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在人生第18期《夭寿不二》——分享健康的秘密

自在人生第18期《夭寿不二》——分享健康的秘密

作者: 实现幸福的人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4:04 被阅读0次

    美好的一天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祝大家一天好心情一天奇迹不断。和老师一起正诸先觉考诸古训,一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起习圣人之学过自在人生。感谢古圣先贤们的点滴骨血和老师的分享。感恩列祖列宗。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警醒于光冥想

    我是觉,这一切都是我创造的,这不是真的,这只是我做的一个梦而已。

    我是觉,我是丰盛,我是快乐,我是无限。在我的梦里面,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我创造的,我对他们无条件的赞赏与感谢,我对他们负百分之百的责任。

    感恩我做了一个如此逼真的梦。天才的编剧,天才的导演,天才的演员,天才的创造。把我从无限的存在变成了有限的个体,忘了自己是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智慧,无限的力量,而觉得自己是匮乏的,渺小的,受限的,不足的,觉得这个梦是真的,梦里的人事物有力量,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奇迹。

    感恩我瓦解了这个模式并从中收回了能量,感恩我远离了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今天的分享,夭寿不二。讲的是健康。

    连着后面两堂课,就是夭寿不二,本自具足,缘聚缘散。

    跟大家分享,我们每个人活在这个地球上面,就是每个人活在梦里面呀,都很关注的三大主题。

    第一是健康的主题,第二是财富的主题,也就是事业的主题。第三是情感的主题,这个情感不只是两性关系,也包括我们周围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我们跟父母的关系,跟子女的关系,跟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的关系。

    今天先跟大家讲一下健康。我先说一下,因为这几天在弟子班特别热闹,让我也有很多的收获呀,当然也会牵涉我一些精力,应该说是业余时间,除了我自己个人事情之外,几乎是所有的时间,就几乎一对一的信息我不再看了,其他微信群我都已经退出了

    弟子班里面每天信息爬楼就得爬很高,可以说热火朝天,就发现了好多很有意思的现象内容很多啊,但我就说一个关于健康的。

    很多家人分享的关于健康的奇迹,各种各样的,就是关于健康的这一种所谓的显化呀,这个病好了吧,那个病好了的。

    我都没想到,以前大家都不分享,可能散落在各个地方,我也不知道。但现在这满天星星都聚在了一起,就像一团火一样,我就看到了很多人关于健康的改变。

    所以对夭寿不二这个课程也是有助益的,教学相长呀,所以你的分享对心想生今后去讲课也是有帮助的。

    因为是我自己在健康上面,就是好像我没有说是去多关注我的亚健康,按那个营养学健康这种角度来讲,我属于亚健康,没有一个好像我觉得不把他治好我就不得了的疾病,所以在健康这方面我的显化并不多。

    可是家人们的显化,而且关键是,他是做功课显化的,他不是去用医疗手段,也不是去用其他的方式。

    比如说加持能量,或者说被人治疗或者其他的方式吧,他是用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治疗的,尤其是格物致知,

    这就等于给了我更大的,就是给大家要分享健康的这个动力,所以感谢这些家人,其实这都是在干嘛?做法布施呀,

    就是我在课程中说的,你就是在积福德,你自己在分享你的奇迹的时候,就是在帮助别人。

    比如说现在心想生看到了,那在讲夭寿不二的时候,他会更有信心。

    先来说一下夭寿不二这个词。讲健康为什么要用夭寿不二这个词呢?这是健康的立命,这是健康的秘密,

    如何想让自己健康,做到夭寿不二。这很有意思,

    把这三堂课讲完,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大道至简?你就会明白什么叫吾道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是孔子说的,为什么能一以贯之呢?很简单,健康的解决方法,和财富的解决方法,和情感的解决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才叫大道至简

    先来说一下夭寿不二这个词,来自于孟子,来看孟子对夭寿不二这个词是怎么说的?

    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

    这句话每次讲夭寿不二的时候都会跟大家去讲,因为夭寿不二这个名字就从这来的。这是孟子的一句话。

    夭寿不二。夭是什么?夭是短命,夭是夭折。就这个人没有活到我们认为应该活到那个岁数。

    比如说20岁就没了,或者说十几岁就没了,或者30岁,他可能对我们很多人来说,这都算是一种短命。

    那寿呢,寿就是长寿。你至少得活70岁以上吧,才叫长寿吧。现在70岁都不算长寿。

    但你看短命和长命不二,那就是一,就是没分别。二就是分别,不二法门就是没分别,不二法门就是一。

    那就有意思了,长命和短命是一样的,长命和短命不分别。

    谁才能不分别?你能不分别吗?不分别是那个性。是那个性不分别。

    什么叫性不分别?我们这个地方用楞严经中的一个故事。这几天老讲这个故事,昨天在弟子班也讲,好像答疑解惑的也讲了,讲了好几次了。

    就是佛陀在楞严经中,楞严经我们不用再强调它的重要性了,我们就这样一句话来说,

    一读楞严经,从此不读世间糟粕书。什么意思呢?只要你把楞严经读懂了,世间的书全是糟粕书。楞严经的地位就很高了。

    楞严经里,佛在教导阿难,开启阿难的智慧,怎么呢?

    佛是用自己的身体对阿难示现,怎么示现呢?就是佛的手,伸开握拳,就是伸展握拳,伸展握拳。

    就是佛给阿南说,你看我的手伸展了,我的手握拳了,我的手又伸展了,我的手又握拳了。那这个手是在动的吧,这个手有变化,

    那你的见性,你的性,就是你能看到我这个手伸展变化的性,它有没有跟着我这个手伸展变化?没有。

    就是我的手在伸展,我的手在握拳。

    可是这个觉,它没有随着我的手伸展它跟着伸展,我的手握拳它跟着握拳,

    那个觉,它这个性是不动的,明白吗?也就是说动的叫相,不动的那个叫性。

    夭它是一种相,寿也是一种相。比如说夭是手的握拳,寿是手的伸展。这个是一种相的变化,

    可是呢,那个能够觉察到这个手伸展和握拳这个性是不变的,或者说觉察到你这个生命长寿和短命的这个性,这个觉,是不变的,

    所以一直在跟大家说,觉是真的,觉的内容不是。一直跟大家强调这一个,就是我是觉,我不是这个肉体,我不是长命,我不是短命。

    所以如果你要做到不二,你必须来到哪个角度呢?你必须来到觉的角度,就是你必须让自己明心见性,只有这样的,没有第二条路呀。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楞严经》

    这段佛陀阿难的对话,最后佛陀的做了一个精华总结。

    于是,如来普告大众:所以佛陀就当众宣说

    “若复众生,以摇动者名之为‘尘’,以不住者名之为‘客’。

    摇动为尘,就是动的,就看到的相把它叫尘。佛法里会把它叫尘。

    十八戒,六根,六识,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舍身意。六尘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这个物质世界了,你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这些所谓的外在的东西,

    这个东西是会动的,这些东西是摇动的,怎么会摇动啊?

    你说墙壁不动啊,墙壁能不动吗?墙壁它在逐渐的褪色呀,房子在逐渐的老化呀,石头也会风化呀,全部在动了,地球在自转呢,太阳也在燃烧啊,都在动啊,你的身体的细胞原子全部在动,这叫尘。

    不住为客。这个是什么意思?这个也是乔陈如的一个比喻,

    比如我是一个开旅店的,那我是旅店的主人,我是在这个地方是常住的,那客人就是走马灯似的换,客人在这个地方不是常住的,所以不常住的叫做客,所以不住为客。

    那什么是不住的呢?你的生命是常住的吗?你的生命在一天天衰老啊,生命是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呀,那它就是客。

    你的财富是常住的吗?财富不是常住的,你离开地球那一天,当你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所以你的小我就是无,当你无我的话,你就不会说认客为主啦,

    但是我们都是认客为主呀,就是我们认为的这个身体很重要,财富很重要,健康很重要,情感很重要,这都是会变化的,

    就算是你这个情感,你俩今天的爱情和明天的可能不一样,明天的和后天的又不一样,这就是会变的,这就不是常住者,就是客。

    那刚才那个比喻大家明白了吧,你就知道什么是客,什么是住,住是不变的,客是会变的,就是住是不会离开这个地方的,客是走马灯似的换,

    所以呢佛陀就说什么?汝观阿难头自动摇,见无所动。这个是佛陀神通显现,手上有光团,就把光团放在的阿难的左边,阿难就转动头去看左边,把光团放在了阿难的右边,阿难又转到头看右边。

    阿难头就左右摇动了,这个左右摇动就是尘,就是客,他是动的。动摇为尘,不住为客。它是动摇的,不是常住的。所以这个东西它是相。

    但佛陀说见性无所动。就是我看到阿难转头向左的这个性,这个见。我看到阿难转头向右的这个见,这个性,他不会跟着阿难转向左转向右,这是不动的,这是主人。

    动的就是来来去去的,会变的,明白吗?也就这么说,变是客,不变是住,

    那个本体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是不变的,变的都是相,不变的才是性,

    就是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他一直是清净的,他不会变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的,一直是具足的,他不会变的,

    所以佛陀跟他的弟子说,又汝观我手自开合,见无舒卷。

    就你看我的手开合,但我的性不会跟着手舒卷,跟着手开合。就是性是不动的,相是变化的。

    云何汝今以动为身,以动为境,从始洎终念念生灭,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

    佛陀的意思是,你看我已经给你讲明白了,动的是相,不动的是性,变的是相,不变的是性,相是会变的,性是不变的。

    所以性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存在的就是存在的,

    可是相千变万化,一会儿向左转头,一会儿向右转头,一会开,一会合,

    可是我们众生呢,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众生是以动为身,以动为境,

    以动为身,以动为境就是把自己的肉身呢,把这个物质物质世界当做真的了,就是把手掌的开合当真,把左右转头当做了真的,

    从始洎终念念生灭。你就跟着这个开始轮转了,开始起情绪了,你就开始有了分别,

    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遗失真性,颠倒行事啊,这是你没有见性,你只是见相。

    这就是为什么说一定要明心见性,见了这个性就是你的觉,是那个不变的那个东西,

    一定要由相入性,这也是佛法里讲的,由相入性。众生是没有见性,没有见性呢,

    所以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把相当作自己,轮回始终,自取流转,就是生死轮回,

    所以呢,因为你迷失了,你认为那个相是你,所以呢自取流转,你就是开始有了轮回,有了颠倒梦想,就这样的。

    这段话理解了吧,这段话是楞严经里讲的,是佛在讲相和性。

    那我们现在给大家解读这个是什么意思啊?因为跟我们的主题很相关,夭寿不二你必须要站在性的角度来看,就是现在觉的角度,否则你不可能夭寿不二的,你知道吗?

    你怎么可能夭寿不二呢,你肉身会灭的,你肉身会死的,哪个人能活长命万岁?你就是活百岁也是要走的,活千岁万岁对宇宙来说就是沧海一粟呀,可以忽略不计的,

    就好比你身高一米八和喜马拉雅山相比,那喜马拉雅山面前你跟没有是一样的,所以喜马拉雅山都不跟你比,这个理解了吧,

    也就是说我们跟大家说的,你要夭寿不二是站在性的角度,如果你站在相的角度,你不可能夭寿不二,

    所以你看从这个解读楞严经这一段话跟大家说的,你觉得孟子在什么境界?

    所以为什么说我们的古圣先贤他们是不得了的,他们一定是明心见性的,为什么孟子是圣人,为什么说成佛成圣?

    而孟子是圣人,一个夭寿不二,孟子就在性上面,他就不是在相上面,明白吧,

    所以在孟子的眼里面,长命和短命,这叫摇动着为尘,

    这个长寿就像阿难转头向左,短命就像转头向右。这个长寿就像手掌开,这个短命就像手掌合。

    就是说他们都是开合或者左右摇动的,这个尘都是客,可这个主人是性,

    这个长寿是什么意思?这个客住的时间久,我开七天连锁酒店,这个客人呢在我酒店里住了七天,住的时间很长。我开酒店,这个客人在我店里就住了一天,第二天就离开了

    那对我这个主人来说呢,这个客离店一天和七天,我是不分别的,明白吗?

    这就是说,你到底是谁?所以夭呢,就好比说你住店一天,寿呢你住店里住了七天,就这么点差别,这才能夭寿不二呀,否则你怎么能做到夭寿不二呢?用头脑是不行的,

    所以一直在讲明心见性很重要,所以你能理解我从讲课之初到现在两年了,我一直说的那句话,如果下一秒让我死,我都无条件的接纳,而且是很欣喜的,很欣慰的,很开心的,

    不是不甘心啊,不是说我刚刚享受了一下人生你就让我走啊,这不行,这个不可以,咱俩再商量一下行吧,你让我能不能周游世界之后,你让我能不能享尽人间富贵荣华,就是享尽人间的美好事物之后,我在走呢?

    那就是有分别心啊,明白吗?所以你就是住店的旅客,这个身体就是住店的旅客,这个身体就住在你这个性当中,

    这个身体活了十岁他是住店一天,这身体活到100岁他是住店十天,他是客,明白吗?

    我们是认客为主呀,佛陀也说认贼为子,认客为主,我们是反客为主啦,所以你这个人生啊,就活颠倒了,

    佛在楞严经里说的已经很清楚了,他说什么?以动为身,以动为境,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性心失真,认物为己。

    就是你把这个动变的当做是你自己,他不是,变的都不是你自己,他只是一个相,

    我们很多人在修的是相,所以达摩祖师说什么?若不见性说得三藏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

    若不见性,布施持戒,你修各种法门,终不得密佛。达摩祖师达摩血脉论里说的,

    所以必须见性,只言见性,什么都不见。你只要不见性,一切修都是魔,

    所以你看你现在比如说你讲法,如果你不见性,你尽管讲法,不管讲什么法,都是魔,这是达摩说的,所以理解了吗?

    所以夭寿不二,夭和寿都是相。你只有站在性的角度,站在觉的角度,他是一,他没有分别,

    所以呢,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什么呢?就是等待啊,俟就是等,就是我随时等待着

    庄子有一句话叫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不枉以待命。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刚出生就跟刚死亡是一样的,刚死亡就跟刚出生时一样的,这就是夭寿不二,这就是一切都是一样的,生和死是一样的,我出生和我入死是一样的,

    不枉以待命。我现在等着,我现在还没死,我等着,不枉以待命,

    就是我的命运在哪里?在上天手里,能活多大?在上天手里面。所以呢,修身以俟之,这个俟是等待。

    这个修身是什么?怎么修身?这就很重要了,儒学里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的根本在哪里?我们在年会上的时候啊,其他场合少一些,我们在解读孔孟之道的时候给大家说过,要平天下必须治国,要治国必须齐家,要齐家必须修身,

    要修身,修身的关键在哪里?正心。你看修身不让你修别的,修正心。

    要修身在于正心,要正心在于诚意,要诚意在于致知,要致知在于格物,

    所以呢最源头在格物,那就简单啦,格物是什么?为善去恶。谁说的?王阳明说的。

    所以阳明四句教他怎么说的?他说的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呀,明白吗?

    王阳明在他57岁时,对他的弟子谆谆教导,在反复的强调,阳明四句教已经是点滴骨血了,是精华了,

    所以你要明白格物致知就是修身,你要明白这个关键点了,

    修身修什么?修的是眼耳鼻舌身意。

    也就是说,你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六根,说实话修身修的是六根,

    那修六根修什么?修六根清净啊,六根清净是什么?正心呢。

    所以你看古圣先贤给我们讲的是一脉相承的,因为修身在于正心,正心就是你如如不动。

    正心,你的心正吗?你有贪嗔痴慢疑吗?你有烦恼吗?你有人欲吗?如果你没有这些,你的心就是正的呀,

    心是正的,心就是清净的,所以正心就是本自清净啊,

    所以修身以俟之就是正心,而正心的关键在于诚意,诚意的关键在于格物致知。

    所以等于说,第一明心见性夭寿不二,夭寿不二是站在性的角度上去讲的。第二呢我怎么去让自己把夭寿不二的状态活出来,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把它活出来,此立命之学也。这就是立命之学,这就是你健康的秘诀。

    这个袁了凡也讲过,他说夭寿不二立命之学也,丰歉不贰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贰可立贵贱之命;夭寿不贰可立生死之命。

    就是健康的秘诀是夭寿不二,财富的秘诀是穷通不二,贫富的秘诀是丰歉不二,

    所以袁了凡也知道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此立命之学也。

    所以健康的秘密是什么?格物致知。为什么是格物致知,一会再跟大家去讲,

    首先这个地方,先明白我刚才讲到佛陀的那一段,就是楞严经讲的一段,性和相的区别,你明白了吗?

    你是什么?你是性,所以我们说的佛性。佛性是什么?我们说的自性。自性是什么?就是真正的你是什么?良知是什么?心是什么?道是什么?都是那个性,

    都是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绝对的,永恒的,不变的,无限的,唯一的那个存在,就是觉,就是一心三藏。

    所以所有变化都不是性,都是性的作用,

    所以你是不生不灭的,那你活了30岁是性的一个作用,活了100岁还是性的一个作用。

    有的人说身体有疾病,那也是一种相,一种客,就像你住酒店舒服还是不舒服,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

    来看这段话,也给大家用好多次了,就是庄子的,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下就是整个宇宙当中啊。莫大于秋毫之末秋毫就是秋天鸟儿身上长的绒毛。就是秋天到了,即将进入冬季,鸟儿就会增加些绒毛来保暖,

    那秋毫之末。秋毫就非常细小了,比你的头发还要细微,比你的眼睫毛比你的汗毛还要细微,秋毫之末就是很小很小的,秋毫的末端就小的不能再小了,然后他是最大的,

    泰山为小。泰山五岳之首啊,应该很雄伟很高大了,可是庄子说他是小的,

    这就是夭寿不二,这就是一,因为在性当中没有分别,在相当中有分别。

    你不要一看性不分别,就什么都允许,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是合理的,所以就不要谁对谁错,一切都允许。家人们不是这样的,

    所以阳明四句教缺一句都不行。有一个知善知恶的主宰叫良知,这就是恻隐之心,这就是良知它在主宰一切,它知道对和错。

    你的对和错是没有用的,它告诉你真正的对和错,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

    这样你就明白该怎么活了,否则你说不分别,你又开始执空。

    夭寿不二你必须在性中才能见到,在相里你根本见不到,

    在相里你说那怎么可能呢?这个秋毫明明很小,泰山明明很大的,

    所以很多学者就理解不了庄子这段话,觉得庄子这是奇物论,认为一切都是平等的,贫富是平等的,这不是奇物论,这是真相。这是庄子悟道了。

    所以我们的古圣先贤,老子,孟子,庄子,孔子,佛陀,六祖,达摩祖师他们都是明心见性的人,这就是夭寿不二的思想,

    这就是不以动为相,不以动为己,不以动为境,不以身为境,就是没有认可为主,

    这是刚才楞严经里那段话,就是没有迷失自性,没有迷失正心,没有让自己认境为性,认客为主,没有让自己迷失在其中,这就是庄子呀。

    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殇子就是夭折的孩子,比如出生几天就夭折了很短命的。彭祖呢活了800岁,

    那一个出生几天就夭折的孩子和一个活了800 岁的彭祖,那明显不就是彭祖是长寿,孩子短命吗?那怎么说这个孩子是长命呢?

    就是这个孩子莫寿于殇子嘛,这个孩子他的寿命很长,彭祖很短命的,

    这就是佛说的呀,你是不是以动为境,迷失自己,迷失真性,颠倒行事,你是不是认物为己,你开始自取流转,

    你认物为己,你是谁?你是性。

    其实我们一直讲的那个真相只有一个,真相没有第二个,

    你认为这个夭折的孩子就是殇子,还是长寿的彭祖有区别,这是认物为己,这是迷失真心,他是这个意思。

    就是说你已经反客为主了,你活在颠倒梦想当中,

    所以心经里面说,远离颠倒梦想,心无挂碍,无挂碍故,以无所得故。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你怎么能心无挂碍呢?这个孩子明明活了几天就夭折了,你能心无挂碍吗?你痛苦的不得了。那个人活了800岁,你见到他你能不羡慕吗?你是有分别的,那你怎么能心无挂碍呢?你做不到的,

    你心有挂碍,你就无法无有恐怖,那心经里讲的无有恐怖,你怎么能做到呢?

    无有恐怖必须是心无挂碍,而心无挂碍必须夭寿不二,就是不以动为境,不以客为主,没有认物为己,你知道你是那个性,

    那个手的开合不是你,你是性,明白吗?

    你没有把手的开合认为是自己,你知道那个只是一个表象而已,

    那现在来告诉大家怎么做,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格物致知,就是你怎么能做到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你怎么能做到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之学也?

    修身以俟之,我们已经说了,就是格物致知。

    那简单说一下,为什么是格物致知?为什么要格物致知?

    因为你只要做不到夭寿不二,你就会起情绪,你只要认客为主,你就起情绪,你只要认物为己,你就起情绪,

    你不分别的时候,你是不起情绪的。不分别是什么状态?

    昨天晚上在弟子班也讲了这么一段。有的人他因为有些教导说,你不要体验情绪,体验情绪就在释放他,你就会越来越不好,

    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听懂了,你就明白了那个教导跟我们讲的那个,完全是两个境界,两个层次。这个地方简单说一下,

    就是一直讲的那段话,就是至人用心若镜,不降不应,应而不藏,故能胜而不伤。

    至人就是圣人啊,用心若镜,它的心像镜子一样,镜子是什么?照出什么就是什么呀,

    镜子照出一团火,他自己没有变成火,镜子照出一块冰,他自己没有变成冰,他如如不动,这就是性呀。

    镜子没有照出一团火,他自己也热的不行了,自己也像一团火焰熊熊燃烧。镜子没有像照出一块冰,他自己也像冰块一样,隆冬腊月,彻骨的寒冷,镜子没有,这就是性。

    就好比说,镜子看到你的手开,这个镜子没开,镜子看到你的手合,这个镜子没合。镜子看到你向左摇头,镜子没有向左摇,镜子看到你向右摇,镜子也没有向右摇,这叫用心若镜啊,

    不降不应。不期待,也不追,不期待下面来什么,也不去追已经走的。应而不藏。发生在我上面的,我不留住她,故能胜而不伤。

    这就是告诉你,夭寿不二是你要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什么意思?你不起情绪。

    因为你一旦不是用心若镜,你就会起情绪,但是为什么要格物致知?格物是为善去恶

    为善去恶是什么?去恶就是把气去掉,王阳明原话,

    恶是动气。去恶是什么呢?把动气去掉。善是什么呢?善是循理。循理是什么?天理。天理是什么?自性。自性是什么?本自清净

    所以为善去恶是什么意思?把你的情绪释放掉,恢复你的本自清净,就这个意思啊,

    就是因为你面对各种境,你起了情绪,所以你就开始身体有问题了,不健康了,

    就是因为你没有达到夭寿不二的这种状况,让你下一分钟死,你绝对接受不了,你觉得我没活够呢,你觉得我怎么也得再活50年,

    所以这一种情绪,他阻止了你修身以俟之,你就不是在立命啦,你是在取舍,在抗拒,在分别,明白这个吗?

    所以你就知道啊,当你用心不若镜的时候,你就会有情绪的起伏,你就会有贪嗔痴慢疑

    贪婪寿命,你说我要多活十年还不够,再多活100年,最好能多活500年,

    所以你的人欲就会滋长,总之你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各种各样的情绪,

    而情绪是什么?因为情绪不是真正的你,什么叫业力?什么叫原罪?真正的你,本自清净啊。

    但情绪就不清净啊,哪个情绪是清净的,情绪的不清净,是因为分别带来的,所以就有了业力,你就有了所谓的让自己人生失衡的地方,原罪也是呀,原罪就是因为你跟原来伊甸园那个状态不一样的。

    伊甸园是什么?没有分别的,无善无恶的状态呀。

    所以这个时候,你有了业力,你有了原罪,你有了没有被平衡的情绪,

    我们给大家讲过,在这个肉体上面,就说情绪呀,他逐渐的淤堵,情绪的积累在你身上他是有三个阶段的,

    就在你身上呈现了有三个阶段,第一呢,就是你心情不好,你还没有疾病发生,你还没有让自己觉得过不去的那个槛,身体的槛,只是心情不好,

    所以呢郁闷寡欢,闷闷不乐,无精打采,这是身体上面,就是情绪的第一步,

    就是你这个业力还比较小的时候,所谓的这个情绪的淤堵,没有被平衡的情绪还比较少的时候。

    那第二步呢,如果情绪继续累加,就是业力深重啊,原罪增加,就是你自己的没有被平衡的这个情绪不断累积的话,第二步就通过疾病和你对话,就通过疾病在你身上显现,

    因为你要承受这个业力呀,没有人能承受呀,你得自己承受这个没有被平衡的情绪,它哪也去不了,

    为什么哪也去不了?因为都在当下。你说我现在很愤怒,这个愤怒会消失,不会的,它就在当下,

    就是你是个完整的一,你不体验,谁来体验呢,明白吗?

    所以有的家人说,我不体验,别人帮我提验,哪里可能呢,

    都是你呀,是你必须自己体验,自作自受啊,所以没有外在,都是你,

    第二步是疾病,比如刚开始一些小病小灾,弟子班我看到的有好几个家人,分享的就是不停的吐痰,

    我们古人说湿痰,湿痰都是一种疾病,你体内痰多就是一种疾病啊,

    吐痰他是在释放你的疾病,是在释放你的淤堵的情绪呀,这是第二步的,在身体上和你对话,以疾病的方式,

    比如失眠,晚上睡不着觉啊,比如说头疼脑热,比如说淤堵在关节上的就是关节痛啊,淤堵在神经上面就是你失眠了。就反应在你身体的各个方面,淤堵时就产生疾病的征兆

    好多家人在弟子班分享,他好了,说原来我自己这样的疾病都好了,有的病还比较重都好了,格物致知好的,你看这是第二步,

    第二个你不重视,就是通过疾病来和你对话,给你呈现的这个物质世界的幻象,就是你的身体是不健康的,就这么简单啊,

    所以我们说所有的疾病都是情绪引起的,没有一个例外,百分之百都是由情绪引起的,肿瘤也是情绪引起的,肿瘤是情绪孤独到一定的地方,你恐惧这个肿瘤疾病那就很难回天。

    有的报道说癌症1/3是吓死的,1/3呢是被治死的,还有1/3呢是正常死亡,那就是说三个里面,有一个是被吓死的,有一个是个过度治疗治死的,如果不受惊吓,不过度治疗,可能还能多活一些时间,

    但有的人他不去治疗了,前段时间给大家发的心疗的文章,就有一个人得了癌症,各种的治疗方法都用了,后来不治了,就疗愈清理,就格物致知呀,所以写了一篇文章叫心疗~我的癌症之路,通过心疗的方式,每天不断的让自己格物致知,疗愈清理,癌症好了,

    也有这样的报道,得了癌症,放弃治疗去旅游,这就是达到夭寿不二了,死就死吧,反正医生告诉我只能活半年,化疗那个罪我也受不了,还有半年我自己看看还有什么事情没做,还有哪个地方我想去看一下走一下,很放松的去自由行了,结果半年好了。

    释放情绪呀。他不在恐惧,不在担心,不在焦虑,不在压抑,这个时候他最起码夭寿不二了,

    所以你要知道,第二步你的疾病百分百是由你的情绪淤堵引起产生的,也就是业力和原罪引起的,

    包括外伤,不小心割破手指,把手割破的人通常是心不在焉,通常那个当下是有着情绪比如长期以来的不快乐,或者正在生气,一不小心正在切菜的时候,把手割破了,很少有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把手割破的。

    包括出车祸,那也是长期以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导致的。就是情绪它会导致你的疾病,就是因为你长期的压抑,长期的淤堵。

    第三步就是生命。就是回天乏力了,已经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了,但就这个阶段你没达到夭寿不二,你也能起死回生,

    你如果还是能够自己格物致知,让自己格到你不再惧怕死亡,让自己格到夭寿不二,你和平没有情绪,也可能在医生眼里这个不治之症也就不言而喻了,医生放弃了,你自己把自己治好了,这种例子都有啊,

    但是问题是到那个阶段啊,很多人他做不到,真的到了那个阶段,医生告诉你只有三个月可活了,你能放手一搏,让自己真的信任格物致知吗?让自己真的信任,你很难做到,很多人是不相信,他就是到了最后的阶段,求生欲呀,他不大可能去做这个的,所以到最后的结果基本上都是走了,但是呢,如果你真能做到,有可能有奇迹发生。

    所以这堂课你明白了吗?那下堂课本自具足,缘聚缘散,你会发现讲的是一样的。都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这叫吾道一以贯之

    这就是大道至简,否则你处理健康有处理健康的方法,处理财富有处理财富的方法,处理情感有处理情感的方法。你简在哪里呢?

    否则你是为学日益,你越学越复杂,越学越多,还不解决问题。

    但大道至简是什么意思?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处理你一切问题。

    处理你健康问题靠的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处理你财富问题靠的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处理你情感问题靠的是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所以人生就变的很简单,人生就剩下玩乐了,就是我只做这两个事情,其他都不做了

    你会发现其他都不做的时候,你反而是无为而无不为,一切都美好了,明白了吗?

    这是今天的课程,在简单总结一下,第一夭寿不二,你必须明心见性,它是站在性的角度来讲的。

    不站在性的角度,站在相的角度,你很难去做到夭寿不二的。站在相的角度,疾病和健康是不一样的,长命和短命是不一样的。

    性的角度,性是一元的,归元性无二呀,性是一元的,性不是二元的,性是不分别的,

    但是呢,如果你以相,就是把这个相当作是你自己呀,就是以客为主,认物为己,颠倒梦想,颠倒你的真性,你这叫迷失自己啦,你就活在颠倒梦想当中啊,你就心有挂碍,心有恐怖,你这个时候,你就会有情绪。

    你就没有做到夭寿不二,你就没活在佛性里面,你就没活在真我的状态里面,你是活在假我的状态。这个时候,你就会有情绪,

    有了情绪怎么办呢?没关系,有方法,干嘛呢?格物致知。

    就是不怕你起情绪,就怕你不做功课,这就是佛法里讲的,不怕念起,就怕觉迟。

    就不怕你起念了,起念就是你开始分别了,起念就是开始你有情绪了,就怕你觉迟,就怕你不去做功课。

    格物致知就是觉。就怕你这个。一旦你这个做到了,你就立命了,

    当然这个你不能期待呀,你不能说我做了这个之后一定长命百岁,不一定。

    如果你说我已经70岁了,我一定要活到100岁,你这就是有二。

    就是我现在70岁了,我只管格物致知,哪怕70岁零一天死了,我还很开心,这就是夭寿不二,

    那我活到100岁也很好啊,我活了70岁零一天也很好啊,对我来说没分别,就是夭寿不二了。

    这个时候你就是在性中运作了,这个时候你已经不是认可为主,明白吗?

    那怎么做呢?第一明白心即理,一心三藏。第二做功课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如此你人生就能越来越好,这样做你就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明白了吧。

    那有的家人说,那要不要用一些保健方式呢?要不要吃药,要不要辅助一些医疗手段呢?知行合一。

    如果你内在很有触动要去看医生,那就看吧。如果你内在很有触动要去用这个保健的方式,就用吧。如果你内在很有触动,你很想跑步,就跑吧,这是什么意思呀?你很想去练瑜伽,练吧,这叫知行合一,

    所以呢,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夭寿不二。

    你只要能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你就立了健康之命。希望大家都能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立你自己的命。

    谢谢大家,爱大家,祝福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够明心见性,悟后起修,自在人生。

    回向文回向给无以伦比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在人生第18期《夭寿不二》——分享健康的秘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uzv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