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52)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252)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作者: fe4e49a813e1 | 来源:发表于2021-10-27 18:24 被阅读0次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长安区滦镇泉子头中学 吴斌

    设计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文言文的学习,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达到熟读成诵,并且要积累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逐步提升学生独立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材分析:

    《湖心亭看雪》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写的一篇小品文。文章记述了作者观赏到的雪后西湖的奇景,表达了游湖人的雅趣。文章语言简洁凝练,生动传神,尤其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神情俱现,精神全出,营造了一个物我合一的境界,历来为人们称道。本单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还要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情怀。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之前已经学习过文言文。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浅近,所以学生诵读、理解起来难度不大。但是要体会作者寄托于文中的感情,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些困难了。除此之外,这篇小品文的景物描写,也是值得学生细细品味的地方。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学习写景运用的白描手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和闲情雅趣。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按照“初读——译读——研读——悟读——拓展”的环节,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层层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作者情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它美丽旖旎的风光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流连。许多诗人都曾对杭州西湖做过经典的赞颂。请看图片说诗句:

    (1)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白居易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观景,晴不如雨,雨不如雾,雾不如月,月不如雪。” 若论观赏西湖风景的最佳处,莫过于西湖中的湖心亭,此处观景,西湖美景尽收眼底。今天我们就随作家张岱一起走进西湖,去《湖心亭看雪》。

    设计意图:利用西湖美景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过的古诗进行巩固记忆。

    二、了解作者: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明末清初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雅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昂然。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作品,为理解作者情感做好铺垫。

    三、课文学习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崇祯(chóng zhēn)    更定(gēng)拏一小舟(ná)   

    毳衣(cuì)雾凇沆砀(sōng)(hàng)(dàng)    铺毡对坐(zhān)

    焉得更有此人(gèng)          强饮(qiǎng)喃喃(nán)

    1.    湖中/人鸟声/俱绝

    2.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设计意图:扫清文字障碍,强调重点字音和节奏,为熟读成诵打好基础。

    (二)译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之间合作完成对课文的翻译,不会的举手提问。教师提问:

    1.积累知识

    (1)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矣(代词,这)

    ②是金陵人(表判断)

    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

    ②长堤一痕(数词)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

    ②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白:①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②上下一白(白色)

    (2)古今异义

    余拏一小舟[古义:撑(船);今义:拿东西,捉拿]

    (3)词类活用

    ①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雪)

    ②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2.翻译重点句子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对文言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并检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的理解情况。

    (三)研读课文,突破重点:

    文中有一个字最能概括作者的形象,你发现了吗?学生读课文后回答。

    明确:痴。他的“痴”表现在痴行、痴景、痴情。

    1.读课文第一段,找痴行

    看雪的时间:看雪的地点:

    看雪的天气:看雪的氛围:

    看雪的方式:看雪的心情:

    明确:不寻常的天气、时间、行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

    2.读课文,品痴景

    (1)找出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这些景物描写是否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加以修饰?有什么特点?

    (2)可以把“与云与山与水”的“与”字去掉吗?

    明确:不可以。原文语气连贯,具有音韵之美,并且生动地写出了湖上冰花弥漫,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具有磅礴浩淼的壮观美。

    本句写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既透露出作者游湖观雪的雅趣,又有一种孤独、落寞之感。

    教师讲解: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用简练朴实的文字,只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方法。白描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身临其境。

    例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就勾勒出一幅”天涯游子图”,成就一首千古绝唱。

    3.读课文第二段,悟痴情

    (1)“此人”是那种人?

    (2)“强饮”看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

    补充材料:

    张岱(1597——1679)出身于官宦之家,明亡后立誓不仕,只愿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故国,在张岱的生命里,是永远的痛。

    因此,作者是因国亡而孤独,因孤独而痴迷。正如《红楼梦》中写到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

    学生再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设计意图:在“找痴行、品痴景、悟痴情”的过程中,反复朗读课文,既有利于实现熟读成诵,又抓住了文章的重点,突破了文章的难点。

    拓展延伸:试从描写手法和表达情感两方面来分析《江雪》与《湖心亭看雪》的区别。

    明确:《湖心亭看雪》采用白描手法,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淡淡愁绪;《江雪》采用烘托手法,表现的是诗人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设计意图:通过提示不同的比较点,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在比较研读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52)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vpp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