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清疯
夜色渐浓,四下里逐渐安静了下来,明明已经是九月的天气,却依然透着一股沉闷的热,看来一场秋雨又在酝酿之中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真正的凉爽看来已在不远处恭候着喽。
再过三天,公公已被送进医院一个月了,今天医院传来消息,老人家依然是昏迷不醒,想想浑身插满管子,瘦的皮包骨头的公公,心里真有说不出的悲哀与无奈,谁也没想到,这最后的旅程居然如此艰难和痛苦。
从上个月七号,公公被紧急推进了icu后,所有家属都被拒之门外等候消息。虽然是当地公立的医院,可那服务态度,确实不能恭维,准确的说,虽然我们24小时在门外守候,但想了解公公的具体病情,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icu的门一响,我们立马窜过去……某天,某个医生很好心的安慰我们:“不喊你们证明没啥坏消息……”对此我们都非常生气,应该每天介绍一些情况吧,至少家属也有知情权呀?其实,所有等候的家属都怨声载道的骂娘,可亲人在那里面躺着呢,你又能怎么样?这世上的事,真有太多的无奈了。
从来我都不是坐以待毙的人,我的想法是:办法总比问题多,所以遇到问题一般都不会轻易低头。于是开始动起了脑筋。常言说“宫里有人好办事”,再说我们本来就处在一个关系社会里。可我一个外地人,人生地不熟的,找谁去呢?忽然想到了外甥女婿小勇(我老公的外甥女)的妹妹小红就在这个医院上班,而且只是听说过而已。管不了那么多,试试再说,于是我拨通了小勇的电话。这里不妨说一下,外甥女小静是我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彼此亲热的就像一家人似的。之所以没有找她,是因为原来曾经有过类似的事,但没有办成不说,整的她还很为难的样子。所以,这次索性直接找小勇,为了公公,我也豁出去了,大不了权当什么都没发生。结果还真不错,前脚放下电话,后脚他妹妹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我大概说明了情况,转眼的功夫,一位漂亮的“白衣天使”就笑眯眯的站在了眼前。这速度,真是感动坏我们了。接下来的事么,当然顺风顺水的如愿以偿了。
一回生二回熟,不管怎么说,人家也算是爽快又热心的亲戚,所以第三天,婆婆想进监护室去看看公公的时候,还是找她帮的忙。也就是在那一天,我发现了关于外甥女小静的,让人担忧的一些端倪。
记得那天,小红去icu找主任协商探视的事,我们一家人,大概有八、九口吧,其中就有小静两口子。在等待的过程中,小静跟他老公好像是问了个什么问题,没想到,他老公居然冷冷的,很不耐烦的回了她一句,而小静姗姗地低着头走开了,透着一种无奈和委屈。只这一个交流的动作,我就猜到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曾经甜蜜、恩爱的小两口了。其实这种感觉我早就有了,这也就是我没有打电话给小静的原因,她的要求在老公那里不好使,为什么不好使了呢?这还用说么,明摆着小静在家里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先不说别的,就看看眼前两个人的装束吧,小勇精神干练,那一身装束也透着年轻帅气,再看看小静,一米七的大个子,胖墩墩的,当年很会搭配穿着的靓女,今天的打扮,蠢了吧唧的像个大妈。虽然这是个看脸的社会,但关键还不在这里。小勇有一份很体面的工作,而且还有自己的生意,社会上有一帮有头有脸的朋友相互帮衬着,混社会的功夫,他是很有一套的。每天过年我们相聚的时候,他的见识和谈吐,都很得长辈们的赞许。而小静,从结了婚,就把自己经营的服装店彻底关掉,有滋有味的做起了全职太太,每天围着两个孩子转。说来也怪,那么注重外表的人,快四十岁了居然捯饬不出来了。小静从来不学习,不读书,天长日久,两个人的差距自然拉开了。
毕竟是过来人,比她多吃了几碗干饭,所以我早就暗示过小静,必须自己长点本事,找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反正不能吃白饭。其实小静还是很有些天赋的,她的家还有她妈妈的家的设计和装修,都是她亲力亲为的,非常漂亮,谁见谁夸。她完全可以在网上找一份设计图纸的工作,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这样既有了收入,又可以跟社会保持联系,可小静根本就没听进去。现在这个社会,真正有志气、有头脑的女性,必须学会养活自己,而不是仅仅依靠老公,有依赖思想的人透着那么没出息,而且也很悲催,在家里没有发言权,没有地位的日子,一定不好受。如果不想那样,就该早点行动起来。
且不说会不会被老公抛弃的问题!我的一位好友,刚刚退休不到新年,因为家庭经济非常好,所以就开始计划,等老公几年后退休,两个人开始各种国际旅游,哪个国家,怎么个线路,早就规划好了。可偏偏天有不测风云,四月份的一个夜晚,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她老公便撒手人寰,撇下她一个人哭天抢地。但终究还要勇敢的活下去,而且还要有质量的生活下去。之所有朋友有这样的底气,一是曾经厚实的家底,最重要的她自己高额的退休金,同时还有别的单位长期聘用的收入。我想问问小静,假如是你怎么办?跟残酷的一个问题吧?未雨绸缪,生活有点危机感真的不是啥坏事,因为现在的社会就是这个样子。
自强自尊的女人随处可见。一周前,公公终于勉强除了icu住进了另一个市医院的普通病房,毋庸置疑,除了雇护工,我们别无选择。于是,医院负责这方面工作的人,带着一个瘦瘦的,仅有一米五身高的姐姐来到病床前。我们都在怀疑,这的矮小的护工,能搬得动一米八大个子的公公么?结果这姐姐坚决的说,你们放心吧,我是经过培训的,这活我能干。接下来的日子,护工姐姐的表现实在让我们每个人都很佩服。再后来相处的熟悉了,这姐姐也跟我聊了很多。她来自当地农村,十六岁就开始出来做家政、保姆的工作,出来干了二十多年了,一心想着养家糊口,从来不打牌,串门子,说闲话之类的无聊事。她的身上,充满的自信和担当,不由人不佩服。
同样是女人,差别真是太大了。我的一位堂妹,老公是开体育用品商店的,连锁的,开了很多家,非常典型的有钱人家。比起小静来说,堂妹更有资格回家养尊处优。可堂妹不但没有这样做,还始终没有放下自己的中医药专业,最终取得了中医师的资格,在社区医院成了一名坐堂医生,看着她发过来的工作站,家人们都跟着自豪的不行。
之所以写了这么多,因为我的确为小静担心,如果她依然不警醒,未来的日子,面对失衡的家庭关系,何以应对?美好的相亲相爱毕竟已成过去,生活是残酷的,毕竟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脑袋空空的,真怕有一天,即使想做点什么也心有余力不足的时候,剩下的也只有空悲戚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还是那句话,如果依然不改变懒惰和依赖的心,依然按照过去的惯性过下去,将来会是什么结局,也只有自己去承受吧。因为,这就是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