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铁木真,你可真爱打仗啊!”
成吉思汗听着妻子勃儿帖(此时为大皇后)的话,心中隐隐不是味道。
似乎她并没有为自己的西征、占领无数土地感到兴奋,也并不以这样的铁木真为荣,好像还有点责备的意思。
成吉思汗当然也没有多想,毕竟他能停留在勃儿帖身上的时光并不多。
他的后宫团阵容空前庞大。
四大斡儿朵分别住着美艳的、性感的、温柔的、清纯的、妖娆的、刚烈的,蒙族佳丽汉族公主,什么样儿的都有。
而此时的成吉思汗并不能提不起多少兴趣,他在想另外的一个问题。
自从狩猎时从马背上摔下来后,他便收兵从欧洲的土地上撤回到蒙古家乡。
成吉思汗也曾想过长生不老,但他并不糊涂。
他曾经等了几年的时间接待“长春真人”,就是为了长生不老。
长春真人却告诉他: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长生不老药。
成吉思汗哈哈大笑。
他没有责备长春真人的实话,反而他再也没有苦苦寻找。
既然不能长生不老,他要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之前确立好继承人。
他想到了四个儿子。
从战场上回到久违的家乡,该是多么温暖啊。
可是他却异常孤独。
儿时的兄弟许多年已经离去了,而且正是他的杀害。
能和自己平等讨论问题的木华黎也在东征的时候战死沙场。
现在的所有人,都对他恭恭敬敬,“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地叫着。
只剩下勃儿贴还敢叫他一声“铁木真”。
但他又能与勃儿帖说些什么呢?
曾经想征服整个世界的成吉思汗此时像一位慈祥的老人。
把这个世界交给他们吧。
他望了一眼刺眼的太阳,隐隐约约不敢与它对酌了。
他想到了大儿子术赤,他多么爱他啊,可是他却没有随他回到蒙古,而留守在一个他喜欢的西方城市了。
这表明术赤已经放弃继承人的争夺了。
父子分别时,术赤送了一万匹马给父亲作为礼物。
对于马背民族来说,这是最珍贵的礼物了吧。
但成吉思汗不明白,他为什么没有上马远远地送父亲一程。
02
人一静下来就会想起多年的往事。
那一年,勃儿帖被畏兀儿的人抢走了,而她已经怀有身孕了。
这笔账正规来讲算是历史遗留问题。
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当年抢走了畏兀儿一位已经定了亲的女子,后来两人生下了铁木真。
现在,畏兀儿人又抢走了他的妻子,属于父债子偿。
铁木真联合家族众亲友,最终又把妻子夺了回来。
也正是这一次的抢夺战,他有了自己的小团队。
不久,勃儿帖生下一个男孩,就是他们的大儿子术赤。
流言四起,很多人都说这不是铁木真的儿子。
铁木真比谁都清楚,这就是他的儿子。
因为勃儿帖被抢走以前就怀孕了。
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他们特意给男婴起名“术赤”,意思为“客人”。
有点自嘲的意思。
这样一来反倒没人再拿他说事了。
后来他们又陆续生下了二儿子察合台、三儿子窝阔台、四儿子拖雷。
几个儿子同铁木真一样都酗酒成性。
大家常常酒后开玩笑说术赤是客人。虽然他们知道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后来在成吉思汗的要求下,谁也不敢再开这种玩笑。
而术赤却常常自嘲起来。
尤其是喝个烂醉还要酒的时候,术赤便说:你们是怎么对待客人的?拿酒来。
继续喝到通宵达旦。
术赤属于宅心仁厚型,每次打仗他最后归队。
因为他不喜欢屠杀,所以常常要花费更多时间。
察合台打仗速度最快,总是第一个拿下要争夺的地盘。
窝阔台介于二者之间,他常常讲述打仗是多么危险的事,稍有不注意自己可能就命丧黄泉了。
他的声音总是充满磁性,只要他出现的地方,大家很快就会围绕他展开各种话题。
而拖雷因为是最小一个,一直呆在成吉思汗身边。
术赤和察合台的矛盾最多,经常就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往往是窝阔台从中调节来缓解尴尬。
随着西征的时间的推移,术赤和察合台的矛盾越积越深,两兄弟常常因争论问题不欢而散。
尤其是成吉思汗同时召见四个儿子的时候。
那一次,他不但没有责备术赤打仗速度过慢,军事才能不够,反而却说察合台打仗速度过快,常常杀了本来要投降的人,错过了很多网络人才的好机会。
这让察合台在心中更加愤恨起术赤来。
03
西征结束,返回蒙古家乡。
忽里台大会最终决定三儿子窝阔台为继承人。
而后察合台来找窝阔台。
他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信息:术赤正在大量招兵买马,准备谋反。
理由一:父亲离开时,术赤送了一万马匹,这表明他私下里一定有很多马匹操练。
理由二:父亲离开时,他没有上马送一程,这是对“成吉思汗”的不敬。
理由三:察合台有派人监视术赤,他每日操练兵马,正是谋反之象。
窝阔台不太确定这是否为实情。
如果是假的,当然最好。
万一是真的,或者有这个苗头,对他日后的统治都是不利的。
但就这么点的证据去向父亲秉报,成吉思汗可能不会相信。
于是察合台找来当时成吉思汗最信得过的“间谍”,叫他把这个消息报告给父亲。
成吉思汗听到这个消息并没有怀疑,只是非常痛心。
他的“间谍”报告的消息从来都没有假消息。
成吉思汗依然是那个征服世界的将军,稍整理情绪后便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去讨伐术赤,杀了他。
他绝不允许在他死后兄弟之间为争夺权力相互残杀的事情发生。
备好粮草,整顿好军队,成吉思汗推迟了出发的时间。
他似乎在等待什么,等待什么他也不知道。
或许他心里并不相信术赤会谋反。
最终在他坐在马背上的时候等来了信使:术赤因病已经去世。
成吉思汗随着马的步伐一顿一顿地往前走,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样也好,病死总比亲手杀了他要好。
只是,他总也离不开这个怪圈,让他必须想明白究竟。
他想到了与术赤分别的场景,想到了他灰暗的脸色,他的内心告诉自己术赤不会谋反。
但消息怎么会有假呢?
除非有人故意操纵消息?
他恍然大悟,不再敢继续想下去......
04
寻常百姓有鸡毛蒜皮的烦恼,王侯将相有生死安危的忧愁。
术赤的不争并没有为自己谋求一个平静的生活。
总是隐隐为他感伤。
不过他的先一步离去或许是更好的安排。
历史会蒙蔽当下的眼,但不会蒙蔽后人的眼。
有些人的存在,永远会被感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