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或学习中,我们常说用脑子学,用脑子干,带上“用脑子”几字便会显得更聪慧些,那种老师教练让怎么干就怎么干现在常被认为呆板没自己思考主张。
可是,我们求知往往是因为我们对此未知,而被求知的人与我们相比本就知晓甚多。然而不少人在求知时,对于得到的“指导指点”首先要判断“对错”“是否有用”,然后对其调整再用于自身。这时就疑惑了,不对吗?不能照搬照抄,应该有自己思考视自身情况而定,这是大家所推崇的啊!
是的,老子也说“道可道,非恒道也”,万事万物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随时发生变化的。圣人教人如医者治人,是对症下药。但对于被教被医的我们,按圣人之言去做,医者之嘱吃药就可以了,当然前提也得是圣人医者靠谱。我们常说久病成医,但也不意味着凭着自己的经验之谈,面对医生的药方建议还要先去判断这医生给的建议对不对,选择性去听去吃药。
或者比如学习一项技能,一些之前自学了的人反倒没零基础的人学得快,当然一开始零基础的人还要慢慢上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自学了的大多会觉得自己懂一些,老师说的听,但又不全听,根据自己之前所学所了解地选择性地听。陷入了某个误区迟迟不愿跳出来,坚持己见,在他看来老师给的建议有对有错,或者并不适合自己。而零基础的人因为什么都不懂,老师怎么教他就怎么做,虽然开始很慢显得困难,但后期进步迅速。最后明明一开始明显有优势的人最后却落了后。这大概就是任其私智,不肯舍己从人。
当我们一开始处于“无知”状态时,对于知识的获取是秉着谦卑的态度,全盘接受;当学了不少时,有些人觉得自己相比“无知”的人可谓“学者”,不能像他们一样不带思考地全盘接受,得“用脑子”;有些人则觉得越学越觉得自己所学甚少,这世界的学识奥妙太深,应始终秉持着谦卑的态度去获取去求知。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我们知道,实际上并没有,不去做怎么知道是不是如此。知行合一,知道了便去做,做的时候发现有问题再改善又从中获得知,又去行,在循此往复中前进。
所以有时候善莫大于舍己从人,适当放下自我傲视,谦卑地接受他人指教。
今天阅读了老子《道德经》有关内容,但写的是昨天看得华杉讲《王阳明传习录》的一点感悟。把输入的再输出的过程确实令我对此印象深刻不少。之前因长久未阅读写作连条朋友圈文案都要想半天,但这一周也是写了快2w字,并且很喜欢这种每天写点东西笔耕不辍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