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冬季忘记了点事情
藏着掖着,不肯让雪花降落凡尘
大家伙儿都期盼着自家庭院的那颗树上
能够落下几片儿雪白的花
再挂点灯泡,星星,布条啥的
就算营造出了一种氛围感
但这个季节像是未出阁的姑娘家
只是羞涩着脸,生人勿近的容颜
拒绝了大家伙儿火辣辣的眼神
拒绝就拒绝了吧!
都是成年人了,还能理性的去理解
可是不懂事的娃们却说
今年怎么能跟往年不一样呢
我们更喜欢以前的那些花哨俏颜哩
我们更喜欢去年的12月25日

好吧!12月25日
上网查查,咦,好像是一个人的诞生日子哦
这就有意思了
为毛,别人的好日子我们这么惦记呢?
再查,哦!是耶稣啊
那就对了,因为那是一个有特定背景的人物
因为他的背后有更大的背景支撑着
不然,你以为他会平白无故的去拯救罪恶
会成为万众一心的信仰
————基督教的建立不是无的放矢
需要一个人出头来证明信仰是伟大的精神食粮。

弄明白了这些,就不难弄明白12月25日
这个特有的日子需要特有的表现方式
什么情绪释放,交流购物,欢乐分享
甚至是谈情说爱的场景设计
这就告诉我们
有情绪压抑者这天可以释放自我
有商业头脑者这天可以赚到盆满钵满
有亲友分散者这天可以聚会谈天说地
有还是单身狗或单身猫的小年青
这天是个好日子,表露心声,缔结良缘
所以,我们要把这天当节日过

那我们就去弄个圣诞节过一下
送个祝福啥的?孩子们也许不会
他们只会想着圣诞节可以收到礼物的
可能还会准备守整个夜晚
想要一睹“圣诞老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为什么他那么大方
大方到给每一个小孩都送礼物
还要亲自去送,忙得过来吗?
所以都想着见他一面,告诉他
如今,可以聘请快递员了哈
不用再如此辛苦了

但是,孩子们的愿望都会落空
因为他们还没等到老人就入了梦乡
成年人的心思就复杂多了
人们就会想这个节日的由来
也会讨论这个节日的称谓如何
还会波及到东西方的人文信念上来
还总是头头是道
比如说:圣诞的解释
————圣人的诞生(可以这样理解)
东方文有“孔圣”,武有“孙圣”
而西方的“圣”与东方会产生冲突
不妥不妥,应该称之为“耶诞节”
嗯,倒也是相得益彰
只是这么些年根深蒂固了
估计一时半会儿还改不过来了

其实吧!过节与不过节都是一样样的
东方与西方,方向不同,观念就不同
扯大点儿就是信仰不同
就好比你喜欢吃炊饼,我爱米饭就火锅
这是每个人的口味难以调整
传统节日表现了传统文化
不能忘记,也无须排斥得自个儿不痛快哈
用其精华,去其糟粕,过滤了自己用
不用上升到那些敏感话题
不就是一个节日么?
等几天,咱们庆祝下咱们的元旦
别忘了,我们要隆重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