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第37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总想留下点什么,以作纪念。
脑海里就闪现出一个人影。
他于我而言,亦师,亦友,亦兄。
初入职场,来到这所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难免有局促和紧张感。
彼时的他主抓学校的教务工作。对于一个初入职场的小白而言,他在如何站稳讲台、如何与学生沟通相处等诸多方面给了我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点石成金的小诀窍。
我清楚地明白那是他若干年经验智慧的浓缩。我何其有幸,因了他的点拨,少走了许多弯路。
在镇级区级的优质课观摩赛选拔中,我有幸突出重围,后期的座谈学习中,他跟我分享自己出入初登讲台时也曾这样经历过各个级别的赛课,作为一名教师,快速成长的摇篮就是层层公开课优质课的打磨。这种成长和历练,让他经历了从一线教师到中心校的历练要再到学校主抓教务的过渡。
这样的经验式分享和聊天减轻了(冲淡了)不少我对新单位新同事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坐在对面毫无保留和我分享心得的,似乎已不仅仅是一名领导,更是我的朋友,对我成长和生活中悉心指导的兄长。
后来我参加一次省级的学习研讨培训,要要到几百里之外的安阳去。全省的顶尖人物,荟萃一堂。我真的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的对所有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也像一个干瘪的海绵一样拼命的去吸纳新知新观点新技法。
出发前他当面嘱托,学习中他电话联系,交代我外出要注意什么培训中吸纳什么,尤其是提醒我务必要把最先进的学科理念带回来,培植到咱自己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忘细心叮嘱我旅差费如何报销………
后来他成了学校的校长,带着一众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在日常生活中走得越来越称心越舒心,这片沃土上,有领军人物的挥斥方遒,有中层团队的努力进取,更多的是耕耘在一线的老中青年教师对学生、对学校、对教育的发自肺腑的挚爱……学校是工作、是安身立命的地方,学校更是实现梦想的场所。
耕耘的这方沃土,是工作、职业、事业三位一体的沃土。
都说小的团队(企业)做制度,大的团队(企业)做文化、做情怀。我觉得用在一所学校也是如此。
尤其让我感动的是他以“孝”立校的理念。学校本就是一个个“学深为师,品正为范”的人聚集成的团队。他不止一次的在大小会议中深情的引导各位老师们一定要感务必要善待生养自己的父母,甚至拿出具体行动——只要父母生日就到学校门口三色鸽去领取特惠大礼包,回家好好和父母聊聊天唠唠嗑陪陪他们………
那么多次,当我左拎右提带着满满的生日贺礼回到家的一路上,内心深处涌出的是满满的感动:能遇上这样走心的领导,我之幸也,全校之幸也。
犹记得,毕业班考试前夕,他亲自登上讲台、深入宿舍和鏖战在中考一线的学子们促膝长谈嘘寒问暖的画面……
还在几次面谈中,笑谈自己也得多读几本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好给戮力学习的学子们减压、指路……
那时,他的日常工作已经相当相当忙了,大事小情千头万绪,不都得靠他来统筹规划,运筹帷幄么?
但他的心中依然把学生放在了重中之重,“以生为本”一直是他主政一校的理念。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在刚刚过去的中招考试中,我校升入重点高中的人数以“一骑红尘”的数字领跑了乡镇中学的第一名。要知道这是在怎样惨淡(优质生源被多次掐尖招生离开)的情况下交出的一份怎样漂亮的试卷呀!
这其中,浸润了多少青华教育人的辛勤、汗水,浇灌了青华教育的金字招牌,铸就了青华教育的根和魂!
…………
中间因为个人的原因我不得不离开学校一阵子,我的宿舍依然被善意保留着,等我解决完个人特殊问题再次回归大部队时,是他一句话激起了我重新的斗志:春艳,再次回来,我看重的不是别的,就是你的能写……
这句话,是我这这么久以来前进的动力。
我并非千里马,却有被伯乐看重赏识的知遇感恩之恩,于是我拿起平日里时记时停的笔,开启了自己的日更模式,用写来倒逼自己去多吸纳多读书,多听多看多思多悟。
就这样写着读着,有了两本厚厚的教育随笔文集付梓成册;就这样读着写着,我在教育这条路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价值所在;就这样读着写着,我在名师工作室里可以和小伙伴们共享读书写作心得;就这样读着写着,我竟然站到了进修学校的讲台上和一众同仁们分享我的《跨越星辰大海,走向春暖花开——如何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的心路历程;就这样读着写着我踏上了河南教师成长书院“最具成长力教师”的海选舞台,有幸角逐入围;就这样读着写着,我竟一日不读一日不写就像心缺了一个口一般难受………
都说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更要有高人指路,我是在佛前求了500年吗?才这么有幸能把人生这三部曲一一经历?
也许人生最关键的节点也就那么几处,辛甚至哉,有他,给我指点迷津,让我拨云见日。
如今的他又开始掌舵中心校这艘“青华教育之舟”。我相信他会带着我们这艘教育之舟,在卧龙教育、南阳教育乃至更广阔的教育海洋里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前几天开会之后,向他汇报自己假期学习充电历程,赠送我的第二本小册子《一路成长》时,我从他举重若轻、云淡风轻的叙述中,感受得到他的情怀——他对教育的挚爱,他对青华这方热土最朴实的真爱。
也许在别人眼中,他这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相当的漂亮,但我深知,这背后有他怎样的宵衣旰食、殚精竭虑!
为什么他的眼里常有亮光?因为他对着土地爱的深沉!
又一个教师节来临了。
又让我想到了我身边的他——南阳市卧龙区青华镇中心校校长李伟,这位亦师亦友亦兄的我的领导。
如春蚕,如蜡烛,照亮别人,成就别人。
感恩相遇,感谢有你。
网友评论