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吃饭是填饱肚子,大体只走了胃。从黄马可精瘦的身形猜想,他进餐时经常走了神,从他的一段段散文看出,他回忆美味时走了心。
认识黄马可是在他组织的无用沙龙上,这活动也是我另一女文青推荐的。黄马可当时虽说不是钻石王老五,也算是白银级别的了,而他的夫人PK GIRL当时还是沙龙的组织者之一。每期会围绕着主题来讨论,选址也会是比较小资的咖啡馆。
好似没过多久,黄马可就和PK领证结婚了,真是一对文艺吃货的经典结合。而沪上搞文创的第一家CAFE——庄13咖啡馆就是他们爱情的结晶,诚然店里的猫咪也可以算上。他喜欢下棋,她喜欢厨艺,在那家需要密码进入的馆子里都发挥得淋漓尽致。
我和这本书的主人黄马可虽只是几面之缘,但有幸被邀请参与撰写书评一事,或许也是因为我被轻易地识破了一个吃货的本性。虽然我的胃口不大,但自己的订阅号里也时不时来点对食物的理解。他说书评无所谓字数,我说那好,来个精华版的。然而,对于美食,我的感想却是冗长冗长的,甚至在阅读完他的书籍后,也去吃了那几道较为经典的菜色。
在黄马可的文字里,不同的食物代表不同的人生,人生百味,待有心人去品尝。有的像亲情,如奶奶的酱油蛋炒饭;有的似爱情,如法兰西顶尖的生蚝;有的是故友,如那盘经典的鱼和薯条。人、情、味,本就是三位一体的东西,千万思绪,才下舌尖,却上心头。
读完整书,我被黄马可安利了不少地方美食和特色餐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台南的风土人情成就了他家吃货老板娘的敏感味蕾。我曾经也看过PK GIRL的台湾美食马拉松的直播,一整天的吃吃吃,但不令人厌烦。只恨这人生太短,胃口太小,塞不下心中的那大堆食物列表。
此外,魔都的各色小资餐厅或酒吧,又是黄马可工作之余闲聊发呆的社交场所。作为一个广告人,他和同事们不想沦为加班狗,更多的是带点理想主义的攀谈。孤单的人要吃饱,忙碌的人更要吃饱,或许吃饭也是放空自己、犒劳自己的最佳途径。
此外,作为上海老乡,我对书中提及的不少本帮菜是有共鸣的,蚕豆、油面筋塞肉、肉炖蛋等等,这些无所谓浦东人或浦西人。当然,许多浦东人由于自家有农地,更有条件吃上最新鲜采摘的食材。选美味,一定要吃当地的和当季的,这点无论从口感和养生方面都没得错。
书里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最美味的是乡愁”,对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实在是一针见血。家乡菜是妈妈菜,也是外婆菜,是让人割舍不了、垂涎欲滴的怀旧味道。我以前感受得不多,住到帝都后似乎有了新的触动。帝都的饭局上,若是尝到了江浙菜,我还会悉心地和同桌的人解说一番,说得像是自己下厨一般。
唠叨至最后,良心提示,本书建议在饭后阅读,字里行间产生的活性有益菌,有助于您的消化,请慢用!
马可电子书链接:https://read.douban.com/ebook/2182127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