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户友小方(散文)
文/刘艳珍
去小方家,走在鸿博景园曲径通幽的小路上,阳光明媚,夏风拂面,我感到很幸福。这大半辈子,啥时这么悠闲过呀,还能时常受邀到朋友家串串门。也好,我是个没有兄弟姐妹的人,亲戚也很少,只有两门姑舅亲。我和小方就像亲姐妹,相处得很亲近随和。
小方的名字叫方秀芹,相貌端庄,人品高贵,待人诚挚,一身正气。
我和小方是同龄人,都属马,都是73年下乡插队的知青。我们像两匹自由奔驰在广阔天地的骏马,经受着大自然的考验和洗礼。在一个集体户吃一锅饭,睡一铺炕,一同下地干活,风风雨雨,锤炼了坚强的意志。
而后陆续抽调回城进工厂,从农民到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拼搏,创造财富。直到退休颐养天年。
小方家是从铁东新搬到鸿博景园的。儿子一家在天津居住。前段时间,小方因腿疼上五楼费劲,他儿子就给妈买了鸿博景园一楼的房子。他丈夫在儿子家照看上学的孙子。
她是个很有精神寄托的人。家中那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图文并茂。她用十六开的画纸临摹,左面是唐诗,右边是插图,描绘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就像个画师。我很佩服她对艺术追求的信心,兴趣产生美才出奇迹。她还坚持去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和绘画。
走过幽静的小路,来到了小方家居住的楼门口。她隔窗就看见我了,开门迎我进屋。走进她的家,宽敞整洁,处处显示出现代化生活的优越感。
她煮了饺子让我吃,饺子很鲜,吃了很开胃,边吃边聊。我俩说起在乡下插队的艰苦岁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农村劳动学习,同社员们学会了干各种农活,浸染了满身的乡土气息 ,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小方回忆说:“艳珍,你忘没,那时夏锄铲地,你腰上挂个刮锄板,就像门上合页那样颜色的,你还帮我刮锄头呢。”
我说:“有点忘了。”
可仔细想想,还是有些印象的。雨后地里湿润,铲地锄头爱沾泥,就预备个刮锄板,刮掉锄头上的泥,铲地就轻松了。
生产队水旱田参半,没有雨休,顶着中雨披着塑料布还要插秧。天晴了,我们就随着社员铲地。那片著名的罗锅地蜿蜒起伏很长很长,一眼望不到边,一天只铲两根拢。顶着烈日铲地,晒得汗水淋漓,累得腰酸背疼。我和小方手都磨出了血泡,锄杠上都染上了血迹。傍晚收工,回到集体户,大家说笑打闹,就忘了苦和累。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们都退休闲居在家。退休金足够用。这要感谢党的英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让我们普通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真是今非昔比啊!
小方说:“辛苦了大半辈子,儿女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家庭。我觉得现在最幸福、自由、无忧无虑。”
我想,“是啊,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
傍晚,我要回家了,小方用食品袋装了些饺子给我。每次来,她不是包饺子,就是用猪骨棒炖酸菜,让我吃得很饱。走时,她把我买的好吃的只留一点点,其余的统统让我带回去。我故意快些走出门去,她非要追出去把东西塞给我,还送给我外孙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友谊万岁!
小方像蜜蜂一样,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我的户友小方,是个为灵魂而活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