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的美,可以穿透灵魂
书画是一门生活的哲学,也是一门做人的学问。
书画的各个方面,都与哲学密切相关。学习书画,做人为先。
做人,应若书画之灵活多变,
内具山水画的风骨,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外具工笔画的一丝不苟,端庄持重,不张牙舞爪;
心存花鸟画的古雅意趣,质朴意拙,醇真无邪。
书画,是平凡中的美,乍看无味,实则像水、像空气、像阳光一样,滋养灵魂。
书画,让人全身从里到外都感到舒爽!
书画,让人的灵魂干净、空灵而充实。
“纸寿千年,墨润万年。”
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绵延不绝的首要原因,
便是作为文明载体的中国汉字一脉传承。
缺乏文化,书画只是技术。
文化是书画的内在气质,
缺少文化内涵的书画,往往没有打动心灵的力量。
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
诗意盎然,寄托着隐逸超俗的思想,这边是中国画。
学习书画的人,最懂“快慢”,也最懂“静噪”。
在“快慢”、“静噪”等的认知和修炼过程中,
书画人,也懂得了宽容。
历史深邃,书画宽博而深厚,
书法艺术临帖只是书法内容上的一个点,学习书法不能只学一个点,而不计其余。应该全面系统地学习,8种好字!
1、八面出锋的字。
借助于八面出锋,自然显出墨色浓淡,湿中有干,干中有湿,浓中有淡,淡中有浓,变化千万,使作品富有节奏感。智永、米芾、王宠、祝枝山等书法家,尤善此点。
2、惜墨如金的字。
苏轼、王铎、王文治等书法家,是惜墨如金的典范。行草书一笔写3-7字,每笔结束笔毛复原,要求纸上调锋。惜墨如金的概念,不但是珍惜墨汁,更重要的是能自然蘸墨、自然书写,呈现出浓淡、湿枯变化,这才是“惜墨如金”的关键。没有节奏或刻意为之的用墨,不是好字。
3、豁然开朗的字。
留白处有宽有窄,宽处给人以忽然开朗之感,王羲之、颜真卿、黄庭坚、董其昌都符合这样的特色。艺术是制造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
4、中侧并用的字。
中锋得法立骨,侧锋得势求变,刚柔并济。中锋是理性的要求,是书法审美的核心所在;侧锋是情性的化身,是书法通神的手段。米芾、董其昌、王铎、王文治等属于此类。
5、一气呵成的字。
书法是感情的流露,不是技巧的表现。要在身体与心情皆好的状态下写字。书写时随意挥洒,一气呵成。王羲之、王献之、文征明、王铎、米芾都是气息连贯高手。
6、错落有致的字。
一般情况下,作品的行距要宽,字距要紧。字忌并列,要错开。节数间有空隙,排列组合要有节奏,大小字参差,突出中间书眼。米芾、唐寅、憨山大师等精于此功。
7、有笔情墨趣的字。
张即之、刘镛等善于用墨生趣。用墨多重要?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无形的舞蹈。求变化中有呼应,使整体和谐,有强烈的节奏和视觉冲击力。用好拙笔,用略慢,动中有静,写出墨趣。
8、重视贯气的字。
书法的气,是指点划与不同字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趋向。典型代表有王羲之、王献之、米芾,都成功将气势、气息熔炉一体。
写永字有八法,学书法有八招!
规律可有以下几点:
一、以先贤书论为写字依据
历来书论皆是历代书家总结的经验教训,经过几百上千年的书家实践,流传于世的书论皆是经典
二、先写字,再书法
书法的本体还是写字,刚开始入门建议从实用方向努力学习,包括汉字的基本字法、笔顺,以及书写内容的典雅通顺,艺术欣赏方面为辅切忌本末倒置。
三、临帖始终贯穿
历来书家成功者都√是临帖大家,古人之法帖均是书法之准则,笔法、结体都应有来历,方能入雅,长久不懈的临帖兼创作,是最有效最直接迹近古人的一条捷径。当然,这里的“帖”值得是值得效法的法书,古人碑帖众多,需有慧眼,择优而学。
四、宜从楷书入门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隶、篆种类多样,从何入手最为合适呢?历来书家(书论家)各持言辞,认识不一。我以为,相对而言,楷书是基础,从楷书入手更为妥帖:
1、初学书法,应先重规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确轨道。
楷书八法(横、竖、撇、捺、点、钩、挑、折)齐备,最为严格,以此绳之,可算严师严教,定能精进。楷书笔势稳健,如慢动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规范有致。其点画和结构,非常精细,最能训练基本功夫,最能培养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门的正道。近人潘天寿说得好:“开始学书法,必须求法则,要正规,要从正楷开始。”
2、初学书法,应遵次序,先静后动,方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气象稳静。行如行,草如跑,气象飞动。学过楷书,再学行书和草书,正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转换。所以宋朝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未尝庄语,而辄放言,无足道也。”唐人张敬玄甚至义正词严地说:“初学书,先学真书,此不失节也。若不先学真书,便学纵体,为宗主后,却学真体,难成矣!”
3、初学书法,应从方便之处入手,方能早见成果。
在汉字书体形成和演变的时序上,楷书是最后定型的字体,是今天我们使用最广和最普及的字体。我们对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从此入手,比起从篆、隶、草(行)入手,减少了识辨方面的困难。而且学了马上益于日常实用,又多了一项成果,何乐而不为呢?
五、笔法是学书的关键
“笔法是写字点画用笔的方法”(沈尹默《论书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赵孟 《兰亭十三跋》)。“书法之妙,全在运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康有为《广艺舟双揖》)。对于笔法,古人都赋予了极高的评价和极大的重视,因为它是书写的关键。写字因用笔不同,或称刷字,或谓填字,或叫涂鸭……,其效果大径相庭。
笔法,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提、按、绞、翻或使、转、缓、疾等等,而在写出的笔迹(墨迹)上,则表现为轻、重、圆、方或连、断、润、躁等等。这正是艺术风格的展现处,正是艺术语言的深邃处,差之毫厘,则异之千里。笔法的精湛、丰富和复杂,最不容忽视,也很费功夫。掌握了各种笔势的写法,点画才更富变化,书写才更加生动。若能运用自如,出手入化,可以说就掌握了书法的关键。
六、注意修行字内功
古代书法家无不是文人,学习书法到了一定阶段最终决定书者高度的还是学养,学养的丰厚与否决定此人的艺术高度。所谓字内功是指国学、艺术等等有关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需努力打造。
七、坚持不懈地学习
米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学书不可一曝十寒,古人有日课三千之说,日日临帖更是提升自身艺术水准的必要之路。
八、水到渠成
何绍基说:"书家须自立门户,其旨在熔铸古人,自成一家"。学好传统最终的目的是要转化和活用。这种“转化”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过程,非刻意而能为之。
死记5条,再难看的字都能写好!
1、铺毫
铺毫,指的是笔锋运行时所有每一根锋毫都必须顺顺地平铺纸上。那怕提笔少至只有两根锋毫着纸,也应如此。铺毫是一切技法的平台,悖离铺毫法则一切技法都失效。从第一根毛触纸,到全部按压在纸上,这个过程与运动,是产生一切笔法的前提,也是书法情感的生发。
2、弹力
弹力,是书法之施力法则。笔锋的运作必须通过笔毫自身的弹力来操控,指腕的力量不可直接加到笔锋上去这就是大力者并非自然书家的道理。弹力之于笔毫犹烈马之于缰。失去弹力的控制,锋毫则不能同步。而有了弹力,就有了提与按,就有了抑扬顿挫,有了欲扬先抑,有了百媚回眸,有了千军万马。
3、笔势
笔势,是指笔锋的运行要依笔势而行。笔势是指笔锋运行时的姿态与体势,其要点是最适合在运行方向上运行的笔锋的体势,追踪锋面是依势行笔的要领。即在不同的运行方向上,必须以相应朝向的锋面着纸。这样可以避免笔锋扭拧,产生有害的扭力—“麻花劲”,以导致“笔主运”情形的发生。古人称的“使转”就是指转换锋面的技术。这是高难的技能。用笔的全部学问,几乎尽在使转。
4、藏逆
藏锋指的是笔锋的运作要在画内完成。唯一的目的是避免笔锋在转换体势时,锋端将已写好的点画造型涂抹破坏掉、锋欲藏,必须缩,缩锋必要提笔。一画之内要数次变换笔锋,因而要数次提笔。所以古人特别强调“要提得笔起”。所谓“提得笔起”是说要提得精准,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又不可不足。之后,还有笔心位置问题。这又是一项高难的技术。
5、涩行
涩行法则是指笔锋的运行必须抓取笔下的涩力而行,这样才能防止因为打滑而产生的油腻、干瘦、呆板及乏味等问题。关于涩力产生的机理,我们可简单理解为不可使笔锋滑行纸上就可以了。抓住涩力行笔,则点画有笔力,否则则浮则漂,所谓疲软者,即是。用笔通则实为用笔根本大法。
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先有功能性的文字,后有审美性的书法,两者重合为一。书法依附于文字符号这种特殊的空间占有形式。文字与书法的重合,是意义符号与艺术符号、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重合。一部书法史,是审美与实用先结合后分离的历史,但依附性与重合性始终未变。体现在笔法、结体、行气中的精神性,大抵是独立于字义之外的。书的“如也”,与文字的意指无关。换言之,文字符号与书法造型表现形态上重合,内涵却是二元的
二元但彼此相关,即文字意义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创作与欣赏发生一定作用。草、篆要“释”,为的是便于欣赏者读,“读”文于书家和观众均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对书家,它往往构成创作动机和意态的一个因素;对观众,它往往是欣赏的辅助。孙过庭说王羲之写字“涉乐方笑,言哀已叹”——那“哀乐”乃文义的情感,那“笑叹”乃被文义情感激起的情感,也就是孙氏说的:“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文字意义对书家创作意态的影响多表现为无意识渗透,当事者常不觉然。历代法书名迹,或写碑、或记事、或书信、或诗题、或书联,莫不是在表达文字意义的过程中创造书意的。不必把文字意义的作用估计过高,但它和书法艺术如影随形,须臾不离,是无疑的。其重要性在于,它决定着书法艺术的公认信码(cpde) 性,这种性质,又是书法艺术文化历史特征、可辨认性和大众性的根本条件。建筑学把实用视为第一性的功能,称其审美文化意义为“二次功能”“三次功能”;书法艺术正相反,审美是第一性的,文字意义略似于“第二功能”。
文字形义约定俗成,离开这种约定俗成性,意义便消失了。如果说传统书法有一条基本边界,那就是这一约定俗成性。
毛笔书法中启功行书独特的构形取势
今天我们聊一聊启功行书独特的构形取势,以便大家能更好的分析和临摹毛笔书法行书。
当代书法家邱振中先生说:“书法和其它艺术一样,杰作的产生,就视觉层面而言,不外依靠两样东西:严格的技术训练和对所把握的技术的出色运用”。启功行书之所以形成别具一格的风貌,获得人们的广泛喜爱,除严格遵循结字的黄金律,崇尚传统法度外,在构形取势上,还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方面共同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一、别致构型。
启功行书,以他对传统技法的熟谙和把握,融入自己的深厚学问,不背古法亦又不让古法,选择以修长、瘦硬、疏朗、清雅、俊美等审美意趣作为字形构造的基础,使其结体显露出鲜明的文人书法风格和神韵。姜蘷在论述书法风神时曾说,作书“长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泽之癯,肥者如贵游之子,劲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贤土”。我们细察启功先生的行书作品,其风格和神韵确实达到了这一境界。
二、波撇取势。
启功行书的结字端庄稳健,字势修长,中宫紧缩,但又一点都不局促、拘束。究其根源,从技法上来讲,这是启功先生融入了黄庭坚波撇的写法,在欧、柳紧缩中宫的字形基础上,出现了超出常规的长撇、长捺或戈钩等点画构形,从而使字势显得格外舒展、挺拔和飘逸。这也是启功行书结字的一个显著特征。
三、笔位妥帖。
启功先生经常以走路和行车来喻书法。他说:“每笔起止,轨道准确,如走熟路,虽举步如飞,不忧蹉跌。路不熟而急奔,能免磕撞者幸矣。此亦可通书法”。启功先生要求的“起止准确”,实际是指基础技法尤其是笔位的准确到位问题。启功先生在平时也反复强调,注意观察所临碑帖上的字的结体,重点把握好字的姿态、细节,“要在正确轨道上进行不断的重复”,要把注意力放在每个点画的中线上,同时注意点画的方向、角度、点画与点画间的距离,字中各点画间的聚散疏密等。书法是非常精微、细致的艺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细微的点画若有些微的不到位处,便会使精神面貌丧失殆尽。我们临习启功行书,尤其要注意笔位的安排,点画在何位置,横竖画如何起止,要尽量细心观察,妥善安排,掌控有度。在临习的初始阶段,要切切实实以笔位安排为基础,安排好每一点画的位置和运行方式,临摹得越像越好。等到有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自会得心应手,心手相应,游刃有余。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 2019-03-18 - 草稿四、学习启功行书需要注意的运笔方法
作为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它的运笔兼有楷书的点画和草书的运转。为了书写的便利和体势的需要,行楷的点画形态主要因承楷书,行草的运笔则多借用草书使转的原理和笔势。因而行书的运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征和方法。一般而言,行书书写的速度较楷书为快,笔锋在点画间不能有太长的停留时间,下笔收笔、起承转合大多顺势而为,需要在楷书和草书的运笔之间不断进行选择和取舍。
对于执笔方法,历代书家说法纷纭。现时的许多书法入门教材也表述得各不相同,有的甚至说得神奇玄虚,如“龙睛法”“风眼法”和“回腕法”等,使许多初学者往往不知所云,难以领会和掌握其要领。对历代流传的执笔说法不要盲从,不要迷信,而是要做科学的分析,破除一些不正确的条条框框。他说,执笔写字与拿筷子夹菜的道理一样,要时紧时松,自由操作,运用自如。
执笔同样既要拿稳又要轻松,时紧时松,顺其自然,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灵动流便,富有生命力。如果死死用力握住笔管,转折运行就很不灵活,起收轻重不好控制。写出来的字笔画必然死硬僵直,点画之间必然缺乏呼应和自然变化。同时,执笔的高低,是悬肘还是提腕等等,皆是应以自然、适用为原则。写大字必须悬肘,否则,腕不提或肘不悬那是写不成的。写小字,既便手腕贴在纸上,也同样可以书写出来。总之,执笔如用筷,只要笔锋能在点画中间顺势运行,怎么方便适用便怎么运用,不必拘泥于各种乘法,强求一致。
要想书法进步快,临摹与创作交互来!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唯一门径。无论是初学书法,还是小有成就抑或是有建树的书家,都离不开临帖,离不开对传统的的遵循和继承。在书法实践中,临摹与创作互为彼此,创作有境界的高下,临摹也有功底的深浅,而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才是提升书法技艺的根本所在。
一、 形式练习
1.训练方法:改变原作章法,将其临摹成斗方、扇面、立轴、中堂、对联等样式。
2.训练目的:通过章法的重新建立,认识并提高单字结构,字组、行的因素的相应变化的能力。
3.步骤与要求:
(1)以某一书家的某一作品为例,尽心严格对临,做到章法、字法字组、行字数、虚实关系、书写节奏等因素尽量逼近原作。
(2)分析并掌握原作章法结构,一般规律,画出章法分解图。
(3)设计斗方、扇面、立轴、中堂、对联等章法示意图,并将原作改造临摹成以上诸形式。
二、 补白练习
1.训练方法: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依次遮住原作的几个字,一行以及一个段落,进行补字、补行、补段练习,第一层次为补原作的内容,第二层次补任意内容,但必须合所遮字数。
2.训练目的:通过补白练习强化学生对原帖笔法、结字章法的理解与掌握。
3.训练步骤
(1)仔细观察体会某一名帖(碑)的单字及字组构成特征,找出一般规律。
(2)做出它们的字轴线,字组轴线及行轴线。
(3)遮住某字、字组、行及段落背临。
(4)以非原帖(碑)内容、字、词、句等填补所遮挡位置。
(5)检查填补部分笔法、字组、法等因素与原作的相似度。
三、 风格练习
1.训练方法:选择同意书家不同时期的二件作品进行风格转化练习,即用A帖风格临写B帖内容,或以B帖风格临写A帖内容;选择不同书家的作品进行风格转化练习。即用A书家风格写B书家某作品内容或用B书家风格书写A书家某内容。
2.训练目的:训练学生对某一书家某一时期作品或某一书家整体风格的综合理解与把握能力。
3.步骤与要求
(1)选择某一书家如米芾不同时期作品《蜀素帖》与《苕溪帖》,选择不同书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的作品《圣教序》与《祭侄文稿》,进行整体风格分析,明确相互间的特点。
(2)风格转换临摹
(3)比较临作与范本间的风格共性与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
四、 空间练习
1.训练方法:重新构造原帖(碑)局部与整体空间。
2.训练目的:感受并分析自主与段落,重新构造组合所形成的新的风格样式。
3.步骤与要求
(1)将原帖(碑)分字组、分行剪开,重新拼贴,拼贴时增大或减小字距、行距,临摹时进行调整,尽量做到各种关系的和谐。
(2)观察并分析临作与原帖空间异同给人的不同的感受比较各种状态中情调的差别。
五、 提按练习
1.训练方法:以某一经典作品为例,进行接近原作线条粗细、提笔(比原作线细)、按笔(比原作线粗)练习。
2.训练目的:判断、控制书写时所使用的力量以及认识改变原有线的粗细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3.步骤与要求
(1)用三种不同提按方式临摹某一经典作品,观察提按不同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2)用三种不同光洁度与渗水性不同的纸张进行提按转换临写并加以比较。
(3)用三种不同硬度的毛笔进行提按转换临写比较。
六、 节奏练习
1.训练方法:以某一经典作品为例,进行放慢、逼近、加快节奏转换练习。
2.训练目的:明确并理解不同的书写节奏对作品风格的影响。
3.步骤与要求
(1)临写某帖节奏放慢,各段线条内部速度均放慢。
(2)临写某帖,逼近原帖速度,尽量不做明显的速度改变。
(3)临写某帖,节奏加快,速度变化强烈。
(4)从书写时的感觉和线条的质感两方面检查临写字迹,找出与自己性格和内心节奏较为吻合的一种,思考其原因。
七、 墨法练习
1.训练方法:以不同的墨色临写同一经典作品。
2.训练目的:认识并了解书法作品中墨色变化的丰富性及其对风格形成的影响。
3.步骤与要求
(1)一笔墨练习。
(2)以不同墨色书写同一经典作品。
(3)涨墨练习。
(4)蘸墨点变化练习。
书法两大类型 技术和心情哪个更重要
关于书法的种种解说,常见的有“剑宗”、“气宗”两大类型。前者强调技术优先,笔的轻重提按,墨的浓淡干湿,都要有板有眼、进退有节,出手必能精确无误、切中要害,才是正宗嫡传。后者强调心态优先,只要胸有格局、心有丘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挥毫的时候就可以左右逢源、笔墨精妙。两者究竟谁是谁非?笔者言,都是,都不全是。
先证其伪。前一类者,如果僵化教条,培养出来的无外乎就是中规中矩的写字匠。向上看,是二王。两边看,是苏黄。转身看,像赵董。仔细看,无外乎古人的胚胎。更有胜者,把某几幅古人集字作品练得精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那几幅作品,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问及秘诀,则装聋作哑、装神扮鬼,充当“嗯啊派”。总而言之,能“吃香”就可以了。收个红包,混个饭,明明是混迹江湖,却经常假扮大隐于市的架势。后一类者,粗知笔墨,出手就俗。却避开笔墨不谈,以学问、见识自居。明明是笔墨不行,却要说格局挺大。明明是线条不过关,却要说人际关系很广。明明是结构杂乱、不得要领,却要说性情中人、随行就市。乱拳打死老师傅,最后就变成了“这宣纸挺贵的吧”、“这装裱很精致”然后相视一笑,成了无关紧要的“哈哈派”。
对于书法创作而言,技术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线条、结构、章法,联为一体,环环相扣。线条的基本功,取决于时间和精力的分配,没有捷径可走。线条之间的关系,产生结构。字与字的关系,产生章法。如何巧妙地处理各种关系,则是一个技术活。古人所云“天覆”、“地载”、“让左”、“让右”、“横担”、“直卓”、“三合”、“三联”、“两段”、“三撇”、“四叠”之法,都是技巧。如此而言,学习书法者如果不是遇到了“明师”,完全依赖于直觉、自悟,那么诸多的技巧都会成为拦路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点破各种技巧、讲解各种关系和规律,“破剑式”、“破刀式”、“破枪式”、“破鞭式”、“破索式”、“破掌式”、“破箭式”、“破气式”,一招一式,都有来龙去脉。想做书法家,如果对这些技巧不明就里,完全依赖于误打误撞、蛮打蛮撞,或寄希望于“心情好”,简直就是滑稽荒唐、异想天开。
古人说,好的书法作品,需要笔好、墨好、纸好、天气好、心情好,五好俱全则善。这是有技术前提的,不会开车的人,奔驰宝马又能如何?驾驭笔墨的能力,才是产生好作品的根本原因。但心情也很重要,心情有助于技巧的发挥。在关于书法的各种认知里,人们最熟悉的大概还有“练书法可以静心”、“练书法可以长寿”。江湖上的书法培训机构,屡屡以这类观点招揽学员。哪里是普及书法,分明是以书法为诱饵,开门收钱。心静,只是写书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心静,更不是古人写书法的目的。长寿也是如此,并没有大数据证明书法是长寿药、不老药。古人信札往来、科举取仕,书法是文人生活里的基本技能,而不是延年益寿的法门。如果真这样,秦始皇不必求丹,王羲之更不必感喟“不知老之将至”。书法就是书法,又不是修仙。
让书法回到自身,回到技术的层面,远比把书法“神化”更有价值。书法就是把字写好看,就是把写字提升为艺术欣赏。古人云“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书法技术训练,心情好或不好,对于书法创作均无作用。王羲之《兰亭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颜真卿《祭侄文稿》“呜呼哀哉”,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无不饱含了丰富的人生感悟、家国情怀,其静乎?其不静乎?如果没有深厚的书法技巧,静又如何?不静又如何?
读帖,很讲究
读帖,是一种有着鲜明特色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书法艺术领域审美现象中一种极其高雅的精神活动。
中国书法,虽然是写出来的,但内功却在“读”。
得闲,找来一部字帖,尽管字迹洇蚀,黑白交映、星星点点,有如老者寿斑,难以辨认,但读起来仍然让人感到一种浸润着文化色调的温煦。
常人都不好理解:为何有人捧一本帖子能出神入化地看半天,手指还半空中划拉半天,一页帖子能目不转睛盯上一两小时,并且乐此不疲。
确实,读帖能使人沉浸在一种艺术陶醉的快感和美不胜收的境界中。迷进帖子的人,常常是“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眼前一本帖子,便被引入另一个境界,政治上升迁沉浮,官场仕途上顺逆进退,绵亘不绝的个人憧憬,伴着如影随形的兴奋、躁动、起伏和凄惶,都会被拒之脑外,心灵淡然如一泓安恬宁静、波澜不惊的秋水,任凭日出月落……因此,读帖养心。
读帖似在读史。先不说帖子的许多内容本身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原始记录和真实写照,光就帖子本身——那仍然散溢着那个时代陈年墨香和书写习惯的各类手札,那斑驳不清、风格迥异的各种字迹,便让我们仿佛徜徉于历史长廊—经历了篆隶纷呈的先秦,再经历牍简双星的两汉,经历了二王雄起的魏晋,接下来是人诗双旺的盛唐、词藻瑰丽的两宋,以至色彩斑斓、倾覆多变的元明清,林林总总,历代更迭,都在帖子中能找到某种踪迹…
读帖,很有讲究。
1,读帖不仅是用眼读,更要用心读。
读帖,是历史的法眼和现实的肉眼的两目相视,能撞出许多光芒穿越历史隧道却又逼射现实星空。帖子中有许多细微之处需要细心、尽心、专心揣摩和观察体味。比如《圣教序》中“大”字的一撇末端有个回锋,是裹笔回钩,像个“小月牙”,这个月牙像是隐匿在云层深处若隐若现,时出时没,如不仔细观摩,只见云层难见“月牙”。那个月牙究竟有多大?“牙”向上挑是低于90度还是高于90度?你都要仔细观摩才能“读”懂。细心,是书法家最纯真的天分,是书家眼之“瞳孔”,是艺术家能走远的标志。有人也读帖,但读得不细,不细等于白读,没读。细节决定成败,一切事情如此,书法更是。
2,读帖要有哲学眼光。
书法是体现中国哲学思想最为形象的艺术形式,以对大小、长短、松紧、宽窄、正斜、枯湿、断连、方圆、粗细、偏旁、正倚等辩证关系的运用,构成了字与字、组与组、块与块、行与行,经纬出一片片神奇变幻的哲学天地,只有用哲学的慧眼,你才更能领悟到书法中蕴藏着的哲学意境和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比如,书法尤其是草书要有正斜变化、阴阳向背、枯湿断连,才能摇曳生姿、错落有致,但又不能偏离中轴线,好像放出的风筝,可以随风左摆右动,千姿百态,但始终离不开牵动它的那根线。从这种“中轴”说,你可以领会了解中国哲学的中庸说的要妙,感悟静动的哲学、虚实的辩证、禅宗的机锋、佛教的思辨。书法自身有哲学,帖子之外驰骋着哲学大天地,正可谓片纸尺牍、方寸之地、点画之间驰骋着更广阔的哲学空间。儒之中和、庄之玄妙、道之博大、佛之空灵,无不在书法的线条和笔画之间体现。
3,读帖要“反串”。
一个字,一篇书法,不外乎两个功能:一方面直指造型,另一方面隐喻神韵。读帖第一要善于浮想联翩,要看形,也要读韵,精于形韵。把平时记忆中的碎片加以连接整合,去粗取精,汰劣选优,日积月累,才能渐成气候。书法家像一个考古工作者,在古墓中掘出一片片散玉,经过悉心整理,才能把这些散落的碎片连缀起来,变成一件完整的价值连城的金缕衣;读帖第二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同一个字的写法,要善于比较各个朝代书法大家不同的运笔、结体、纵横取势,你涉猎的越繁,掌握的就越多、越好。不仅是在书法创作中货比三家、择优录取,同时在一篇作品中遇有相同的字时,你能信手拈来,加以区分。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书家学养的深浅和素质的高低,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积累和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如同吃饭要细嚼慢咽,读帖也不易快。
读帖提倡背帖。背帖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刻在脑子里,急不得。这就要求读帖要像背外语单词那样背书法字,否则光读不“背”,字还在帖子上,没在你脑子里,永远是古人的东西,变不成你自己的。“文选烂,秀才半”,过去是说把《昭明文选》翻烂了、背熟了,你不会写文章也是半个秀才。书法也是这个道理。中国洋洋几千年的书法大观,就像秋天大地里五谷丰登的庄稼,楷书如挺直的高粱,草书如风中撩动的稻谷,篆隶如埋在泥土中盘根错节的马铃薯根系,而行书如翻滚麦浪。背会一个字,就收获了一捆稻谷;记在心里一个字,又如同挖出一个马铃薯,都会成为你的书法粮仓里的粮食。反之,如果背不进脑子里,那些五谷永远搁置在大地上,而你的书法粮仓仍然空空如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法的功夫,是考验记忆力,是背功、苦差事,是积小苦得大甜。
书法千变万化的线条,
书法是一种由线条组合加工的造型艺术,是作者运用书写技巧按照书法的审美特点,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一幅书法作品的完成,是作者的艺术构思与书法的载体相结合后,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书法艺术在其创作手法上,不同作者又各有其自己独特的线条语言,作者主要通过线条韵律、章法和墨色来构成自己的艺术语言,用点、线、面的三维空间感来表现其艺术性。
对创作内容的艺术表现
进行书法创作离不开对汉字内容的章法布白。章法布白是作者设计在宣纸上的形式,是区别白纸和汉字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书体确定章法布白的形式是不一样的,给人的艺术感也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书法创作不仅要掌握不同的书体在创作中所构成的变化,还要充分运用墨分五色的特点,如浓、淡、干、湿、润等方法,来强调章法上的墨色或形态对比,使其产生不同形态的动感。
其次,书法家在章法布白的研究,是为增强提高书法作品的美感性,在创作实践中,往往根据文字多少进行章法设计,使其内容与整个章法构图的形式协调统一,从而增加书法语言艺术的表现性。
另外,在书法创作中,由于作者的审美不同,即使是同一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章法构图形式,作者应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来选择最能表达书法艺术语言的章法形式,突出表现语言形式的艺术性。
章法作为表现书法艺术语言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创作中,作者首先要熟悉所表现的内容,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来表现线条的节奏、韵律,抓住内容的内涵特征,再用书法艺术语言的形式,表现所要表达的创作内容。
对立体空间的艺术表现
表现立体空间感是书法家利用线条布白的书法艺术语言形式之二。立体感是指空间和线条两者所构成的空间立体形态。作品章法布白表现立体感的形式,就是要在二维平面的宣纸上,运用笔墨线条手法表达出三维的书法艺术语言形式,以及现实立体空间感的表面结构,从而使书法艺术表现力更生动,更具感染力。
一幅书法作品的生命力和艺术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法家对作品的空间感、立体感和表面结构等艺术语言的表现,要使观众充分欣赏到作品中的这些特征,才是对立体空间的艺术表现的成功。
1、章法布白的立体空间,是用文字线条的长短、粗细构成和墨色变化来表现的。书法的空间造型表现,同其它艺术造型一样,只是不同的艺术门类所使用的手段不一样。决定书法空间结构的因素是线条粗细、距离、墨色浓淡变化等等。
作者创作时一旦对书写内容、书体确定,那么线条粗细、章法布局、空间结构是表现其书法艺术语言的手段,这就是书法家在一起常常谈论的书法章法问题。不同书体表现出的空间造型效果是不一样的。
通过特技手段可以控制线条的立体感。线条立体感的表现为:线条随着作者用笔的轻重变化和水墨的浓淡而逐渐透视出其立体性;顺着作者行笔的方向进入变化的线条场中,觉得有些线条过分夸张其长度;平行的线条不去平行着写,非要行成一种角度线,表现其立体空间造型和线条的立体感。灵活运用线条的书写规律,以解决现实创作中的立体空间表现问题。在进行创作时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善于运用特技手段表现立体空间感,形成立体空间的书法语言。
掌握了线条的透视规律,在创作时,就会在空间造型上得到充分的表现。也只有把这线条的透视规律运用到创作中,才能提高书法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2、空间感在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书法家们所说的“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就是强调书法布局要有深远的空间感。书法作品空间布局的表现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涨墨线条+造型透视:空间布局+立体透视。
当然,这两种途径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同时又要借助笔墨纸工具来实现。在中国书法史上,那些经久不衰的书法作品,都是书法家们娴熟地运用了书法的空间布局表达出深远空间感的结果,如怀素的《自叙帖》,孙过庭的《书谱》、苏轼的《寒食帖》等。都是通过线条的交织关系,字形大小来表现深远的立体空间感的。书法家利用丰富的墨色层次,借助空间布局的疏密对比,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作品深处,把观赏者的想象渗入深远的立体空间艺术中。
对线条质感的艺术表现
质感的概念,是指各种物体质地的不同属性以及它们对人的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所产生的不同感受。书法是运用线条表现书写技能和文字造型,线条造型中质感的艺术语言直接影响到书法作品的感染力,艺术地再现创作对象的质感,对线条质感的艺术语言表现具有积极的意义。
如同立体感一样,虽不是所有作品都具备的,但它确实能使一些线条鲜活,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强烈的质感。在创作中,线条质感的艺术表现,首先要具有很高的控笔能力和控墨能力,运用线条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线条的质感。例如,表现线条的金石气,表现线条的枯藤性,表现线条的圆润性等等,这样既可较好地表现出它们的质感,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和美化章法布白的艺术语言。
巧妙地运用线条语言表现作品的质感,也是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创作书法艺术美的重要手段之一。如古人所说的屋漏痕、印印泥、折钗股、锥画沙等等,都是线条质感艺术表现的典范。
线条是书法艺术特有的造型语言,作品中的文字造型和线条质感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创作时作者需要根据内容和工具的实际情况(如现场准备好的纸和笔,不是自己习惯用的)这时就要灵活把握运用,才能表现出独特的书法艺术语言。
临帖秘诀:由临摹走向创作
临帖是我们任何一个书法爱好者的必经之路,也是书法能够登堂入室的不二法门。可以说,如果从来不临帖,全凭个人感觉信手一挥,即使你有王羲之一样的艺术天赋你的作品也谈不上叫书法。更多的历史事实证明,临帖用功越多,观察的越细,分析的越深,最终在书法上的成就越大,作品的法度和品位越高。史上任何一位书法家都不例外。
因此,临帖是学习书法中的一个永恒的课题,如何临帖、临什么帖、临到什么程度等等,又常常困扰着书法爱好者。今天将这些常见的问题简单予以梳理,与各位同道交流。
一、临帖七诀
1、草书不见长横 ,可用虚、细线替代。行草书有横线条的尽量短些,要有行云流水的纵向感。
2、忌由快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一样的现象,行处皆留,留处皆行。忌单字中的“眼”,防止“眼子”太多。
3、重新起笔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要交代清楚。墨淡无神。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
4、一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这也叫“书眼”。一般情况,中间一行是作品重点。
5、长线条字很重要,收笔时要谨慎,一般笔势结束时用干笔。切记长竖画不要又长又直,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忌团状。
6、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要结实。要有铁划银沟的粗笔,又要有行云流水的细笔。墨干时速度稍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行草有楷意,楷书要行写。
7、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要交代清楚。中锋侧锋并用,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三、临帖十六要
1临帖的选择?
临帖,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划,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仿写。临帖,容易掌握字帖的笔意,但对把握字的结构位置不足。简单说,如同找对象,你父母看中的,你未必就满意,你朋友满意的,你未必就同意。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尽管如此,但也有个起码的要求,一是在初学阶段,你所临的帖必须是经典的“法帖”,所谓取法乎上。二是刚起步三五年内宜多临正书(包括篆、隶、楷),不宜从草书入手,更不宜直接从现代人入手。三是初学的书体首选的起步帖不从个性太强习气太重的帖入手,如刚学行草书不宜从王铎、张瑞图,郑板桥等人作为起步。四是起步不从高难度入手,例如刚学楷书可从颜体、赵体柳体等入手,不宜直接学欧体,因为欧体笔法功力要求太高,结构要求太精准,作为初学者,很难在一二年内立见成效,毅力稍差的人就容易伤失对书法的热情。
2临帖是必需的吗?
临帖是代代技法和艺术经验的结晶,站在前人肩膀上前进是捷径的方法,人一生时间有限,除非你能活2000岁,那么,可以不临帖,甚至你自己重新造字都来得及。临帖中国书法的学习方法,主要是以临摹前人好的书法作品和字帖,学习书法家的精华,古人与今人都把临帖看作是中国书法入门的钥匙,是学习书法打好基础好方法。临的次数越多、临的范围越广,基础就越牢固。临帖需眼到手到、眼准手巧,眼里看到的,笔端都能够表达展示出来。没有天生的武术家也没有天生的书法家,都要从基本功学起。 因此,临帖就是学规矩,正手脚,上轨道,走正路。任何一幅作品,有没有临过帖,临的深不深,一看就知道了,临过帖的,就像部队的正规军,言行举止都是规范动作,不临帖的,其作品给人第一印象就像草莽流寇,火气习气流氓气都有。
3临帖总不像怎么回事?
可以找老师或真诚的朋友,听听他们意见,通过别人的眼光找出不足。自己认为笔法技法基本掌握了,按目前的眼界和理解,再临也不会再有更大的质的突破了,就可以放一放,换别的帖。学到七成像就很不容易了。不要企图100%的像,一是不现实,不管你下多大功夫,都不可能将“自己的东西”消除干净。二是余下三成要达到,会比前面七成纠缠的时间更多。要教会学习者边临帖边体会,第一个字哪里写得不像,哪个部位临得不准,第二遍加以改进。在写字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分析、改进,力求字如法帖。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就能一笔到位,不再涂描。
4选贴的计划和顺序?
决定像不像因素一是对技法的功底,二是反映临者对书法的理解,看不到帖中妙处肯定是写不出来的。三是和笔纸心情等其他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感觉临的不像是正常的,说明自己感觉到有需要进一步理解、琢磨和锤炼的地方,一临就像是不正常的,说明自己要求太低,稍有一点形似就自满了。像与不像是相对的,丝毫不差的绝对像是不可能的,即使王书圣也写不出丝毫不差的第二本兰亭序。即使下了苦功夫临的很满意,往往过半年后再看,又不忍目睹了。因为自己的理解和审美又在提高了。学行书可从圣教序或文赋以及赵体行书入手,不宜直接临高难度的兰亭叙。学草书可从十七帖、书谱起步,不宜直接就临怀素自叙帖。因为不同的人性格不同,审美不同,追求不同。性格稳重的人喜欢正楷,性格洒脱的人喜欢行草,内敛的人喜欢俊秀含蓄的作品,豪放的人喜欢雄壮的书法。
5什么时候能换其它帖临习?
初开始入门时可以凭自己感觉,选你看中的。第一印象看中欣赏的,往往和你性格脾气相投,容易上手快,认准一体或一家钻进去。要选择版本清楚的,最好是彩色墨迹影印本。有了一定基础再换帖,要看你的目的,缺什么就选什么帖,既然称为帖都是优秀作品,临哪个都不是错,但,你学习书法总得有个计划步骤吧,这段时间写什么,下一步还缺什么,举例说,你感觉自己的字总是放不开,那么,可以选临黄庭坚的草书学一学,如果说自己的字火气太大,可以选临钟繇小楷、圣教序或大王行书手札。如果感觉自己的字太清秀,可以选临张迁、郑文公等。
6换帖怎么换?
换帖时,大概有二种路径,一是按书家,例如你学完了大王圣教序,可以再换王羲之的手札,或十七帖,或兰亭序。学完大王再学小王,二王学完了,再学他的后继传承者,例如智永、陆柬之、赵松雪、米芾等。二是按书体,例如学了唐楷,可以再学魏晋小楷,学了魏晋再学明清小楷等等。
7临过的帖还要不要再临?
同一帖,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理解。小学时,我们背诵《枫桥夜泊》,以为能背能默写就掌握了,中老年后,我们再读这首古诗,大脑会浮现出不一样的情境来,能读出诗中隐含的很多作者的心情和怅然。一本红楼梦,同一人在不同年龄时代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叹。因此,许多经典帖,放一放再临,又有新理解新发现。有数量没质量最要命,自己挥挥洒洒每天画一大篇,自己欣赏着陶醉着,实际上那几千字的收获还不如弄透一二个字,甚至弄清一二个笔法细节。
8古人是怎么临帖的?
古人视帖如命,他们没那么多字帖,有人一辈子就钻研一两个法帖,最终也成了高手。我纵观历史大书法家的个人经历又发现,古代书法家绝大部分都是进士出身,说明文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很重要。没有笃实的文化修为,很难在艺术上达到足够的审美和格调高度。古人基本是代代口授心传,主要靠的自己功夫和领悟,当年张旭教颜真卿学书法就说两条,一是要勤奋刻苦,二是观察自然。绝大部分人是为实用写字,很少有书法家的意识,有炫技展览的意识,所以,他们的书法,不卖弄表面的花哨。我们现在是成也条件败也条件,条件好,眼界开阔,可是字帖太多,于是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都是蜻蜓点水,一个没临的透。古人没有今天的条件,绝大部分人一辈子看不到名家真迹,也没有复印件,都是一些翻刻拓本。
9临帖的方法?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的要求去写,有一定的规范和约束。要教学习者读帖。所谓读帖,这是书法的专门用语,即书法家在临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间隙,翻阅碑帖和泛览墨迹,也就是仔细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气势及韵味,边看边记,时常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画起来,心追手摹,激动不已。读、临、默三结合,专与广结合。读,不是读内容,而是要从笔法字形或墨法章法中有所发现,读出自己的感悟;临,就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去临摹,把自己读到的东西尽量再现到纸上。默,就是离开帖背临,让法帖能在大脑里放电影。默后再查对,找不同,找遗漏,找差距。 专就是要精一家,广就是要知百家。要说还有,就是“意临”,不过,这意临二字很“玄乎”,许多大师明明临的不像,却总说是在“意临”,你真拿他一点办法没有。事实上,“意临”应该是最高档次的临帖,前提是在扎实的“实临”基础上有所取舍,进行半临半创的临摹。如果老老实实的对临都不像,那么你所谓的“意临”要么是死要面子骗人,要么纯属扯淡。
10怎样理解“眼上功夫”?
这一层次即是唐代孙过庭所谓的“察之者尚精”。对法帖中字的用笔、结构、章法要详察细审,既要在静态上把握笔画形态,又要在动态上理解点画间的呼应关系。南宋姜夔在《续书谱》中说:“字有藏锋出锋,粲然盈楮,顾其首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后学之士,随所记忆,图写其形,未能涵容,皆支离而不相贯穿。”在结构上既要看到线条本身在空间中的安排,又要对空白的分布予以重视。清笪重光《书筏》说:“黑之量度为分,白之虚净为布。”即是指出要懂得空间分布之理。而在整体章法上,要注意原法帖的字间行距,欹正关系,润燥疏密等因素。古人讲求章法要“变而贯”,“如织锦之法,花地相间须要得宜。”在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观察能力的提高,要能看出法帖的微妙之处。许多临习者只得粗枝大叶,整体看去,似乎与原帖相去不远,但在细微处则失之甚多,这和抄书并无区别。前人妙处往往就在一笔一画,甚至一个小动作之中,就如同美人之美亦常在一颦一嗔之间一样。所以王僧虔说:“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姜夔说:“夫临摹之际,毫发失真则神情顿异,所贵详谨。”这时的眼睛要像放大镜,能够将常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放大。能否做到“眼到”决定了能否“手到”,因此临习者不能盲目机械地照临,应多读帖,多观察。
11一天要写多长时间?
和一顿要吃多少饭一样。人不吃饭是不行的,但是吃多吃少各人不可能一样。 我认为,每天至少专心写半小时以上,当然四五个小时更好。 注意点:宁少勿滥、要兴趣式不要任务式、要先读帖不要摸起笔就写、要细心对比查不足、要形成习惯不要三天打雨两天晒网。最忌讳“下笔千行,离题万里”。
12如何理解笔上的功力?
这一境界是在临帖过程中最具基础性的环节。孙过庭说:“心不厌精,手不厌熟”,所谓“手到”不仅是指临得形似,而且要神似,要做到形势相似,下笔自然要缓慢但要写出神气来,则非熟练迅速(相对而言)不可。而二者又是一对矛盾。务必精熟,才能迟速有度。所以古人说:“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先必能速,然空能迟。若素不能速而专事,则无神气;若专事速,又多失势。”在拳学中,“手到”是极关键的,在双方对搏时,一旦得机,须身快手到,才能中敌,不然战机即失。这说明了技术准确性的重要性。事实上,“手到”的境界对于一个学书法的人来说,可谓是难途了。在众多临习者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太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临习之初,未能做到“眼到”的境界;二是心态浮躁,临摹功夫尚未下到。这和习太极拳技击一样,如果连拳架都不能达以精熟准确,何谈实战?当前许多临习者对于“拟之者贵似”这一句格言的认识相当模糊,一个“似”字其中所包含的意义远非想象的那样简单。
13临帖目的是什么?
学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笔法不放过细微,字法要推敲变化,章法要上下左右前后比较。临帖是手段不是最终目的,临帖是学原理,不是终生做奴隶。
14临帖要人指导,找什么样的人指导?
临帖的目的就是学传统,打基本功,当然首要的是找一个有传统功底的老师,不要找流行风,不管名气多大。范增名气很大,你跟他学书法肯定找错人了。二要找对路子的,有人以草书出名,你跟他学篆书他未必在行,但出了名的人都要面子,不会承认自己不懂,只能敷衍你。三要找品德好的老师。否则不认真,不掏真货。
15怎么看待古帖与现代书法?
我们不能轻率地完全否定现代书法家对当今书法的探索追求和在章法墨法和创作形制上取得的成绩,但也不能随便相信入了国展,出了名的,都是“经典佳作”。书法在功能上古代以实用为主,重在基本功,故正书与行楷居多。现代书法以欣赏为主,重在艺术欣赏性和创新性,因此行草书和一些貌似古朴的畸形体多。 正因为社会的变革,书法的功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书法的展览欣赏性功能日益增强,使得作品的尺幅、表现手法、表现目的都在发生变化。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有真本事、真理解、真学识。能经得起百年考验,能在历史留名的,才是真正的书法家。
16临帖到底在学什么?
这个问题得分不同情况,还没入门的人,更多的是在培养兴趣,磨炼意志,锻炼控制毛笔的能力。初入门的人,更多侧重于技法的学习和反复锤炼,例如学篆书隶书楷书,重在学习线条质量,和汉字结构的基本布置规则。学每个笔画和部首的基本形态,及其异变的诸种形态和适用范围,学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笔法要求,如何使线条饱满浑厚,如何使线条灵动飘逸,还要学各种字形的平正格局和变形格局,使其能平正也能险劲,然皆可庄重大方而不鬼异野怪。而行草书则富于更多更广泛的变化,往往以“字组”甚至“字块”为一个单元,单字都好看,整个作品未必好看。还得要用“气”将它他们有“节奏”的“串”起来,除此外,还要考虑欹正、轻重、快慢、疏密等各种艺术对比渲染,最忌平白无趣,要处处制造矛盾还要能时时解决矛盾,达到既矛盾又统一,运用的手段越多,作品的趣味性变化性越大,统一的水平越高,作品的艺术创作就越成功。学行草书除了以上笔法和结构外,更重要的是要长期体会学习呼应贯气和节奏变化。篆隶楷作品基本上以“单字”为单元,每个字能过关就勉强算好作品了。“平安无事”则单调无味,“矛盾四起”却无法“摆平”也会“乱象环生”。再高一层次要学习的,就是如何将情感成功自然地付诸笔墨,以及作品总体格调境界的塑造,这是一个更大的课题。
书法高手不为人知的临帖秘诀!
字形是重要的一关,没把握字形其他临帖尝试都是虚的。当我们能基本把握字形后,就要开始自己心里留个心眼儿——临帖的创作思维(基于笔法、墨法、通篇章法等临帖尝试)。
1临帖原大,读帖放大
指的是结字的大小,在临帖、创作时,一定要注意字的大小变化,这样就避免了呆板。一般临帖大小参考原帖,而读帖可以选购放大版字帖,便于观察笔法如转折细微。
2粗细变化,写出质感
我们常说笔要提得起、按得下。提得起就是要求我们敢于在正常书写状态下突然用笔尖书写,虽然是用笔尖书写,但是也要有提按变化,也要用力书写,而绝不是描。所谓按得下,就是敢于让毛笔大面积吃纸,甚至使用侧锋。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笔画很重,但也要见行笔,笔划要有质感。
3枯要见笔,湿要见形
枯,是毛笔上的墨汁将近用完时的状态,这时就是出现飞白。湿,自然是刚蘸墨时的状态,这时写的字很容易出现涨墨,涨墨后的字一定要可识,否则就变成了肥肥的墨猪。枯要见笔,湿要见形,枯湿过渡要自然。
4疏密得当,通篇调控
除了要有相当的笔墨技巧,更重要的时能对全篇进行调控。
5欹正相生,参差错落
在一幅书法佳作中,一定是欹正相生,参差错落。
6笔断意连,顾盼呼应
指字与字之间的连接关系。断和连不要有死板的规律,但不能没有呼应。
7理性运作,感性生发
理性运作,巧作安排,感性恣意,情理生发。感性和理性的反复运用,既能表现作者的情感变化,在形式上也起到了调节节奏的作用,使作品更具有节奏感,同时也更能打动观赏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