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周500字
清明节与《第七天》

清明节与《第七天》

作者: 伊名不闻 | 来源:发表于2016-04-05 23:17 被阅读57次

        先有了《活着》才有的《第七天》,我一直这样认为;活着仅仅为活着本身,而《第七天》正如上帝的结束创世后的空白,是死亡的空白。

           中国有追本溯源的传统,清明节就是为了悼念先人对后辈的付出,同时烧纸钱回馈先人也希望先人在阴间过得更好;到了现代烧的不再是普通的纸钱,类别从纸钱扩充到了房子,车子,还有纸人,甚至还有麻将,人们将现实社会中最好的东西做成纸模型烧过去希望在另一个世界能用上;在没看《第七天》以前我不会有任何其他想法,认为这种行为很正常,就该那样做,直到余华老师描绘了“死无葬身之地”后我发现,死后什么都没有也什么都有。

           我们对死亡一直都是源于本能的恐惧,因为我们都是活着的生物,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死亡,由于未知我们无比恐惧;余华老师描绘了一个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有的死亡世界,人世间未完成的一切全在死无葬身之地等待着后面的人去诉说,或者就为某一个人等待;在那里没有善恶,没有利益;躯体会随着时间慢慢变为单纯的骷髅,褪去了皮囊的拖累,留下最本质的纯白;也许死亡并不可怕,我们所怕的只是那些还没做还没见的遗憾;余华老师的作品运用文字最本质的力量揭开生与死的面纱,生之所以为生,只是本能的要活下去;死也仅仅是另外一种生;不得不想起亚里士多德面对死亡的情景,在举起毒酒的时候是那么的平静。

           而清明节祭奠先人时不得不想起《第七天》描绘的场景,那个什么都没有又什么都拥有的“死无葬身之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节与《第七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np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