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们说,看《亲爱的》会从头哭到尾,很虐心,而在我抽出一个周日午睡的时间,郑重地将它看完后,却没有落泪,只是辗转反侧,觉得心中哪里十分难受,无法排遣。
电影《亲爱的》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展示着社会边边角角的片段,如人口失踪24小时内警察局不立案、失子父母的绝望心情、骗子们无孔不入谋取失去孩子家长的钱财、拐卖妇女儿童团体的冷漠、人们残忍地吃猴脑、离异再婚家庭的种种矛盾、领养制度的不健全、失子父母二胎出生证明无法落实等等……电影借着拐卖儿童的这个大主题,向我们展现了一副不为众人所知的人生画卷,浓墨重彩,一笔一触,给人启迪,耐人寻味。然而我不会再多谈其他人生哲思,我只想说说,电影的女主角李红琴,被欺骗了的人生的李红琴。
或许是最近看了不少关于女权主义的评论与观点,我想略过她对孩子们的爱,略过她为争夺孩子抚养权付出的艰辛,略过她想怎样当好一个贤妻良母,只是立足于她这个人,给我无限的耿耿——于怀,来进一步分析她的故事带来的震撼。
在被警察询问孩子的来源的时候,她无助地说着“我不能生小家伙啊,小家伙是我男人在深圳和别的女人生的,他领回来让我带”的时候,我心底想着,没错吧,没有户口来源不明的一个孩子,由于对自己不能生育的愧疚,她愿意为丈夫养着,是一位传统文化下的“贤妻”;“你男人呢?”“去年病死了。”“吉芳是我男人在工地上捡来的,我不能生小家伙啊。”我的思考依旧停留在这个女人淳朴得无杂质的层面上,她不知道孩子是丈夫拐骗来的,只是尽心抚养,让人惊讶。
怀着一丝不适,我看到了电影的最后,是她得知自己怀孕的镜头:“不可能吧,我不能生小家伙的”,“结果不会错的,谁告诉你不能生育的?”“我男人告诉我的。”她为了求到证人作证而奉献了一些东西之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她绝望地哭着,哭着蹲在地下,不知道是在哭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自己无法再去收养吉芳,还是在哭她终于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不必再忍受别人的白眼。此刻的故事已经全部清楚,此时的我已经恍然大悟,我宁愿相信,她是在哭她自己,哭她并没有自己做了主的前半生。一直以来潜意识中的疑问已经解开:为什么在重男轻女这么严重的那个男人这里,没有像普通情节一样抛弃不育妻子,又会有可以千方百计拐骗孩子让她养的“宽容”;为什么他在死前凝视着她叮嘱,一辈子别去深圳。这个在整部电影里只存在于李红琴口中的死去的男人,原来是个自己无法生育的男人,已经完全地主宰了李红琴的一生,欺骗、失去、愚钝、无知、牺牲、受伤、监禁、官司……全部是他留给她的“遗产”,永远挥之不去。
千千万万个李红琴存在着,她们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恪守着自古留下来的珍贵女德,她们仅仅被视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她们被没有生育能力的丈夫欺骗,她们怀着愧疚的心相夫教子,她们在无知中被卷入拐卖儿童的罪行,她们用自己的原则默默承担着这样罪行的后果,她们无辜地被剥夺了作为女人生养子女的权力,她们根本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人生价值,她们……或许,如果不是这场闹剧,她们会永远在那个小小的山村,生老病死,至性至纯,不留痕迹。
今天,此地,男女似乎是平等了的,可当我们真正扪心自问,却也根本不能否认,这种性别偏见的观念根深蒂固,无法移除,它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男女老少,无一例外。它会在不经意间发挥着作用,荼毒女性,荼毒后代,甚至荼毒整个民族。
当然,幸好,我们对此已经是有了知觉的,这条路上,我们在缓慢地前进,为着又远又近的光明,永不止息。
《亲爱的》看过,真诚地希望天下无拐,但于我最希望的,是天下再无李红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