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和一个人的人格组织有关,那么了解一个人的人格是怎么形成的对于了解一个的心理问题,以及对于懂得来访者的心理生存环境会有很大的帮助。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正是一个关于人格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体验被婴儿选择性地内化并形成自己的心理解构。
此中婴儿的“选择”是以想象为基础,以心理生存为前提,以投射和分裂为手段的心理操作。正如文中作者所言,婴儿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操作受其生理发展不完善为基础的。
所以我就在想,这个理论的前提是不是就是说,人从一出生出了有生本能和死本能之外,还有一个本能就是“无意识幻想”?
什么是客体关系?
客体关系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客体关系与外在客体关系的互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任何关系中,双方的人格都在相互地彼此影响。我们的外在关系与我们的内在心理结构也在不断地相互作用。”
也就是说,在关系中,在两个人的互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不止是眼前的现实中的客观的客体,还有该客体的内在客体们,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据我的观察,如过没有觉察到这层隐秘关系(内在客体关系)的存在的话,大家都只能做到按着自己的内在客体关系的模式去投射,而至于对方会怎么回应,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对方也许会认同,也许不会。
“新的关系会让双方都有机会进一步修改他们的内在客体世界。”
那么既然如此,对于我们这些学过心理学的同学们,在自我了解的前提下,是不是可以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寻找并建立一份对于我们更有利的“新关系”呢?
一个人的人格被认为是在青春期之后基本定型,对于日后再遇到新的关系,人们会更倾向于寻求自己认为的内在的客体关系来应对目前的关系,并试图通过投射性认同的方式来印证内在客体关系。
如果投射性认同成功了,即对方认同了,那么内在客体关系得到保持;如果不成功,即对方不认同,那么内在客体是不是就会得到修正呢?
不一定,因为对于这份新的关系,如果没有被内射性认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那它将只是以一个客体而存在。
所以,如果想要修改内在客体世界,需要同时满足至少三个条件以保证内射性认同的发生:
1、一个可以让你投射内部客体关系的外在客体。
2、外在客体一个修正性的反应。
3、此外在客体具有“不可抗拒性”,比如亲密关系、咨访关系、与权威人物的关系等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