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关系攻略的熊太行,为什么不给别人的免费建议分享给大家
愿意花钱的提问者才是真心的
一个典型的关系户帮朋友提问的场景是这样的:
朋友:“我最近不知道要不要和男朋友分手”。
关系户:“我最近在学习熊老师的关系攻略,觉得特别有帮助。要不我帮你问问熊老师,让他帮你分析一下。”
朋友:“好吧。”
各位,我们中国人说好,未必是我喜欢,我愿意。还有一种情况是“也行吧”“随你吧”。
你的提议“我帮你问熊老师”未必是对方喜欢和愿意的一种解决方案。
更大的可能是,她根本就没有在跟你讨主意,只是想跟你聊聊,倾诉一下。
你却认真了,觉得对方是讨主意的,兴高采烈地把熊老师拉进来。
她和你是熟人,有千丝万缕的利害关系,愿意说给你的,可能也就是整件事的三分之二,托你转述给熊老师的,她可能还会做美化和删改。
到熊老师这里,看到的是一堆裁剪过的三手素材,要 从这种资料里找出蛛丝马迹,做出正确的判断,非常难。
当然,我也可以瞎出一个主意,让关系户转述给他的朋友听,但是这个主意很可能就是错的,然后朋友执行了,麻烦更大了,她未必会怨恨熊老师,首先怨恨的,正是这个热情地替人讨主意的关系户同学。
我不接受你们的转述和代问,就是为了防止让你们去变成一个费力不讨好的人。
相反,如果你把熊老师的专栏推荐给她,让她自己阅读和感受,她可能会信赖熊老师这个陌生人(有些话反而和陌生人能说),她认可了,发自内心地愿意去问熊老师问题,熊老师的建议才是有价值的。
这个建立信任的过程,就是通过付费来实现的,付费会筛掉那些跑来讲段子、开玩笑、开喷、撒谎的人们。我们《关系攻略》的留言质量相当高,很多时候爬楼看评论能够淘到宝贝,就是这个道理。
|未必要收钱,但一定不能免费
不给人免费的建议,于熊老师来说,就是不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去进行关系上的辅导,只在我们专栏里回复这类问题。
对各位同学来说,首先要做到的就是:
别把自己的建议主动送上门去。
在对方开口问你:“我该怎么办”之前,绝对不去主动给建议。
当对方开口问你,请你分析的时候,也要特别谨慎,看他是不是真的想听你的意见和建议。
大多数人都会对轻易得来的东西毫不珍惜。
所以如果有人要真心请教你,可能他会给你发红包,请你吃饭、喝茶、喝咖啡。他愿意支付成本,那就是真心的想要听你的建议了。
也有的人,可能确实是经济条件所限,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一种付费方式。
“谢谢你,我欠你一个人情。”
注意了,欠人情的表示也是有价值的,这种收费以后会用劳力来支付。
也就是说:
一个真想听你意见的人,会给你钱、请客、帮你忙、给你出力、对你无比感激。
绝对不会是:
“你的意见呢?说来让我听听啊。”
“你的熊老师会怎么说啊,给我问问啊。”
我说的“想要免费意见建议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说的就是这样的态度,他不是在请教,即使有用,也不会对你感激,他不准备付出任何代价,哪怕是一句谢谢。
面对这种态度的家伙,把嘴闭紧就好了。
《西游记》里,孙悟空他们一开始就取了一份无字真经,一堆白纸,就是因为没有给灵山礼物。后来问如来的时候,如来说:
“经不可以轻传,也不可以轻取。”
这不是佛祖的话,但确实是吴承恩老师这个大人精的总结——免费的人生指南,你们会觉得一文不值。
|鸽派人要防备自己拯救世界的冲动
鸽派人考虑别人的感受,很容易迁就别人,很容易接受别人的软绑架。
对鸽派人来说,一定要克制自己拯救世界、心疼全人类的冲动。
以前在学心理咨询师课程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述了为什么咨询一定要收费。
老师以前有一个学生,在做实习咨询师的时候开了一个免费的咨询热线,结果每天都要接无数个电话,人疲惫不堪。
更要命的是,有几个人打电话上瘾,内中有一个求助者,每天都花样翻新地说自己家的悲惨遭遇。这个实习咨询师就做了无数的笔记,后来拿给老师来请教。
老师的评价是:“就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在骗三四岁的孩子玩儿。”
那是一个脑子里有幻想的病患,一直在编故事,遇到了免费的咨询师,简直太开心了。这个实习咨询师总是担心对方受伤、死掉,就一直在陪着他受虐。
同样,关系户同学们也经常有人留言,说自己的闺蜜或者发小最近遭遇了什么麻烦,天天打电话过来不堪其扰。
我就建议这样的同学,把自己的朋友交给职业的咨询师去处理,因为你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足够多的能量去应付各种黑暗,只会把自己拉入到困境当中,和对方一起玩儿完。
有人说和朋友同甘共苦才是忠诚,这是糊涂透顶的想法,我会建议这样的同学重温那篇《你总得认识到自己不能拯救世界》。
我还是要强调一下,那些不愿意付出成本来请教你的人根本也不会在乎你的努力,你把工作辞了陪着这样的“朋友”,他也只是会觉得你该做更多。而你刚刚开始在这段关系中显示一点疲惫,他就会大吵大闹,觉得你已经不再关心他,爱护他了。
有的恋人也是这样的,如果你的恋人是这样的相处模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分手。
|鹰派人要留神自己指点全人类的冒犯
鹰派人本身效率高能量足,这是极大的优点,但是他们不能容忍别人低效和愚蠢,有的时候就忍不住想要教对方做人。
这种倾向非常危险,因为这种建议本身就建立在“先否定”的基础之上,先用极大的不快来击倒对手,再用几条建议去给对方洗脑。
遗憾的是,在“极大的不快”出现的时候,这个说服过程就已经失败了。对方很可能最终选择了你的建议,但是他对建议者产生了怨恨。
我们在《你不是我男人嘛,为什么每句话都要伤我》(音频号066)当中也提到过一些丈夫的态度,和这种情况很像,和给建议相比,说话者更重要的目的是折磨人。
|什么时代的人爱给人建议
有些人确实是天生爱给人提建议的,但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提建议的偏好也会完全不同。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华纳·沙因从处理信息的角度,把人生阶段分为五个阶段,我从提供建议的角度给大家拆解一下:
A.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获得阶段
这是一个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年轻人们一般不会输出什么建议,他们是接纳建议的人。
B.成年早期的实现阶段
成年早期一般就是大学生到35岁之前的年纪,人们获取信息会选择“现学现用”。这也是人们最困惑时期,他们需要大量的建议,鸽派青年开始心疼全世界,也是这段岁月开始的。鹰派青年也会在同龄人当中试图当意见领袖。这是一个爱给人提供免费建议的高发期。
C.成年中期的责任阶段
大家都逐渐接受了现实,开始考虑买房、孩子上学、家庭收入这样的事儿,更实际了,这个时候的人不太需要什么人生上的建议,也懒得输出建议给别人,闷声发大财,说的就是这段岁月。
D.成年中晚期的执行阶段
随着财富和地位的稳定有一批中年人会开始重新关注广阔的世界,沙因管这个阶段叫执行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不仅仅关注自己,也会加入社会生活,比如业主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环保团体、忙着买鱼放生。如果说这些还要花钱和花精力,还有一些人会选择看中央电视台的国际政治或者台海问题栏目,关心一下大政方针,这会儿的人,鹰派中老年会特别爱控制子女、晚辈甚至一切年轻路人的人生,鸽派的中老年也会给建议,但可能比较偏唠叨。这是长者们最爱分享人生经验的几年。
E.老年人的重组阶段
这个阶段的老年人不太关心政府工作报告上的GDP了,他们更关心医药费报销比率和退休工资的提高。他们忙着给同龄人和家庭微信群里转发一切关于养生的知识和谣言。
他们给后辈的建议基本是关于尽快搞对象、结婚和生育的。
看完了人生各阶段人们是如何给建议的,就可以明白自己应该在什么时代控制自己,做什么样的事了。也许每个人最终都还是会对世界的运行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给人免费建议”一条把住了,情况就不会太糟。
以及,真的遇见免费给你建议的人,也不要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其实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有冒犯之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