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微博问答里看到一个热门问题:“四大名著中你最喜欢哪一部?”
毫不犹豫地说,我最喜欢的是《西游记》,尤其喜欢孙悟空,那个法力无边嚣张跋扈、大闹天宫威猛无比的齐天大圣。
相信”孙悟空“的故事是每个中国人小时候都听过的,他的“大闹天宫”甚至比整本《西游记》的故事更出名。而他的故事通过各种方式被重新演绎。他就是我们儿时的那个盖世英雄,无论何时你看到他,都会想起曾经的自己。
不知道你小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法力高强神佛不惮的孙悟空会乖乖跟着一个罗里吧嗦又没什么本事的唐僧去西天取经,甚至会为大圣抱不平,就因为唐僧为他揭下了那张封印他的符咒?
《西游记》里说,唐僧在遇到孙悟空之前已经修行了九世,每一世都会去西天取经,然后在路上被沙僧吃掉,颅骨被串成项链。沙僧为什么要拦在唐僧取经的路上?他吃那么多人,就没有人可以管管他吗?
孙悟空明明一个筋斗云就可以翻过十万八千里,为什么要老老实实跟在唐僧身边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去西天取经呢?
当然,长大后,这些疑问在吴承恩老先生所写的《西游记》原著中都找到了答案。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想要把自己心目中的盖世英雄的故事讲给他听。可是,对一个学龄小儿来讲,《西游记》原著实在太难读,人物众多,故事线复杂,我一个成年人读起来尚且需要花费不少心力,更何况他一个区区黄口小儿呢?
幸好,我遇到了这套《寻找美猴王》。不管你有没有孩子,只要你喜欢《西游记》,那这套绘本就一定要入手,因为它真的非常棒!
这套绘本好在哪里?且看我来为你介绍和示范。
《寻找美猴王》套装《寻找美猴王》这套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绘本主题,第二部分是“玄奘西行路线图”,第三部分是“故事解读”。
这三个部分,可以根据读者的年龄和接受能力搭配起来使用,也可以分开单独使用。
《寻找美猴王》先来看封面,《寻找美猴王》是书的主标题,副标题是《不一样的<西游记>趣味游戏书》。结合起来看,可能你会猜到,书里隐藏了不少观察和寻找类的游戏,和《西游记》的故事相结合,趣味性十足。
再看封面的图画,线条细腻,细节丰富,人物丰满,情节完整,《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都栩栩如生,你一眼就能辨别出这是书中的哪个情节;
既然是故事性绘本,看图、读故事是基本的功能。除此之外,这套绘本还配有有音频,有声版的故事情节会更加完整,难怪说这是一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读,可以玩”的“另类西游记”!
怎么玩?我们再往下看!
《寻找美猴王》目录绘本将《西游记》的故事分为了八个章节,再加上最后附录的“西游缘起”和“西游趣闻录”,一共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就是一个大开页。
比如第一章“猴王出世”(见下图):
《猴王出世》“猴王出世”这一页,以图画为主,从孙悟空的出生开始,依次讲述了他拜师学艺、龙宫探宝、七妖王结义、大闹地府的故事。通过页面四周简短的文字提示来引导阅读顺序,从左上角开始,到右下角结束。
这些文字提示每一句都是一个故事场景,每个场景的主角都是我们的美猴王;而且每一句话前面都有一个小图标,这些小图标就藏在每个故事场景里。通过寻找故事场景里的图标和美猴王,不但能够培养孩子细心观察的习惯,还能够引导孩子建立起故事的逻辑顺序。
左上角的香炉在哪里?仍以“猴王出世”这一页为例,下图,是美猴王离开猴群前去拜师学艺。你能注意到图上的美猴王有什么变化吗?
美猴王上岸之前,一直在远离人群的花果山和猴群生活,这时它的身上只围了一圈草裙。上岸之后,它才从人类身上学会了穿衣服。
美猴王穿衣进入人类社会之后,美猴王不止学会了穿衣服,还学会了说话,开始向人类问路。
下图的美猴王已经穿上了鞋子!
这样的细节有没有让你惊叹?
美猴王问路美猴王学艺之后,被菩提祖师赐名“孙悟空”,之后,他去东海龙宫取走了定海神针金箍棒,又在其他三位龙王那里寻了一身披挂。那么,他这一身披挂究竟都有什么?
图上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头上是“凤翅紫金冠”,身上是“锁子黄金甲”,脚下是“藕丝步云履”!
全副武装的美猴王全副武装的孙悟空四处结交朋友,认识了另外六个妖王,他们分别是牛魔王,鹏魔王,猕猴王,狮驼王,蛟魔王,禺狨王(不认识?编辑都贴心标上拼音啦!)。七大妖王一见如故,索性结拜为异性兄弟。
你说,不是有七妖王吗?怎么上面只列了六个?哈哈,你看右上角那面旗帜,就是第七个妖王呀!
你看,光是“猴王出世”这一页,就已经藏了这么多的细节和彩蛋,有这么多的玩法和乐趣,别忘了这还只是绘本的玩法!
前面已经说过了,每一页四周有简短的文字提示,通过这些提示,我们能够粗略地了解到故事发展的梗概。若想知道得更详细,那就要结合这本“故事解读”了!
如果说绘本是以图为主,那这本“故事解读”就是以文字为主,作为对绘本图画的故事补充和完善。
“故事解读”目录“故事解读”目录只有八个章节,和绘本的故事目录是一一对应的。和绘本的完整图画不同的是,“故事解读”的图画是按场景被分成了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故事情节的讲述。
比如,“猴王出世”这一章,各场景的图画依照故事发展顺序被标上了序号,每一幅图下面都有对这个故事场景的解释,这个解释比绘本上的“一句话提示”要详细得多,使得故事情节更为丰富饱满。
“故事解读”我们再将绘本和故事解读对照起来看,就能够发现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如果你并不那么熟悉《西游记》的故事,那么在给孩子讲解绘本之前,可以先读一下“故事解读”,了解整个故事的脉络后,再去看绘本,就能够发现图画中隐藏的内在逻辑啦!
在绘本的最后,附有“西游缘起”和“西游趣闻录”。
我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故事源自唐代高僧玄奘法师西行印度求法的真实历史事件。那么,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演绎成家喻户晓的经典传奇神话作品《西游记》的呢?“西游缘起”也对此做了梳理和介绍。
如果你还想知道,历史上的玄奘法师究竟是从哪里走出国门,沿途又经过了哪些地方,唐僧取经的“天竺”究竟在哪里,那么,这张“玄奘西行路线图”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玄奘西行路线图》这张路线图,将玄奘法师长达十多年的跋涉之旅简化成一张地图,图上表示出了沿途重要的国家、山脉,和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地。从地图上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出玄奘法师走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哪些磨难,最终才到达了自己心中的佛教殿堂。
最后,绘本还摘录了一些《西游记》中的趣闻。比如,唐僧师徒四人到达大雷音寺取得真经返回途中,被通天河的老鼋甩进河中时,观音菩萨说他们只经历了“八十难”,正好加上这一难才够“九九八十一难”,我小时候就很纳闷儿,观世音菩萨又没有天天跟着他们,怎么知道他们经历了多少难呢?
原来,除了三个徒弟,佛祖和观世音菩萨为唐僧还安排了三十九位守护神随行。这些守护神轮流值班,把他们沿途经历的磨难都记录了下来,最后呈给观世音菩萨。
一套绘本,带你玩儿转《西游记》!你看,这套绘本是不是很有趣呢?
期待你发现更多玩法和细节跟我分享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