手)”组成,是古代方言字,表示手用力挖地,义同“掘”。隶变后楷书写作“圣”,宋元以后被当作“圣(繁体)”字的俗体。现代汉语简化汉字时将“圣(kū)”作为“圣(繁体)”的简化字。“圣”字如今一般用作偏旁,只有今鲁西一带仍然称用力刮挖硬物为“圣吃圣吃”。[2] [7]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gr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