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888049/b18cfa47d54add19.jpg)
19世纪末出生于美国中部农村的盖茨比,从小倔强,有自己的理想,他曾经救过一条渔船主的命,差点继承遗产成了富翁,但是夭折了。一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去了欧洲,表现英勇,做了少校军官。在一次派对中,他结识了美貌如玉的姑娘黛西,而他英俊的长相和军人的打扮也掩盖了他低微的出身。两人一见钟情,在花园中陷入热恋。战争把两位分割。二战结束,黛西已经杳无音讯。等盖茨比打听到下落,黛西已是纽约富家纨绔子弟马球手汤姆的媳妇,住在曼哈顿上只角的豪宅中。盖茨比觉得自己一个退伍军人又穷不漏搜的样子肯定讨不回黛西的芳心。于是他赶上了纽约股市冲天的浪潮,跟着一位老手沃尔夫西姆,一夜暴富,他选中了哈德逊河的东岸,盖起一栋比汤姆更豪华的别墅,而且天天歌舞升平。但他邀请到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后,自己从来心不在焉,每晚来到别墅的岸边,看着对岸忽明忽暗的绿光,那是汤姆豪宅码头上的灯光,但却是盖茨比心中唯一的绿宝石,他日思夜想,再一次能摘得这颗明珠。因为他追求财富,只是为了赢取黛西的欢心。
其实2013年根据菲斯杰拉德原著第五次改编新拍的电影并不是这么拍的。这部由著名男主角莱昂纳多加入的一开始是这样的,从一位有心理抑郁症的作家尼克看精神医生开场,他已经对纽约这座城市和人群产生了慕名的恐慌,关键是他每时每刻还忘不了一个名叫盖茨比的男人。医生也没更好的办法,那么你就把他写出来,宣泄出来也许就轻松了。
故事拉开了序幕,尼克就住在纽约东部的长岛,恰巧盖茨比的豪宅就在他院子不远处,但是各管各,井水不犯河水,谁也不认识谁。尼克的表妹就是黛西,他有次去表妹在曼哈顿豪宅家里玩,表妹黛西和闺蜜体育报记者乔丹无意中都提到了盖茨比。回来后,他竟然收到盖茨比举办晚宴的邀请函。他当然受宠若惊,第一次踏入比邻的豪宅,他看到了此生没见过的奢侈、艳舞、高贵、气派,犹如好莱坞大片的真实再现,几乎一脚跨入人家天堂。但是问谁,谁都不认识盖茨比。宴会快结束时,他忍不住再问一位英俊的男子,谁是盖茨比?他说,我就是。原来尼克脑中的盖茨比无疑应该是白头发、大肚皮、风度翩翩的长者。盖茨比的主动与谦虚让他始料未及,几乎都是盖茨比主动说话,甚至把他当作最主要的贵宾介绍给了纽约如日中天的期货高手。迷底在观众好奇中慢慢揭开,盖茨比陪同尼克来到了码头,让尼克看隐隐约约的绿光,尼克看也看不清。盖茨比说,对面就是您表妹黛西的住宅,能否请黛西赏光来我这里,我等了她五年了。尼克说那没问题,盖茨比开出许多报答的酬金。尼克觉得好奇怪,举手之劳,不需要酬谢。
也许我剧透太多了,总之小说家菲斯杰拉德采用了曲径通幽的手法,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不是吗?医生—尼克,尼克—黛西,黛西—乔丹,尼克—盖茨比,盖茨比—黛西。再往后,又从黛西—汤姆(黛西丈夫),汤姆—梅鹊丽(加油站老板妻子、汤姆的情妇),最后,加油站老板—盖茨比(被杀),尼克—医生。好像是尼克做了一场梦,梦里面是盖茨比在做着一生的梦,背景又是美国20年代纸醉金迷的梦,更是黛西爱情的梦……这样的写作手法,对于一个刚踏入文学之门的爱好者简直有了五体投地的佩服,无法用语言可形容我的兴奋。怪不得,菲斯杰拉德成为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假如说描述的路线是如此精雕细琢,那hai只是表面的,里面有三个桥段,我不得不说,那才是体现小说或电影的深刻含义之精华所在。
尼克告诉盖茨比,表妹黛西已经约好,后天下午4点会先到尼克家,然后陪她来看盖茨比。第二天,只见盖茨比家来了许多园林工人除草,打扫院子,连尼克家也送来了一房间的鲜花。四点前盖茨比迫不及待亲自来到了尼克家,问:鲜花可以吗?当然!突然天下起雨来,盖茨比问:她还会来吗?当然。当黛西乘坐的汽车喇叭响起,尼克冒雨出门手牵手领表妹进屋,黛西被喷香扑鼻的鲜花所感动,而这时盖茨比却不见了?终于在花园里找到,白色的西装已经淋湿,活像一个周立波出现在黛西面前。黛西一阵惊喜,而盖茨比却紧张无措的像个孩子,把尼克家一个古钟碰倒……一个尼克眼中的巨富,突然变得如此拘谨和腼腆,其实拨开了前面所有的铺垫,直奔爱情的主题。他让观众醒悟过来,所有前面一切的一切,盖茨比只为黛西而准备。
第二个桥段,在黛西进入盖茨比的豪宅中,盖茨比从大堂的二楼给黛西甩下了无数她喜欢的衣服和帽子,甚至给她看了他珍藏多年的相册,里面全是黛西给他的来信和青春的照片,黛西顿时融化进初恋的情趣之中。盖茨比只给黛西提了一个要求,你只要对汤姆说一句: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把爱情的专一性提到了黛西的面前……
第三个桥段,有着更深刻的含义,也是菲斯杰拉德的点金之笔。黛西终于极轻声说出了她没有爱过汤姆,但是在汤姆的责问声中她又退却了,盖茨比露出凶恶的脸,狠命抓住汤姆的喉咙说,她从来没有爱过你。黛西看到害怕了。在回家路上,黛西开车被加油站妻子梅鹊丽误认为汤姆来了,结果被车撞死。警察调查时,汤姆告诉加油站老板,你妻子是盖茨比开的车,导致最后盖茨比被枪杀,而盖茨比唯一告诉了尼克,车是黛西开的,但是不能告诉任何人。这时,我才理解为什么小说另一个名称叫《为黛西小姐顶包》。盖茨比当晚一直在等黛西的电话,他坚信黛西会告别汤姆回到他身边。尼克与他再见时(他也觉得卷入太深实在受不了)他喊了一声盖茨比,你是了不起!可是,盖茨比等来的不是黛西电话而是子弹,最后连告别仪式只有尼克一个人参加。假如不是汤姆出卖,假如不是盖茨比隐瞒了黛西,那么抵命的应该是最后与汤姆逃走的黛西。
菲斯杰拉德为什么结局要这么写而不是那么写?他在一百年前就看出了穷人翻身要那么艰难?就是走到了最后一步也会前功尽弃?他还揭露了富人汤姆的虚伪和曾经穷人盖茨比初恋爱情的真诚,他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他所难忘的初恋,哪怕她曾有过三心二意。
哈德逊两岸的两座遥遥相对的豪宅,让我突然联想到太平洋两岸两个国家的恩恩怨怨。西岸是老牌资本国家,东岸是经历千难万险新崛起的曾经的穷国。穷国一直仰望着对岸的绿光,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东岸今天也会门庭若市,奥运、世博、进博一个接一个。如同影片中,盖茨比终于引起汤姆的注意和嫉妒,影片外,在菲斯杰拉德虚构小说的百年后,“了不起的盖茨比”变成了“厉害了中国”,汤姆与盖茨比的角斗变成了美国与中国的比拼。盖茨比的难忘初恋变成中国的难忘初心。联想那么随心所欲,又那么顺理成章!
佩服了!菲茨杰拉德。
20.03.1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