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六和女儿一起的固定节目——一起看《上新了,故宫》。
这期的节目是以寻找故宫文物在南迁过程中一件最“重”的文物为线索来展开的。我这个历史小白来说,“文物南迁”这件事都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从来不知道,和孩子一样,完全小白。于是耐心的,一字一句的,仔细观看,细心聆听,就怕错过什么。要是没有这期节目,我就不会知道这段历史。让我了解了当时的历史,这些故宫人真的太不容易了,山河破碎之际,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把国家放在首位,保护了这些文脉,使文化得以传承,真的好感动!
“重”,可以是重量最重的,也或者可以是历史价值上来说最重的,亦或其他……这集讲的是重量最重的“石鼓”,每个石鼓重达1吨,而且还有十个之多。石鼓最重要的就是上面所刻的文字,字刻在石皮上,但当时石皮已经与鼓身分离。石头很旧,外头都风化了,一不小心就蹭到字。如果那一层石皮掉了,那这些石鼓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了。于是怎么才能在运输过程中不让这些文物受损呢?“故宫人经过反复商量,使用浸湿的棉纸覆在石鼓面上,用棉花轻捺,使纸张接近石身,干了后就固定在那里,即把石皮上的字紧贴于鼓身上;然后每个石鼓包上两层棉被,棉被外又用麻打成辫子,缠紧棉被;再把石鼓放在厚木板做的大箱子中,箱内用稻草塞严实,箱外包上铁皮条。”对于这么大的石鼓都这么尽心,可见其它:“故宫人打包就花了半年,文物包装至少有四层:纸、棉花、稻草、木箱……保证不论翻车、进水,损失微乎其微。”
回想当时我们去故宫时,也到了这间展示石鼓的房间,但我们进去就看了一眼,全是石头,也没细看,就拉着女儿退出去了。现在想想好后悔呀,这是错过了什么。不过,当时没有工作人员讲解,租的讲解器也是时好时不好,都不记得有没有这处的讲解了,所以估计看了也是白看,理解不了什么意思。所以女儿在看的时候又说了(每周说一次),等这个“上新了,故宫”放完,我们再去一次故宫吧……
故宫文物南迁,民国时期故宫博物院组织的文物保护行动。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后,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故宫部分文物分批运往上海。2月5日夜,故宫博物院的第一批南运文物2118箱从神武门广场起运。至5月15日运走文物5批,共13427箱又64包。
文物抵沪后,在上海法租界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的故宫博物院驻沪办事处存放。同时在南京朝天宫抢建文物库房。1936年存上海的文物分5批迁运至南京新库房。1937年“七七”事变后,故宫南迁文物加上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今南京博物院)等单位的文物又分3路运往四川,巴县存80箱,峨嵋县存7287箱,乐山县存9331箱。1946年3处文物先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首都南京。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运文物中的2972箱被运至台湾,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1951年后留在南京的文物陆续运回故宫博物院1万余箱,剩余2221箱留于南京库房,划归南京博物院所有。
《上新了,故宫》——寻找文物南迁中最“重”的文物 《上新了,故宫》——寻找文物南迁中最“重”的文物在战乱年代,除了要保护文物不被掠夺毁坏,还得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是什么让他们紧握住这份坚持呢?我想,除了对历史和文物的热爱,更多的应该是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心,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作为读书人虽扛不动枪,但扛起了文物;虽无力阻止国土沦丧,却誓死守护这不绝的文脉。不得不让人敬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