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共读一本语言清淡、典雅柔美却情感浓郁,微言大义的自传小说,林海音的《城南旧事》。真挚无邪,重新回归孩子的视角,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困惑、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与想念。
阅读本书,仿佛置身回到了民国时期北平的胡同里,人生别离多,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书中描写了一个住在北平城南,名叫小英子的小姑娘6岁到12岁的成长经历。
分为《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五个看似独立,却互有关联的短篇故事。
每一篇都浸染了浓浓的惆怅,这是怀念特有的忧郁滋味,典雅柔美,令人叹息。
微言大义,温婉又苍凉。正如作者的名字——“海音”,壮阔又温情,澎湃又细腻,无忌又克制。
作者林海音,出生在日本,祖籍台湾,在北京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与青年,1948年25岁时返回台湾。北京市精神故乡,魂牵梦萦的写作题材。童年北平刻骨铭心,难以割舍,浸没在每一部作品之中。
诗人余光中曾说:
上海是张爱玲的,北京是林海音的。
四月鹿还要推荐一下林海大师的纯音乐辑《城南旧事》,相当温情又有画面感,码字读书都合适。林海老师发行于1995年钢琴曲专辑。通过十首乐曲捕捉一个小女孩的无邪、甜美、又带些伤感的童年世界。
而当读过小说后,再回来听这张专辑,人与命运,一一浮现在眼前。
专辑各大音乐app都可以找到。
阅读本文预计10分钟,配合城南旧事组曲更佳
你会看到:
1、城南与童年。《城南旧事》故事梗概
2、旧时的女性。故事中的女性角色悲剧
3、唯有别离多。《城南旧事》的离别底色
1
城南与童年
本书透过主人公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讲述了孩子对成人世界的好奇和困惑、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与想念。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1- 《惠安馆》
胡同里的疯女人
英子是家中的长女,6岁了,是一个聪慧活泼的小女孩。她住在胡同里,每天都有很多的时间可以在胡同里转悠。
但只有一处地方,宋妈叮咛着让她千万别去。因为那里有一个叫秀贞的疯女人。
几年前的秀贞不是今日这般模样,那时的秀贞乖巧懂事,她家里开着旅馆,一个书生气的男人住了进来。他背着一卷铺盖,提着一口皮箱,穿灰大褂,口袋上还别着一枝钢笔。
两个人相爱,并且私定了终生。
后来,男人在街上参加学生运动,被军阀抓走,原本承诺一个月后就回来娶她,可自他离开后就再也没有任何音讯。秀贞腹中早已有了他的孩子。
她独自等待,生下了女儿小桂子。人言可畏,孩子出生便被秀贞父母送到城根底下,不知是生是死。
从那以后,秀贞就成了一个疯女人,每天都痴痴地在胡同口等着,等着小桂子回来。
胡同里的人都对她充满了鄙夷与嫌弃,本该关爱她的父母也嫌她丢人。
只有英子觉得,秀贞是个漂亮和气的大姑娘。在孩子的世界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不需要世俗的标准来产生高低贵贱。
在孩子的世界里,人人都是“平等”的,不需要世俗的道德标准来为人们贴上高贵低贱的标签。
英子有一个玩伴,叫做妞儿。英子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小玩伴妞儿也是抱来的。脖子后面和小桂子一样有块胎计,认定她是小桂子,带着妞儿让她们母女相认。
母女俩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终于相认。
相认后秀贞要带着小桂子去寻找她的爸爸,可是等待她们的并是不是团圆,而是死亡。大雨之夜里,母女俩双双葬生在铁道上。
孩子的讲述如此温柔,但是故事却寒彻心骨。
-2-《我们看海去》
英子的小偷朋友
英子7岁了,上了小学之后,全家人搬到了另一处胡同。新家附近,常常有人家被偷。英子遇见了一个嘴唇厚厚敦敦的年轻男人,英子觉得他是个好人——因为会看相的李伯伯说过,嘴唇厚厚的是老实人。
见过几次面之后,人小鬼大的英子发觉了他是个小偷。但是英子还是愿意和他成为了朋友。
英子如此天真无邪,小偷向英子吐露了心声,他的家里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弟弟,和他不一样,书读得很好,以后是要飘洋过海去国外念书的。
英子懵懂的内心中,也发觉小偷是为了供养弟弟读书才偷东西的,小偷先生希望让弟弟之后能做一个堂堂正正、干干净净的人。
小偷问英子觉得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英子说,自己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就像分不清分不清海跟天的区别,英子向他朗诵了一首诗《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扬着白色的帆,
金色的太阳,从海上升起来,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我们看海去!
后来,英子在学校高年级的毕业典礼上又一次远远地看到了她的小偷朋友,他的眼中充满了自豪。
小偷先生很快就被警察抓捕了,妈妈让英子写一篇作文,‘’做坏事没有好下场”。但是英子却心想,我以后要写一本书,绝不像妈妈说的那样写,我要写《我们看海去》。
-3-《兰姨娘》
旧时代的女性命运
兰姨娘是施家的小妾,被正房太太赶了出来,英子的父母收留了她。英子非常喜欢年轻漂亮的兰姨娘,活泼又时髦,给家中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但是兰姨娘却带来了一些英子难以理解的波澜。有一次英子撞见兰姨娘给父亲点烟,父亲一把捉住了兰姨娘的手。英子并不明白男女之事,却发自本心的觉得这样不对,又急又气又不知道如何说出口,只能哇得一声哭了出来。
好在兰姨娘很快看上了父亲的一位朋友——德先叔叔,英子非常主动地牵线搭桥,竭力撮合兰姨娘和德先叔叔。可是最后兰姨娘真的要和叔叔一起离开时,英子又有点舍不得了。特别是看到了爸爸的难过与不舍时,英子又觉得有点对不起爸爸。
幼稚又稚嫩,只有孩子才有这样丰沛又柔软的视角。
-4-《驴打滚儿》
女性身份的画地为牢
宋妈是英子家的奶妈,在英子家待了四年,吃苦耐劳,自始至终没有追寻过自己的幸福。
宋妈有一双儿女,她来英子家做工,存下所有工钱寄回酒鬼丈夫,供养孩子。
有一天酒鬼丈夫来看她,却带来了巨大的噩耗。儿子小栓子在两年前就放牛淹死了,而为了还债,女儿也卖给了别人。
这么多年来,酒鬼丈夫一直在欺骗宋妈。
然而结局,宋妈在一个清晨,抹着眼泪离开了英子回家了,为的是给丈夫再生一个男孩,延续香火。
△电影《城南旧事》
-5-《爸爸的花儿落了》
童年的句号
前四个小故事一个比一个更加令人悲伤,而这种“悲伤”在第五个小故事达到了巅峰——因为这次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别人,而换成了英子自己。
英子的父亲在她十二岁时,因病去世了。作为长女的英子,很快成长起来,童年,到此结束。
每讲一个故事,英子就会长大一点儿,英子从6岁到了12岁,童年这个概念变得越来越远。
在《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故事中,英子已经十二岁,即将小学毕业的她,实现了爸爸对她的期望,如愿成为了毕业生代表上台领奖,只是爸爸生病了,看不到了。
爸爸感觉到自己时日无多,再也无法保护自己的女儿。越来越多地嘱咐英子,甚至已经超出了一个12岁的女孩的理解范围。
回到家,弟弟妹妹还在院子里玩耍,而爸爸种的石榴却落下来了。
简单的场景,却勾勒出英子此时的心境: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已慢慢长大。
成年人回忆童年,而儿童活在童年,只能回忆昨天。
身边的人一个一个接着离开,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了下来。
2
旧时的女性
在文中作者通过小英子的眼睛还原出了一个记忆中的北平,为我们展示出了最普通的人所过的最普通的生活。书中五个短篇中,有三篇描写的都是女性不幸的生存境遇。
秀贞的大学生情人原本承诺一个月后就回来娶她,可自他离开后就再也没有任何音讯。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自私地占有了秀贞,并轻易作出了不能兑现的承诺,留给秀贞的只有永无止境的等待,和一个遭尽世人白眼的孩子。
大学生情人,胡同里的闲言碎语,秀贞父母的引以为耻,种种一切把秀贞一步步推入了死亡的边缘。
秀贞带着女儿小桂子在雨夜出走,不幸丧生,看似是一个偶然,实则是一个必然的悲剧,秀贞的命运是旧时代女性的一种缩影——轻信又软弱,更是对当时无情生存环境的控诉。
在秀贞的故事中,宋妈是一个旁观者,是八卦与热闹谈资的传递者。而在自己的故事中,宋妈又成为了别人的谈资。宋妈的痛苦也一样来自于男性,丈夫送她来到城中打工与子女骨肉分离,丈夫进程告诉她儿女的悲剧结果,丈夫借走宋妈回到痛苦的家庭。
独自赚钱养家的宋妈,完全可以独立生存,而她却选择了隐忍,从一个困境走入另一个困境,也是造成她悲剧的原因。
丈夫每次出场都会牵着一头小毛驴。宋妈就像一头毛驴一样,将传统的“女性身份”当作圆点,以隐忍作为自己的终极路径,一辈子埋头拉磨,都走不出那个悲剧的圆圈。
宋妈走不出自己的命运悲剧,甚至自己走了回去。
兰姨娘与传统的女性不同,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旧时代女性想要终结自己的人生悲剧,并不是个人能够轻易完成的事情。
兰姨娘从小便如同商品和货物,被卖给人当小妾,被赶出家门后,也没有自立更生的意识和能力,不过是一次再一次寄人篱下,用女性的身份获取生存,她的剩余人生也只能寄托于男性,成为小妾。
故事也淡淡地扫到了小英子的母亲,虽然是有钱人家的太太,却胆小懦弱又隐忍。面对兰姨娘无言的胁迫和丈夫的出轨,她不没有勇气反抗,不敢与兰姨娘锋芒相对,只能独自落泪。有钱人家的太太、拥有体面的生活,却依旧摆不开女性的悲剧命运。
小英子是一个孩子,讲不出女性的生存悲剧、巨大的主题和背后的道理,林海音采取了小女孩的视角,童言无忌,不掺杂任何成年人的评判。用孩童的真挚之情,来表达对女性,对社会底层群体和女性弱势的关注。
没有刻意描写悲剧,儿童观察细致,表述无忌,读者可以从清淡如菊的叙述里,体会到更深层次的悲剧。
是非对错、生存悲苦,读者自己会看到。
3
唯有别离多
本书中的每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局——“离别”。
书中的五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是以“离别”作为结尾。每一次离别时的嘱咐,都言浅情深,回想起来令人感伤。
动笔写《城南旧事》时,作者林海音已经42岁,经历了战乱、颠沛流离、生离死别,半生走完之后,年届不惑的作者,彷佛在通过小说告诉我们:人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离别。
故事中,英子唱了很多年的一首歌《骊歌》,是李叔同著名的《送别》的另外一个版本,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小别离》中曾经解释过何为小别离。
人这一生,从生到死,就是一场跟世界别离。可是为了让你在死之前没那么害怕,所以让你先经历几次小别离。
你习惯的、喜欢的一切通通都要别离一次。
孩子在不断长大,童年必然不断消逝,只有那首骊歌不绝于耳。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我们也和小英子一样,告别了童年,然而童年的故事和经历,熠熠生辉,伴随一生。重读《城南旧事》,仿佛回忆起童稚时双眼看到的世界,虽懵懂不清,却异常熠熠生辉,是一生不可再得。
欢迎关注“纭开时见鹿”(MeetAprilLu)
事如春梦了无痕,苟不记之笔墨,未免有负彼苍之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