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刚转学过来时,我发现邻村的小孩经常看不起我们。
生僻的面孔,蹩脚的口音,土里土气的打扮,在一所全是熟人邻居的乡村小学里,显得格格不入,邻村小孩更是十分不欢迎我们。
但每天早上上学都会经过邻村。
倘若遇上也在路上的邻村小孩,他们就会用十分恶劣的语气排挤我们,霸占整条路说不许我们走。
不想跟他们一般见识,我们绕道,换了一条小路,再从另一边马路走。
没想到邻村的孩子还不肯罢休。
他们一个一个从地下操起一把把小石头,往我们狠狠砸过来,同时附赠充满乡音的咒骂,要把我们从路上赶走。
不想理他们,我们就迈开脚步快速跑开,跑远了再送他们几句狠话,然后一直跑到学校。
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恩怨,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看我们不顺眼”。
放学时,一定要排好队才能回家,我们跟邻村同路,就顺着高矮排在了一队。
一开始还可能相安无事,但往往等走出校门一段路,身后没有老师,再也看不见学校影子后,邻村小孩就会把我们所有人都赶去队尾,不允许插在中间,同时各种脏字问候,我们吃力地用当地话回骂,却总是骂不过。
有时候我都奇怪,他们怎么就有那么多肮脏的字眼,天天不带重样,而且用当地的乡音说起来,更显得格外恶心和难受,极具杀伤力。
后来,我们终于完全适应了当地生活,都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再一次遇到被砸石子,被脏话问候时,我们也开始了反击,依样画葫芦,他对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回赠什么,更有好几次,直接动了手,一直把他们打到哭。
这些孩子在欺负别人的时候显得格外勇猛,在受到欺负时反而显得格外娇滴滴,居然全部回家告状,让家长找到了我们家里。
只不过因为年纪都小,也没有受伤,家长最终也只能接受了“孩子小,不懂事,玩儿”的理由。
后来有一个小孩不服气,就找了他高年级的姐姐来找回场子,他姐姐也叫了几个同村女生一起,在放学后的路上就要对我们动手。
出乎她们意料的是,我们几个都是天天干农活的,别的不太会,但力气却不小,最后反把她们揍成了鸡窝头,赤手空拳把她们从路上追到了村口。
但还是气不过,我们也告诉了家长,家长向学校投诉,因为是高年级的学姐先闹事,投诉格外顺利,学校让那几个女生写了1000字的检讨书,在星期一升国旗的领奖台上拿着喇叭轮流念。
当我们站在台下看着国旗下的那几个女生磕磕巴巴地念着“对不起,我错了”时,仿佛大夏天灌了冰凉雪碧,爽得不行。
从此邻村小孩再也没敢当面闹事,见到我们只敢冷哼出气。

但后来,我们也对别人做了同样恶劣的事。
我们所在山村的另一边,不知何时来了一户人家。那户人家没有男人,只有一个女人和她的小孩。
一开始,我们还对那小孩有好奇,有玩笑,到后来,我们对那小孩的态度就全变了。
山村,寡居,女人,小孩,每一个都精准的正中八卦G点,村里一时流言四起。
有人语气笃定,那女人肯定是离婚没人要,所以才来这么偏僻的地方定居;有人言之凿凿,那女人带个拖油瓶又不工作,钱哪里来的?肯定有猫腻;有人语带嘲讽,那女人不安分,家里经常出入很多陌生男人,指不定是恩客;有人甚至奚落,说不定那小孩都不知道爸爸是谁的……
短短几个月,那个女人就在不知名人士的编排中成了“靠男人”的女性,小孩也成了“野种”。
人们添油加醋地聊着这茶余饭后的谈资,却从不考究这是否真相,是否会伤害到谁。
然后小孩们——我们,听到了这个流言,迅速信以为真,私底下都传开了。
有一次我们放学走在小道上,边走边聊天,突然就有人挤眉弄眼地问他:“哎,你爸爸到底是谁?听说你有好多个爸爸,是不是真的啊?哈哈哈!”
那小孩瞬间被激怒了,直接踹过去一脚,也不辩解也不害怕,指着那人骂了几句脏话。
这下可惹了马蜂窝,我们作为同村的,当然要帮衬自家人,于是一瞬间所有人都帮那人开揍,那小孩却一个人抄起旁边竹林的枯枝舞得虎虎生风冲我们扫来。
就这样,我们开干了。
此后,我们就相看两厌,开启了攻击模式,每次一碰见就会冷嘲热讽,那小孩也毫不畏惧回以拳脚,好像越骂越上头,越打越有劲,有时候在学校里不经意间碰见对方,都会忍不住要动动手腕。
除此之外,我们全村的小孩都开始孤立他,不跟他说话,不跟他一起走,排队的时候也要和他隔得远远的。
这情况维持一段时间之后,被那小孩妈妈知晓了,她才找到了我们村,挨家挨户地找大人说话,双方道歉,这事才算告一段落。
很久以后,我再回想起这件事来,才觉得愧疚和不安,才发觉当时的我们,和曾经辱骂我们的邻村小孩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欺负别人,也没意识到说人长短的不道德,就连当年的认错也只是敷衍,我们做了坏事,却还沾沾自喜以为在维护尊严。
我们被别人欺负过,也欺负过别人,没人能做到真的完全无辜。
年幼的我们,总可以无师自通地学会戳人痛处,并为打击到别人而洋洋自得。总要等到长大,等到明事理,知事故,懂好坏,我们才会知道当年的我们是那么幼稚,做的事可能对别人造成了多大伤害。
但我们好像也都这样,对给予他人的伤害不屑一顾,对他人给予自己的伤害刻骨铭心。
然而本质上,我们都没有什么不同。
但往往,等我们终于长大,发现这个错误,却都没了真诚道歉的机会。

作者:何庭宜。喜欢观察生活,分享生活感触、成长故事,和万千世相@慢热的H小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