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的对决可以说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他们身上有很多的共同之处,谨慎周全、深谙谋略、学富五车、隐忍克制……连姓氏都是少有的复姓。他们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诸葛亮行事风格偏传统,比较老成持重。司马懿行事风格偏奇谋,比较灵活老辣。当然,最重要的区别,主要是体现他们在接班西蜀和北魏政权以后,对待政治领袖的方式上。
众所周知,在西蜀政权掌控上,诸葛亮对后主刘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态度。他一直以刘备的意愿“匡扶汉室”为己任,不断出征曹魏以图抱负。最终病死他乡,倒在了一个用信念铺成的通往理想的道路上。他名垂千古,为后世之人所敬仰。在三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是一个为数不多的被神话的形象。唐朝诗人杜甫就曾作诗一首:“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篇诗作甚至还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材。
而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角色分量,远比实际的分量要轻的多。他在文学形象上不如诸葛亮那么光辉灿烂,但是按照职业生涯规划中生涯四度理论来说,其生涯高度是不低于诸葛亮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按照历史价值来说,司马懿是西晋王朝的高祖,对于两晋的影响和贡献,类似于努尔哈赤之于女真,有些开国皇帝的意思。诸葛亮的西蜀政权,说到底只是偏安一隅的军阀割据么,要搬到台面上说,不算是当时的中央政权。
历史上对两个人文学形象的态度,一个推崇一个冷淡,诸葛亮的形象是光明磊落和仁义担当的。而司马懿权谋诡诈,城府极深。究其原因,还是文章一开头所说的对待政治领袖的方式对他们的形象有着很重要且深远的影响。刘备白帝城托孤,换来了诸葛亮的忠心辅佐。曹丕的临终托孤,换来的确实最终司马家的颠覆,曹芳和曹爽两个人也都没有好下场。这是为什么呢?说起来,还是真的要在生涯四度上面找个原因。
首先回顾一下生涯四度,分别是高度(定位、实力、影响)、深度(学习、实践、总结)、温度(健康、爱好、自由)和宽度(打开、关系、助人)。四个维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形成一个动态的能量循环,修用者用它来自我管理和提升,领导者用它来组织管理和影响。西蜀刘备之于诸葛亮,北魏曹操和曹丕之于司马懿,最大的差别在于宽度。作为管理者,刘备待诸葛亮比曹操曹丕带司马懿,说到底更有宽度。如何体现呢?
首先,感情基础上看,刘备招聘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要三顾茅庐,就是要大老远跑三次才见到,第三次见面的情况还是非常尴尬的:诸葛亮睡在草堂上,刘备站在草堂前,不敢打扰。诸葛亮睡够了,起来之前还牛哄哄的说了几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意思是说怎么有我这么聪明这么豁达这么淡薄而又勤奋的人呢?我就这么优秀了还是一个晨起派,不是去晨跑就是去晨读。大家说我完美不?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还没有什么成就和阅历就在一个四十多岁的人面前说这样的话,你说刘备是什么感觉,但是,刘备到底是忍了。而司马懿呢?曹操一开始让他入仕途他是不愿意的,宁可装腿不好走不了路也不肯帮曹操,曹操还派人监视他。后来司马懿是不堪一再受胁迫才当了官做了个文学掾。也有人说了,说受胁迫可能是串改历史,可是,如果司马懿很愿意给曹操做官,他早可以就去了,不用一开始装腿残,一直等到受胁迫没办法才去。二来,如果司马懿很愿意就不会传出受胁迫这样的说法,当时会直接记载司马懿高兴的去上任了之类的记录。最后,司马懿的祖上一直在汉朝为官,食汉朝俸禄,和荀彧崔琰等老臣一样是有扶汉情节的,至少对给曹操效力很敏感。也就是不会轻易给曹操效力。由此三点可以判断至少一开始司马懿心里不是心甘情愿或者说有所忌惮的。
其次,价值观上看,诸葛亮一开始就摆足架子试探刘备终归是想寻求一个可以托付一生抱负的领导者和平台。他投刘备和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实际是一回事,就是说,诸葛亮投刘备,和刘关张结义都是建立在明确的目标和相近的价值观上,是一种牢固的合作关系和战友联盟关系,并且他们一开始论个体都很弱小,所以要相互依存抱团取暖,这就客观造成了他们互助的模式。司马懿不一样,他出仕的时候曹操很强大,他很弱小,他弱小的连拒绝曹操都要装得不能走路才行。而曹操也未必就对他求贤若渴。所以他们之间的感情基础是很低,很薄弱的。曹操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盛气临人,司马懿是寄人篱下的处境,唯唯诺诺。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共患难的战友,刘备视诸葛亮为师友。曹操和司马懿的关系是利用和被利用的主仆,曹操视司马懿为工具。这样看来,司马懿会对曹操心甘情愿的死心塌地?不过是惶惶终日,只求一家子得以周全罢了。
以上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生涯宽度不一样的两个原因。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吗?且看下回分解。
以上便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生涯宽度不一样的两个原因。那么,还有其他原因吗?且看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