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的招生的常规途径,大体可以分为统招、独立招生和其他招生三类。大家普遍理解的全凭高考分数录取的模式属于统招中的常规招生模式,除此之处,统招中还有院校与企事业合办专业的定向委培招生模式和中外合作项目或院校招生模式。本文将结合以下招生途径给大家一一解读常见的招生途径、招生对象以及注意事项。
常见的招生途径一、统招
1、常规招生
【招生对象】:参加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
【注意事项】
(1)注意院校的分层与批次
录取批次是招生院校为考生填报志愿和高校录取演,能有序进行而设置的。分批次录取是指提前批、一本、二本、三本、高职/专科,总共五批,各批次互不影响。
选择常规模式的同学和家长要特别关注自己的成绩与院校分层与批次之间的匹配,通过孩子的成绩确定分层,对应找学校的定位,相关学校和专业的信息在各省的“招生手册”和“历年高考数据手册”中都有。报考时一定要注意仔细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如果有需要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同校异码(若不懂,请参考上一篇文章)的情况,说不定可以实现低分高就。
(2)注意代码的使用
代码是指院校代码,如同学校的身份证号码,方便查询学校的信息,学校每年发的“招生手册”会有各院校的介绍,关注相关学校官网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设置的代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设置的代码有4位,同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异码同校的问题,因为中外合作专业的问题,会存在同一个学校两个代码的问题。
(3)注意综合对比对标院校,包括全国性对标院校和区域性对标院校,如华中科技大学和武大
(4)地域问题
通常最好,最稳定的志业都会放在常规招生里,由于国家在划分学校层次时也会兼顾地域和历史等多种因素,因此大家要注意同一层次的学校,录取分数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别,同档次学校录取分数高的多是地理位置好的。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属于211层次的学校,但录取分数线可能比某些省份的985院校还要高。
2、定向招生
定向招生为高校定向专业招生。
前些年的委培专业都属于这种形式,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且不是每年都有,具体情况要关注每年的“招生手册”。
一些特殊专业或领域会有定向招生的情况,比如核工业/兵器/气象局/计算机的嵌入式开发等,也会有某些知名企业委托院校定向培养,如某院校与中兴合作的专业,类似这种情况,同样的专业录取分数线会略低,有可能能实现低分高就,但要注意毕业后就业的方向是定向的。
【注意事项】
(1)先报定向志愿的考生,应填写《定向生志愿表》
(2)如毕业不去指定地区或单位工作的毕业生,须退还所有奖学金,补交学杂费并向学校缴纳部分培养费。
3、中外合作
顾名思义,这个途径主要指国外院校与国内全办的院校或项目,从招生方式来说,分两类
(1)高考统招,也就是一般俗称的“双证中外合作办学”,如前一篇文章提到的大连理工与俄罗斯、日本合办的专业。需要通过高考志愿填报进行报考,目前99%以 的中外合作办法属于此类招生方式。
(2)另一种方式是自主招生,一般俗称“单证中外合作办学”,如上海纽约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这类大学一共十来个,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总结的比例不足1%
中外合作办学的好处是:教育资源优质、未来的校友人脉丰富、文凭的含金量高、就业比一般二本学校好,另外学校管理严格,不是一般国内专业可以轻易过关,对于3+1的学生来说,还有就是本科阶段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将来就业和升学都有较大的优势。
【注意事项】
(1)统招类的中外合作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毕业后能够获得三证,所在学校的毕业证,中方的学位证和外方的学位证。如果未来准备到国外读研究生,这是个非常好的基础。
(2)自主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仅颂发国外大学的学位证书,有到国外大学学习经历的毕业生,回国后一定要到教育 部留学服务中心做国外大学学历学位证书的认证,否则影响求职、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研究生,也影响到北上广等大城市落户。
(3)关于录取分数线:统招类的中外合作办学一般因为学费比较昂贵,报考的人比较少,因此录取分数线一般为所以高校的划线分数。
(4)未来考研:但如果同学未来准备在国内读研究生,那可能要付出比普通学校学生更多的努力,因为中外合作项目学生要花1-1.5年的时间来学习语言,专业学习上可能就不如国内专业同学的时间充分,另外中外合作专业的考研氛围一般不浓,这可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5)未来换专业:另外还有一个问题要留意的是,如果同学上了这类院校或专业,未来想要换专业,一般是换不了的。
(6)如何判断专业是否靠谱?很多家长不清楚如何确定此类院校和专业的靠谱程度,一般情况下,简单的原则就是录取分数越高越靠谱,项目成立的年头越长越靠谱。具体的信息建议家长和同学还是要登录相关的官网去了解情况,包括合作的外方院校的官网。
二、独立招生
独立招生主要指港澳台大学在内地的招生。这类招生通常采用申请制,报考的同学要按照学校要求提报相关的申请材料;申请材料通过后会安排面试。所以申请此类学校,高考成绩不是唯一的标准,另外要留意的是,此类学校也不会把学生档案提走,也就是说同学可以同时参加独立招生和统招,两条腿走路。
独立招生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申请人的高考成绩和英语成绩
2、申请人在面试中的综合表现
3、申请人的综合素质
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在内地招生采用统一招生方式,参加提前批录取。
三、其他招生途径(提前批)
其他招生途径主要指提前批录取,方式和中考的提前批有点类似,这类招生途径有今年刚推出的大热门“强基计划”,还有近些年都很热门的“综合评价”,以及历年都会安排在提前批录取的师范、航海、飞行员等专业。
1、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是2020年才推出的招生模式,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强项计划的专业范围是来自36所985院校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古文字和哲学等6个基础学科。
简单总结即强基计划面向的招生对象需要有志向、有天赋、有兴趣。
【强基计划】的特点
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吸收“自主招生”的优点
(1)改变原自主招生“降分录取 ”的做法。取消了竞赛证书、论文、专利等做为入围高校考核条件的做法,以学生高考成绩做为依据。
(2)考核安排在高考成线发布后,高考出分后,根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名单,入围学生参加高校组织的考核,高校将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综合的评价,其中高考成绩不能低于85%。
2、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是采取高考分数+校考分数(面试)相结合的二维一体的模式进行评价的一种方式,也有的学校会再加上一维——学科成绩,建立三维一体的综合评价方式。
综合评价主要面向的学生是各方面发展非常均衡,单个学科可能不算特别突出,但各科成绩都比较优秀,且综合素质高。
每年的综合评价会安排在2-3月份,报名通道打开后,学生可以通过自荐或者学校申请拿到校荐名额,之后参加高校考试 ,初审通过后,高考后参加高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通常会有笔试和面试,视学校而定。
清华的领军计划、北大的博雅计划都属于此列。
3、提前批
提前批指的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专业,如公费师范生、专项计划、高水平艺术团、运动员、保送生、航海类、飞行员等。此类不再赘述。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